记者发现,在有一些“看起来很美”的夏令营照片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科普夏令营归来,孩子一问三不知,原来只在拍照时跟着起哄;游泳夏令营一个疏忽,孩子后背意外受伤;博物馆里,老师眼皮底下孩子三五成群打游戏。给孩子报名单飞夏令营,家长不能只图自己“一身轻”却对孩子“大撒把”,要关注组织方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孩子能否真从中获益。
■没人管
年龄小自制力差 一年级孩子就会“傻玩”
一年级的儿子从夏令营回到家,倒头就睡,愣是睡了一整天。
原来,一放假,韩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科普类夏令营。由于孩子年纪小,韩女士选择的夏令营只有一天一夜。
夏令营开营了,将儿子送至指定集合地点后,转身离开的韩女士一直忐忑不安。儿子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在外住宿,能适应吗?
一整天,韩女士心焦地不停刷着手机,实时关注夏令营微信群中的消息。抵达营地,老师在群里发来孩子们的大合影;科普讲座开始了,群里展示出一张张孩子们认真听课的照片;动手做科学实验,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的实验成果,对着镜头拍下照片……最终,老师还在群里展示出孩子们“花里胡哨”的学习记录和获得的科学小能手证书。
通过微信群中的一张张照片,韩女士实时掌握着孩子的一举一动。透过屏幕,眼看着孩子已经钻进睡袋,韩女士这才松了口气。她甚是欣慰地感慨:“孩子长大了,参加单飞夏令营竟然如此顺利。”
第二天,韩女士来到夏令营指定的地点接孩子回家。一路上,她不断询问孩子,学到了什么科学知识?老师教你们做了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是什么原理?没想到,孩子却一问三不知。详细一问才知道,孩子除了老师拍照时应要求做出认真听讲的样子之外,其他时间都兴奋地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打打闹闹、偷偷玩耍。“老师讲的很多东西,我听不懂,听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开始和别人玩起来了。”孩子吐露了实情。
看着哈欠连天的儿子,韩女士不解地问,“看老师发的照片,昨晚不是9点多你们就睡觉了吗?在外面没睡好吗?”
儿子表示,能独自在外过夜实在太兴奋了,自己整夜都在帐篷里和朋友聊天、玩耍,一宿都没怎么合眼。
哭笑不得的韩女士这才意识到,选择夏令营得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像是需要一些知识储备才能更好融入其中的科技类夏令营,更适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年纪小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听不懂“知识点”而走神。而一些单飞夏令营,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似乎并不适合年龄太小、自制力较差的孩子。
■有意外
泳池边摔倒 女孩划伤后背
不久前,一段某军事夏令营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身穿迷彩服的女孩面对教官严厉的问话,眼噙泪水、声嘶力竭地请求通过。自2016年国家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夏令营产业进入爆发期。《意见》对研学旅行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其中安全性原则最为社会关注。
在记者的采访中,安全问题也是家长在选择夏令营时重点考察的第一道关卡。“考虑到孩子要在营里过夜,我对夏令营主办方的选择比较谨慎,主办方要是我认识的朋友才能放心。”给12岁女儿报了一周夏日成长营的严女士坦承她对夏令营安全问题的担心,包括组织方是不是真的专业,孩子的安全及心理问题他们是否都能很好地保障等问题。
不过,家长在做选择时很难事无巨细地将各个环节的问题都考虑到。市民刘先生给8岁女儿报的游泳主题夏令营就出现一场意外。入营第三天,孩子在酒店游泳池游泳时,不小心在泳池边上摔了一跤,后背正好磕碰到泳池的一处棱角,而这处棱角没有打磨,孩子后背被划出一道10厘米长的伤口。意外发生后,夏令营组织方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及时通知了家长。所幸伤口不深,加上对夏令营组织方解决问题的态度还算满意,刘先生就没再追究此事。
“安全无小事,夏令营更是如此!”刘先生表示,参加单飞夏令营本来就是想让孩子高高兴兴出来玩儿的,谁也不想在安全方面出现任何闪失。这次意外主要是由于游泳池硬件设施存在问题导致的,夏令营组织者不管在什么地方组织活动,一定要对所租用的软硬件设施、场地等仔细勘查,做到细之又细,切不可疏忽大意。
■太敷衍
看展览走马观花 玩手机兴致勃勃
女儿从夏令营回来的当晚,妈妈惊讶地发现,孩子去了6天半夏令营,手机用了20G流量。细问后得知,夏令营中有一位深度痴迷于手机的同学,由于她自己手机流量不足,每晚都会借用女儿的手机流量“蹭热点”,有时甚至深夜玩手机至凌晨3点。
“估计这些孩子的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名义上是去参加夏令营,实际上无非是换个地方聚在一起玩手机、打游戏。”暑假,石女士也在博物馆内偶遇了一群“奇怪”的学生。
“我是带孩子去旅游的,当地一家博物馆非常有名,我们就专门安排了一天时间准备好好参观一下。”参观过程中,石女士遇到了一群参加夏令营的男孩儿。从外表看,这些男孩儿的年纪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不等。夏令营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博物馆内的一个展厅中参观了一圈,拍了照片后宣布:“给大家40分钟时间自由参观,4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我们去参观下一个展厅。”解散前,夏令营老师还千叮咛万嘱咐,谁也不要离开这个展厅。
解散后,石女士却发现,一群男孩在展厅内草草转了一圈,5分钟的工夫都不到,就聚拢在门口,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掏出手机开始玩起来。
路过时,石女士探头发现,大部分男孩都是在用手机联机打游戏,个别孩子在刷着短视频。夏令营的老师就站在展厅门口不远处,埋头盯着自己的手机。对于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玩手机的行为,老师丝毫没有加以干涉。只有当几个孩子想要走出展厅大门时,老师才抬起头拦住询问是去干嘛。
在返京时,石女士在机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登机口外等候的一小时时间里,机场带有充电接口的两排座位全被穿着统一夏令营服装的一群男孩儿占领。每个孩子都紧紧盯着手机,有的边玩游戏边与同伴讨论“战术”。与孩子们坐在一起的一名老师,也身着夏令营营服,在候机的一个小时时间里,他几乎没有放下过手机。
石女士无奈地表示,家长不应该过于盲目信赖一些夏令营机构,只图自己“一身轻”,对孩子“大撒把”,把孩子的看护责任完全交给陌生的老师。
■专家说
孩子感兴趣更重要 还要把好安全关
北京学前教育协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刘芳告诉记者,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去参加夏令营,是觉得自己工作忙,孩子去夏令营总比窝在家里强,好歹能学一些东西。但家长在报夏令营时,往往忽视了一些细节。参加一个夏令营,孩子应该是全身心投入,得让孩子忙活起来。家长在报名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夏令营的活动设计和安排,活动内容是不是够丰富,能否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积极地参与其中。如果能做到这些,那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报夏令营最重要的是考虑孩子的兴趣点,“如果能依照孩子的兴趣来选择,至少孩子参与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积极性自然不必说。”刘芳说,孩子感兴趣,夏令营的活动安排又丰富合理,那孩子根本无暇顾及活动以外的事情,自然能全身心投入。家长也能免去很多无谓的担忧。
对于良莠不齐的夏令营,家长必须注意辨别,把好“第一道关”。在朝阳区一所学校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郭娜表示,如果是年龄较小、自理能力不足或是自制力比较弱的孩子,不建议参加单飞夏令营,可以选择父母随行的亲子夏令营。给孩子报名单飞营之前,家长一定要先确认夏令营主办方和随队老师具备的相关资质,认真核对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和每日行程,同时签订正规的合同,并为孩子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将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孩子离家后,要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一样,往夏令营一甩了之。
(原标题:一问三不知 纯属瞎起哄)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楠 骆倩雯 孙奇茹 孙杰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