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数据库门槛 国产数据库“根创新”,让小更大
北京日报
2022-08-12 13:59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数据计算、存储、应用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才能承接巨量的数据处理需求。作为数据处理的基石,与行业需求一同进化是数据库面对的必然选择。

8月10日,蚂蚁集团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4.0产品-“小鱼”。OceanBase 4.0采用自研的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兼顾分布式架构的扩展性与集中式架构的性能优势,并在业内首次将故障恢复时间从分钟级降低到秒级。

此外,面向未来,OceanBase将加速建立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商业生态模式,不断提升合作伙伴收入比例,降低直接对客销售比例,让合作伙伴成为OceanBase成功的关键。针对区域合作伙伴,OceanBase则正式推出“珊瑚计划”,未来3年,面向全国重点省会城市,培养超60家核心经销商。

 

OceanBase首席执行官杨冰发布4.0产品“小鱼”

打破数据库边界

随着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量增加,并发和吞吐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数据库已经完成了从单机式向分布式的转变。目前,分布式数据库的普及程度已经处在较高水平。然而,分布式数据库虽然具有可扩展性的优势,但单机性能却不如集中式数据库。在一些核心业务领域,对数据库的单机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集中式数据库的地位很难撼动。在这种情况下,单机式和分布式相融合,就成了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

OceanBase 4.0“小鱼”就是融合后的结果。Ocean-Base 4.0是业内首个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数据库,这就意味着OceanBase 4.0虽是分布式数据库,却可以像单机数据库一样使用。OceanBase 4.0具备全新事务引擎,单机高性能,多机可扩展,单机部署时不损失性能,同等硬件条件下性能超越MySQL;具有通用事务能力,单个事务修改数据量无限制,无论是高频的交易业务,还是批量数据处理,均能很好支持。此外,架构升级后,OceanBase 4.0可以实现单机平滑扩容到多机,多机亦可平滑缩容到单机。

业内人士认为,融合的好处,就是一体化融合下的数据库选型,不再需要一开始考虑容量问题,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好用且成本降低。

随着OceanBase 4.0“小鱼”的发布,中小企业在业务初期就可以采用性能相当的单机部署,当业务迅速增长,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时进行平滑扩展,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使用分布式数据库的门槛,打破了当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用于大客户大型场景的局限,让中小企业也可以低成本享受分布式数据库的高性能,同时,这也意味着OceanBase 4.0突破了分布式数据库的边界,让分布式数据库向通用性数据库又迈进了一步。

OceanBase CEO杨冰表示:“史上OceanBase在往前演进的时候一共有两次大改造,第一次大改造是在0.5版本到1.0版本的过程中,这个大的重构让我们真正变成今天对等化的分布式架构,成为真正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第二次是3.0到4.0的升级,这次让OceanBase真正成为面向云时代的通用数据库。”

走进数字化产业升级内部

数据量快速增长,业务高速膨胀,传统的集中数据库难以为继,借助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数据库扩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对数据库产品要求较高的是金融行业。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要稳妥推进信息系统向多节点并行运行、数据分布存储、动态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架构转型,为金融业务提供跨地域数据中心资源高效管理、弹性供给、云网联动、多地多活部署能力,实现敏态与稳态双模并存,分布式与集中式互相融合。

OceanBase 4.0的发布就是分布式与集中式相互融合的实践。金融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通常都采用“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中心方案,保障金融业务持续运行。而Ocean-Base 4.0独创“三地五中心”容灾架构方案,建立金融行业无损容灾新标准,数据零丢失。同时,OceanBase 4.0高度兼容Oracle和MySQL,提供自动迁移工具,支持迁移评估和反向同步以保障数据迁移安全。

业内人士认为,集中式与分布式存储依照业务负载按需选择的混合架构是金融行业的大势所趋。国产数据库实现集中式与分布式融合,可以有效控制数据迁移风险,保障迁移过程中应用服务平稳运行,平衡知识产权风险和迁移成本,保障了技术供应链安全合规和稳定可靠。

同样要求较高的还有电信行业。一方面,数据量呈急剧增长,对数据储存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为了防止潜在的供应风险,电信行业在技术层面一直存在国产化需求。OceanBase支撑山东移动实现业务降本增效,详单处理效率提升30%,存储投入成本降低90%。集中式和分布式融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信机构选择国产数据库产品的信心。

政务行业也在数据库产品采购的前列。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依赖强大的智能治理基础设施,其中作为支持数据存储和计算的核心就是数据库。我国个体、企业等治理对象数量庞大且复杂,管理机构和人员依赖信息科技工具。国产数据库的技术突破将解决传统数据库分析和建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存储和分析的效率,这也是未来数字化治理中的重要应用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数据在产业内的应用变化倒逼数据库产品具有更强的技术水平,同时,国产数据库技术的突破升级也在推动各产业向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升级,以国产数据库为代表的数据基础设施不断创新,对于产业优化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OceanBase建立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基础软件技术“根创新”

虽然近两年数据库领域不断传出突破进展,但是事实上,国内很多行业的核心数据库,尤其是金融和电信行业,曾经被一些国外产品牢牢把持,国内数据库领域技术实力曾经相对薄弱。

2018年,信通院的调研数据显示,Oracle(甲骨文)在银行各类数据库的应用占比超过60%。在2020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刘云,列举了的35项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其中便包括数据库。

在这种背景下,国产数据库领域一直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试水突破新技术,实现数据库国产化。2017年5月,支付宝下线了最后一台小型机,此举消除了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高端存储的瓶颈。2019年,OceanBase的TPC-C 6088万tpmC登顶榜首,打破Oracle保持9年的世界纪录;2020年,OceanBase的TPC-C 7.07亿tpmC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超Oracle 23倍;2021年,TPC-H 1526万QphH@30000GB登顶榜首,成为全球唯一登顶TPC-C与TPC-H的分布式数据库。

如今,OceanBase 4.0的发布再一次带来了突破式的创新。OceanBase 4.0推出首个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从技术上首次突破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单机性能瓶颈;在性能测试中,OceanBase 4.0单机部署形态在同等硬件条件下性能超越MySQL,首次实现了单机性能赶超集中式数据库的行业突破;继2014年OceanBase业内首次提出RTO<30秒新标准以后,OceanBase 4.0首次实现RTO<8秒,将故障恢复时间从分钟级真正降低到秒级。

OceanBase CEO杨冰认为,中国的技术软件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沉淀已经有能力通过自研实现技术突破。“OceanBase的一小步,将是数据库行业的重要一步,中国基础软件行业已经有能力进行‘根创新’,坚持长期投入,数据库行业终将迎来爆发。”

文/李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2-08-12 13:59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