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亲族后辈名曰“刘狗彘”,古代人真的崇拜野猪吗?
2021-12-15 15:05

今年野猪成了惹祸精,它们压马路、逛公园、在学校里秀恩爱,袭击了香港歌手李玟的母亲,光是南京一地的野猪事件就已经上了12次微博热搜……

自2000年起,野猪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一般简称为“三有”名录)。最新的一则消息,不久前“二师兄”被从名录中除名了。

网友戏称,今年是人猪大战元年。其实不然,少说也有上下五千年。汉代刘向发明了个专有名词,叫“豕祸”。自《汉书》起,正史“五行志”、“灵异志”、“灾异志”中皆有“豕祸”记录,足够重视。

古人迷信,除了豕祸,还有犬祸、羊祸、鱼孽等,动物的异变往往和祸事关联在一起。有史以来第一桩豕祸,是齐襄公闹出来的,见于《左传》。

这桩“豕祸”可谓春秋时期的最大八卦,槽点多,影响大。文姜是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妹妹,嫁给了鲁恒公,却和齐襄公有染。本该是深宫秘史,不知为何搞得家喻户晓,在《诗经》中就有三首诗在吃这个瓜。后来,齐襄公指使公子彭生杀了鲁恒公,又把公子彭生灭了口。过了8年,齐襄公去贝丘打猎,有大野猪来袭,随从说:“这是公子彭生。”齐襄公大怒射猪,言说“彭生敢见。”野猪被射中,像人一样站立啼叫。齐襄公吓得从马车上掉下来,伤了脚,还丢了鞋。回去之后,赶上政变,齐襄公躲在门后,受伤的脚却探出门外,由是遇刺。这事怪谁?要怪就怪齐襄公心里住着个“二师兄”——贪婪、好色还挺笨。

“使谈谶纬者见之,必曰此豕祸,此牛祸,此人疴也,是将兆某患。或曰是为某事之应。然余所见诸异,讫毫无征验也……”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豕祸实为大惊小怪,纯属无稽之谈。

说文解“猪”

窦太后为什么罚人去杀猪?

在先秦文献中,豕和彘两个字,都是指猪。

甲骨文中“豕”字与“犬”字相似。直到王国维先生指出,“腹瘦尾拳者为犬,腹肥尾垂者为豕”,算是有了公断。或是因为两个字很容易混淆在一起,于是就产生了用“犬”当部首的“猪”字。

另一个学界争议之处,在于豕和彘的语义区别——哪个字指野猪,哪个字指家猪?有研究统计古代文献,认为先秦时期说猪最常用“豕”字,而“彘”字大约要到战国中晚期才应用广泛。汉代以前,“豕”为通称,“彘”基本只指家猪。在此时期,“猪”字可能一直用于口语中,到了三国时代“猪”字开始成为书面语。

还有地域的差别。西汉时扬雄作《方言》,认为猪在“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吴扬之间谓之猪子。”

家猪野猪,还要具体文本具体分析。如《孟子》中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舜在年轻的时候如人猿泰山一般,和山鹿野猪一起玩耍。

《史记》有个故事,汉景帝时窦太后和辕固生进行学术辩论,说急眼了,罚辕固生去猪圈杀猪。为什么杀猪会有杀身之祸?窦太后养的猪很凶?

此事见于《史记·儒林列传》。辕固生是汉景帝时的《诗经》博士,儒学的官方学术权威。窦太后则好老子书,道家的民间爱好者。窦太后召辕固生,请他评价老子书。辕固生一言以蔽之:“此是家人言耳。”家人言的意思就是老百姓的闲谈。窦太后大怒,质问辕固生“安得司空城旦书(城旦书指刑书)乎?”大概意思是,你就会抱着儒家的条条框框吗?

辕固生的家人言涉嫌人身攻击。窦太后出身平民,入宫时仅为“家人子”(无名号的宫人)。

窦太后一气之下,命辕固生“入圈刺豕”。汉景帝同情辕固生,认为他是直言获罪,私底下借给他一把利刃。辕固生刷到了好装备,“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窦太后也没办法再找茬加罪于他,只好作罢。辕固生受到景帝赏识,被任命为清河王太傅。

汉家宫阙里的猪圈,不是百姓人家的猪圈,而是斗兽场。所谓兽圈,是汉代宫殿的附属设施。《三辅黄图》载未央宫中,有“汉兽圈九,彘圈一”。上林苑中有虎圈和狮子圈。此外还有观看斗兽表演的射熊观。

西汉皇帝都是杀猪爱好者。汉文帝曾经“猎渐台下,驰射狐兔,果雉刺彘”,司马相如也曾跟从汉武帝在长杨宫狩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来自汉代梁鸿的故事。上太学,毕了业找了份工作,就是去上林苑牧猪。

宋代刘克庄有诗云:“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辕固生竟能以90岁的高龄一招秒杀野猪?《史记》记述可能有夸张成分。

另外一件事能够佐证,汉代皇家园林,野猪随意出没。

郅都是西汉酷吏,唐代李商隐有诗“日晚鸊鵜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说他威仪慑人。汉景帝时,郅都任职中郎将,以直谏著称于世,上朝时爱当面怼人,不留情面。一次郅都跟随汉景帝到上林苑狩猎,景帝宠妃贾姬去上厕所,前脚进,野猪后脚跟,场面很尴尬。怎么办?汉景帝挺急的,看郅都,郅都却站着不动。汉景帝只好拿起兵器,打算御驾亲征,英雄救美。郅都此时上前,伏地劝阻:“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汉景帝听劝,自己走了,野猪也没生事。窦太后听说这件事,赏赐郅都百金。不过郅都后来还是得罪了窦太后,虽威震边陲,却不得善终。

以勇为名

汉景帝做个梦,汉武帝出了名

汉武帝叫刘彘,出自《汉武故事》:

汉景皇帝王皇后内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帝又梦高祖谓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

野猪和汉景帝确实有缘分,闯过贾妃的厕所,裁决了儒道论战,还能托梦给他。《汉武故事》是野史,作者不详,后世考证应为汉魏六朝时人写的,伪班固所作,可信度不高。

正史上以野猪为名,不乏其人。《陈书》有傅野猪,《魏书》有薛野猪。

名字与猪相关的,就更多了。汉代有陈豨、孟圂、荀彘。《史记》里汉武帝有个亲族后辈叫“刘狗彘”。《晋书》中有个幸运儿叫陈猪,老婆一胎生了三个男孩,政府赐衣赐食,免三年劳役,还送奶妈照顾孩子。

春秋时晋国人先毂,封地在彘邑,因此被尊称为彘子。公元前601年,晋楚爆发邲之战,担任中军佐的彘子冒进渡河,导致晋军大败。

现在网友们谈论努尔哈赤,常用“野猪皮”代称。这一说法来自学者金启孮先生的考证。满族命名的最初形态以表现狩猎民族的生活方式为特点。努尔哈赤的意思是“野猪皮”、舒尔哈齐的意思是“小野猪皮”(二岁野猪皮)、雅尔哈齐则是“豹皮”,都是以年幼时所穿兽皮衣服来取名的。

此说有争议,不过女真族的养猪史源远流长,以野猪为名不算怪事。《山海经》中有古国肃慎:“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不咸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肃慎在《山海经》中又被成为“司彘之国”。《后汉书·东夷传》载其国风俗,“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

为什么古人会拿猪当名字?可以从豪字说起。

从甲骨文上看,彘字是猪身上插满了箭,彘字很像说的豪猪。《山海经》里有怪兽,名为豪彘,其实就是豪猪:“(竹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古人认为豪猪是野猪的一种,郭璞《山海经图赞》说豪猪,“刚鬣之族,号日豪稀,毛如攒锥,中有激矢,厥体兼资,自为牝壮”。其实豪猪不是猪,猪是偶蹄目,豪猪是啮齿目,倒是和鼠类更相近。

“豪”的本义就是从豪猪来的。现在说豪,带贬义,指有钱。古时说豪,是褒义,指有勇。南北朝刘宋时有猛将杜叔宝,被称为“土豪”:“叔宝者,杜坦之子,既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宋书》)

古人以野猪为名,或是取野猪凶猛的意思。人名如此,给军队取名也是如此。王莽时招募军队抵抗入侵的匈奴人,“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南北朝时,南梁大将王琳统水军,以野猪命名,“琳将张平宅乘一舰,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南史》)

无问西东

为什么猪八戒是黑的,佩奇是粉的?

“二师兄”是野猪还是家猪?《西游记》第八回写猪八戒的出场,观音就是这么问猪八戒的:“你是那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间挡我?”猪八戒辩解说,野猪家猪都不是,本是天蓬元帅,投错了胎。

《西游记》小说中的猪八戒形象来源,有本土说和外来说。鲁迅先生认为,猪八戒的形象是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发展演变而来,如干宝《搜神记》中“猪臂金铃”的故事。作为天蓬元帅,猪八戒的一大本领是会水。古时河伯名叫冯夷,有考证认为冯夷就是《山海经》中的怪兽封豨,一头大野猪是也。

外来说的证据,在元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有自我介绍:“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在印度史诗、神话中,野猪是正面形象。《罗摩衍那》中赞美野猪似“人中英豪”,瓦拉哈是印度毗湿奴的野猪化身,拯救了大地女神。

历史文本错综勾连,如果做个索隐派,那二师兄和岳飞都能扯上联系。元杂剧中猪八戒自号黑风大王。历史上黑风大王确有其人,《宋史》载,被岳飞单杀:“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南宋洪迈写《夷坚志》,更有“猪精”一条,竟说岳飞是猪精转世。“有舒翁者,善相人。见岳必烹茶设馔,尝密谓之曰:君乃猪精也。精灵在人间,必有异事。它日当为朝廷握十万之师,建功立业。位至三公。然猪之为物,未有善终,必为人屠宰。君如得志,宜早退步也。岳笑不以为然,至是方验。”

人类想象,无问西东,不分古今,多有相通之处。《西游记》中猪八戒自述:“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英国作家J·K·罗琳写《神奇动物在哪里》,书中有种矮猪怪,会溜进猪圈,和小猪崽一起抢食母猪的奶。长大后会把农场破坏个底朝天。这种行径和性情,和猪八戒是不是有些相似?

另外一个问题,猪八戒为什么是黑的,小猪佩奇是粉的?现在家猪是粉色,是人类选择的结果。如今占据市场的家猪,不是本土品种,是由约克夏大白猪、丹麦长白猪和杜洛克猪杂交得来。这个“白里透红”的品种肉质好、长得快而且生得多,因此得以占据主流。野猪之所以是黑色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的“伪装色”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现在调侃“小猪佩奇身上文,掌声送给社会人”。孔门弟子子路,早年也是混社会的。《史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现代社会人的标准,文个家猪在身上,已经不是为了猛,而是为了萌。

(原标题:“二师兄”神奇在哪里?)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五柳七

流程编辑:u010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1-12-15 15:05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