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星巴克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据报道,记者近日在星巴克无锡昌兴大厦店和无锡震泽路店卧底调查。从披露的视频来看,星巴克存在使用过期原材料问题,还存在店员篡改原料保质期、隔夜蛋糕依然上架等行为。其中一家门店的主管甚至要求卧底记者使用吧台毛巾去擦垃圾桶外壁,擦完后经过简单清洗继续放吧台使用。星巴克中国回应称:对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深感震惊,确认两家涉事门店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无锡市场监管部门已责成两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并约谈星巴克。
资料图 新华社发
星巴克作为国际连锁咖啡巨头,无论从门店数量还是知名度来说,与近日登过食品安全“黑榜”的企业几乎不在一个量级。如此大的品牌、有如此多的客户群、商品价格不便宜,一样存在原材料卫生不过关、员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令消费者震惊——贵的不一定是好的,连锁难锁住食安;虽然消费者对大品牌的印象分比较高,但一些大品牌对消费者的诚恳度并不高。
“报废就算店里的钱。”星巴克一店员的大实话,道破舍不得扔掉过期食材的玄机。偷偷用过期食材,貌似节约成本;事情曝光后,失去的却是品牌信任度和美誉度,这桩买卖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星巴克在后续调查中应该向消费者说明,涉事门店有没有卫生规则,店员操作上有没有人授意?“报废算钱”的规则又是谁制定的?店员篡改保质期,这是涉事门店独有的传统,还是多店不为人知的秘方?
食品安全,是企业不能触碰的底线,是不容逾越的法律红线。食品安全,需要从监管到制度万无一失地保障,需要餐饮业每一级员工发自内心的敬畏,而不是出了事后大呼“震惊”、把责任推到个别员工身上,而是要从制度上堵住漏洞。在规范食品安全的道路上,如果还有企业或员工试图钻空子、一心钻钱眼,那就是执意走进法律制定的罚则,钻进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黑名单。
(原标题:咖啡“过期”喝不出好味道)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辛音
流程编辑:TF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