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有时候要让“重复”做检查 这不是多花钱又耽误时间吗?
2021-12-08 09:14

许多患者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换一家医院看病,接诊医生有时候会要求重新做一些检查、化验项目,这不是多花钱又耽误时间吗?

疾病随时在发生变化,人的身体状况也会随之变化,一些检查项目重新做有其合理性。总体来看,主要有3种情况可能需要重做检查。

不够“新”:病情在随时变化

CT、磁共振、X线片、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化验,只是采集了一个时间点的部分身体数据,但病情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几乎所有的检查、化验都有特定的“时效性”。超出太长时间,就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这个“重新”做的时间节点,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项目的不同而异。例如,没有特殊情况,腰椎磁共振检查结果最好是3个月以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结果最好是2周以内的。

总之,患者的检查、化验结果越“新”越好,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身体状态和病变情况。那是不是说之前的检查、化验结果就没意义了呢?不是的。比如,患者1年前胸部CT发现微小结节,1年后再复查胸部CT,发现结节没有明显变化,医生会建议继续定期复查;但要是发现结节变大、出现毛刺样改变,医生就会建议尽早手术切除。

不够“精”:医生爱看自家影像结果有原因

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个体化、精确化、微创化,对检查、化验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疼痛科常做的“颈腰椎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为例。该手术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不错,不全麻、不出血、不留疤,但治疗时需要将0.3毫米的脉冲射频电极准确放置到病变神经3毫米附近范围,过近可能损伤神经,过远手术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医生的技术和磁共振、CT的检查水平要求非常高。

另一方面,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时是按照2-5毫米一层的级别进行扫描的,一套检查下来会拍摄几百张影像,所以不可能都打印出来,只会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影像,将其缩小后打印成2-4张胶片。这些胶片可以用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若要详细评估病变程度、制定具体手术方案,还得看那些原始影像结果。

像磁共振检查这种高精尖仪器,可不是“人躺到里面,按一下按钮”就完事了。通过长时间磨合,影像专业技师会根据医生提供的患者信息,调整机器角度、窗宽、灰度、层数等各种参数,将医生想看的病变尽可能真实、准确地展现出来,协助医生做出最佳判断。

因此,越是对检查、化验结果精度要求高的专业,医生越倾向于看自家医院出的影像、化验报告等检查结果。

不够“全”:检查软硬件都得跟上

一些地方医院的医生由于专科诊疗水平和医院检查设备的限制,往往不能完成某些细分专科疾病的全部检查项目。比如,高精度磁共振仪器价格高昂,但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诊断十分必要,部分地方医院并没有配备;肌电图对评估周围神经病变部位、损伤程度等很重要,但由于高水平肌电图技师培养困难及检查设备价格高,很多地方医院也没有配备。

所以,这些高精尖的特殊检查必须要在较高级别的医院补充完成。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必要的检查、化验是医生的“眼睛”,有助于获得全面、及时、准确的检查结果。有时候,医生在这些检查结果上“较真”,是为了能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很多检查、化验虽然医疗机构都可以互认,但出于前面提到的“新”“精”“全”等原因,有些项目仍存在需要重复检查的可能。就诊时,建议患者带齐并出示化验单、报告等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补做、重做检查。

(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疼痛科医师)

供图视觉中国

(原标题:为什么医生有时候要让“重复”做检查)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杨玉成 

流程编辑 U00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1-12-08 09:14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