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四十年前沈从文下江南 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突然而来的大事”

2017-01-19 12:00 北京晚报 TF008

1976年8月,受唐山大地震影响,沈从文开始了他的人生中第三次“突然而来的大事”(第一次为小学毕业后的十五岁,忽被告知明早离家;第二次是抗战,晚上八点学校开会,十点通知,明早七点离京。),他与家人一起往南方暂居,当时随行者有夫人张兆和、孙女沈红、沈帆等。虽然南方天气正是炎热,但沈从文与家人再三权衡决定南下,他们一行于8月4日到达苏州,当时计划短居月余即回北京,没想到一呆就是半年之久。

作者 王道


20世纪50年代,沈从文在苏州古建筑前留影。

这半年时间里,沈从文开始真正了解江南文化,并走进了江南的山水和古物中去,继续充实他的中国古代服饰和其他文物研究中,他的身心也得以有了短暂的休养。对于当时曾经接触过沈从文的人来说,则是一种难忘的教益,他们中有的后来成长为文物研究学者、作家、书画家等,四十年恍惚过去,再忆起往事更觉沧桑,难忘的是沈从文对江南文化的“一见如故”和深深眷恋。太湖东山、昆山锦溪、吴中甪直、苏州园林等地都留下了沈从文的足迹,在书信里,在他的研究著作中,这些江南地名也都隐约出现着,那是一段非常岁月里的慰藉,也是一段不可忽视的文化之旅。

或许是因着对江南彩塑的兴趣,直到1979年夏沈从文再下江南时,特地去了太湖之畔看了据说是南宋时的紫金庵彩塑罗汉。当时接待他的文物工作者张志新后来成为吴县文物管委会主任,他至今印象深刻,说当时他正好忙完苏州七子山五代墓的发掘,在办公室清理文物时,他见到了沈先生:“矮矮个子,胖墩墩的,身穿灰的卡便装,高而宽的额头上,头发几乎已经全白了。他戴着深色边’秀郎架’眼镜,脸部始终堆满微笑。”在等车的时候,张志新向他请教了七子山墓葬的主人和年代情况,沈从问侃侃而谈:“墓葬中出土的俑,体现了唐宋之间的风格,有的肥硕,具有唐代仕女俑的特点,而有的又比较清瘦,双手拇指交叉作揖状,这在宋代比较盛行,《太平广场》中有记载,这叫‘扠手示敬’……张志新说,“听他的一席话后,使我坚信了七子山古墓为五代钱氏家族墓的初断。”

车到紫金庵后,接待人员介绍:“紫金庵殿内两壁的十六尊罗汉和后壁的观音像,相传为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的作品……”沈从文听后一言不发,直到把十六尊罗汉像全部介绍完后,他们邀请沈从文去接待室饮茶休息,他却要求独自留下再仔细看看。整整两个多小时,沈从文不时远观近看,并绘画、记录,专心致志地研究着这些深藏山中的彩塑。当时苏南地区正讨论着紫金庵罗汉的年代问题,面对张志新的适时地问询,沈从文说“紫金庵罗汉的装銮艺术,保留了苏南民间彩塑的独特风格”,“明清苏南彩塑在民间习惯上有上、中、下五彩之分。上五彩也就是沥粉泥金,花纹以沥粉堆线勾勒轮廓,并在线上用泥金或真金箔补金线,然后剔地填彩,紫金庵罗汉采用的是上五彩的做法……”,“我国佛教雕塑,在宋代便盛行沥粉泥金上五彩的做法。风格趋向写实,手法工整,精细。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紫金庵罗汉装銮有这种特点,但明显有后代重绘的迹象。……”在与张志新的探讨中沈从文认为:“紫金庵罗汉虽然经过清代重绘,但在风格上与原作仍有承继的痕迹。服饰多用‘宋锦’纹样,采用八卦、六角、扇面、方胜、海棠等几何形,填上多样的变形纹饰,其中包括工笔的人物画,写意的山水,变形的牡丹等等,突破了袈裟单纯的形式,布局丰满,达到了远看色彩,近看花的装饰效果。但是这里的彩绘不如宋代的精细,统一和调和,显得有些杂乱,这可能是明清画工由于师承和前代彩绘遗迹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还有不少装饰纹样,如千佛衣、耕读、八仙和富有东山地方特色的花果,折枝花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很多年后,张志新为此整理了一篇回忆文章发表,对于沈从文的博学、谦虚和学术敏感深为钦服。

在甪直,周孝华还记得一个细节,沈从文常常俯身捡拾一些碎瓷片,他对陪同的亲友不时说这是哪个时代的、哪个窑的,就连在回来的路上还捡拾了不少,当然其中也有现代的东西,他在每块瓷片的背面都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下了瓷片的年代、风格,他说:“这里到处可以发现好东西,你只要花些工夫下去,一定能学到不少知识的。”沈从文当时致信王新时将中国陶瓷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一是史前,即彩陶、龙山和黑陶,南方多为硬质陶;二是青釉陶,由商周到南北朝,在甪直陈列柜中即有这一时期北方多见的闪光釉小罐小杯出现,若再多见些,可证明江南也有生产;三是唐宋以后绿釉瓷和青花瓷的收集。“这三部分陶瓷,完整的重要,即零星碎片,也能启发新知,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沈从文为此于1976年10月22日致信王亚蓉时提及在甪直看到零散材料,很有启发,如在一些公社看到的商周釉陶出土,“青黄釉薄薄的一层,而且战国釉陶(釉色较黄),在苏博也多而特别精致,它的普遍性,使人进一步相信釉陶原出于南方的估计,也得了些物证。因为硬质陶出于南方,是无问题的。”而此时南方很多文物工作者尚未有人发现这一点。

梅影桂香
故人清风,一如现实的梦境

在苏州期间的金秋时节,张寰和一家带着沈从文到处走走,尤其是代表着江南特色的胜地,如太湖一带的风光。1976年10月5日,沈从文致信长子龙朱:“我们曾趁着好天气到以梅花著名全国的光复(福)镇的邓尉玩了一天,在乾隆南巡到过的半山新修亭子上看看山下梅园和太湖一角,环境还畅朗。随后转往太湖侧一个村子‘窑上’看有名的桂华,约五六里一面临湖,一面傍山,几几乎全是在盛开中的桂花树(此外还是杨梅、梅、枇杷、桔子等,一年四季都是花果)。到处有人在摘桂花。”

1973年,张允和、张兆和、沈从文、张寰和、周孝华等在黄山合影。

光福镇窑上桂花自古有名,明清时期留下不少诗词,到了民国时,于右任到此还有“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诗句。窑上村家家种桂,栽满了整个西碛山头,花开时香溢十里,形、色、香为全国之最。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四盆窑上桂花摆上了天安门城楼,更使得窑上桂花有了特别的意义。“苏州或别处桂花开时都稀零零的。这里却满山满树全部盛开,山多作成整齐台阶形,从横路走过,人得从两旁压枝下垂花下钻过,完全和梦境一般。”

只是每年到了收获季节时摘花根本来不及。沈从文一行自带饭菜在一花农家吃饭时并帮他们捋花时,趁机与之闲聊,也得知人手缺乏,因为要在三天之内把花采下来,结果是只能采得十分二三,其余的便铺上大塑料单任由花谢落下,更多的则化为了香土。在村里沈从文一行受到了花农的款待,他们回赠粮票也被拒收,只得由随行的摄影师为他们拍照留念,张寰和还为沈从文拍了很多照片,沈从文致信长子龙朱:“小五舅为我们也照了相,不久必可寄来,可惜的是环境总的气氛怕照不出。”

分享到

沈从文与印花布之缘始于1961年,是什么让他着迷?

松枝茂夫翻译日文版《边城》与沈从文结下厚谊,相识34年才首次见面

沈从文与湘西相互成就 张充和为其写的16字挽联真真体现其秉性

沈从文为《丝路花雨》作艺术指导 敦煌之行圆三十多年夙愿

李之檀:我给沈从文先生当助手 年逾耄耋忆青春

沈从文与太白像的完成 来自雕塑家阎玉敏的回忆

沈从文先生诞辰114年 这些文字的怀念让人想到什么事物最久长

张充和与她诗文里的“旧世界” 叶圣陶:谁娶她会幸福一辈子

沈从文和张家大弟的书信“唱酬”

版画大师黄永玉:表叔沈从文是领路人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