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最西端供电所巡线翻山越岭 大山深处的坚守
2016年8月3日讯,霞云岭,地处北京房山区百花山脚下,距离市区89公里,与河北省涞水县接壤。这里坐落着保障山区农民供用电服务的最基层供电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房山分公司霞云岭供电所,这也是北京最西端的供电所。
最基层供电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房山分公司霞云岭供电所
没有经济开发区的繁华,也没有大型产业的喧闹,霞云岭乡全年用电量,可能和城区的一个小区相似。但在这里,高山林立、水流绵长,工人每巡视一条供电线路,要花费15天的时间,半个月回家一次,成了大伙的常态;进入雨季,山区防汛工作严峻,一个应急电话,所里的26名员工全体集合,直奔抢险现场。这个设在大山深处的供电所,每天都上演着朴实无华的感动。
半月回家一次的巡线“活地图”
排查供电线路上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就是巡线员的日常。山里的信号时有时无,只要开始巡线,家里即便有急事,也很难联系到他们。早上7点,32岁的配电班长陈远驰和家里通了电话,他带上安全帽、穿上绝缘鞋、巡线工作服,坐上越野车,一头扎进了山里。
和市区“网格化”的供电模式不同,霞云岭地区是单向供电的。这里地势复杂,大电塔、小线杆基本建在半山腰,一旦杆塔导线松脱或因树木干扰带来隐患,农民用电就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这也让巡视和修复任务变得更紧迫、更复杂。
所以,龙门台线路200多个巡视点,陈远驰一个都不敢怠慢。他和搭档分工明确,一个人用望远镜查看杆头隐患,一个人负责拍照记录。陈远驰有个称号,叫“巡线活地图”,因为随便给他一个线杆编号,他立刻就能报出这根线杆所处的具体位置。每当夜间出现突发故障,需要连夜找出故障点和故障原因时,“活地图”从没让大伙儿失望过。
巡视一条线路,常规也要15天完成。而这15天中,每天又要巡视10个小时以上。陈远驰和搭档背着镰刀、脚扣等作业工具,包里装着巡线员的午餐:一包干脆面和一瓶矿泉水。一走就是一天。
渐渐地,半个月回家一次,成了霞云岭电力人的常态。而这只是常规的工作节奏,进入汛期,房山常有强降雨险情发生。那时,全所26名员工,一个电话,全体集合,在家休息的员工,也想办法赶回所里。路被冲跨了,先帮着村里修路,机器、车辆到不了的位置,工人把水泥线杆扛到山上,没听谁抱怨过。
难忘刚通电时的那份感动
在电力工人心里,“供电”一直都是件特神圣的事儿。
52岁的史文君,如今是所里的内勤人员。上小学时,他家才用上煤油灯和汽灯。在此之前,家里的照明全靠油灯和蜡烛台。上世纪70年代,村里通了电,那种“神奇”的感觉他至今难忘。“有电,就象征日子好了,农村发展起来了。”这让他打小儿羡慕村里的电工:能换灯泡、能接电线——全是“能人”干的活儿。
带着对电力工作的向往,从1987年工作至今,“9511”工程、农网改造、“0811”工程,再到近年来普及的智能电表,还有年轻人动动手指就能通过手机买电的“掌上电力”,这么多年,老史见证了农村电力设施的发展。他自豪。
但山区里的孤寡老人却让老史放不下。年轻人外出打工了,老人用电的问题谁管、谁关心?老人把电卡交给史文君,告诉他买多少钱的电。等到供电所把钱一交,老人家里有电了,老史再回家,把电卡给人送回去。
霞云岭的特殊民情,让这间山区供电所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农村里的电工行当早消失了,可供电所的工人,又把这事儿揽过来了。老人要换灯泡,一个电话,他们能到。巡线到一个村子,听说谁家闸盒坏了、保险丝烧了、甚至电器不能用了,他们也管、也帮。
今年,霞云岭供电所党员服务队,看到乡里敬老院线路老化后,用公司的党员爱心基金对所内电力基础设施进行了无偿改造。王丙巨、邢士兴两位五保老人,因为身体残疾,想开灯需要坐着轮椅,或者拄着板凳,才能勉强够到一米多高的开关。得知这些,服务队马上给老人安装了遥控电灯,他们摁一下遥控器,灯就亮了。
有人说,霞云岭供电所山林环抱,是北京最美的供电所,其实更因为,有一群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电力人,为这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