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哪年开始通电的?三代老电工讲述京城百年供电史
北京城从哪一年开始通电的?绝大多数人都答不上来。但国网北京电力公司退休工人李修平张口就来:1905年。今年已经102岁高龄的李修平,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年龄最大的退休工人,也是目前北京供电史最早的亲历者之一。本报记者近日拜访了这位百岁老人和他80多岁的徒弟李成华、60多岁的徒孙张文志,三代老电工共同追忆了北京百年供电历史。
侯占泉摄
第一代电工:李修平 102岁
爬城楼修电线 险些挨枪子
西城区一家养老院里,李修平老人是院里最年长的。别看老人今年已经102岁高龄,不能下床行动,但精神头特别好,爱聊天,爱看新闻,爱动脑筋,时不时还出题考考护理员。回忆起80多年前的历史,老人张口就来。
1916年生人的李修平是河北保定人,很小就从家出来打工,16岁时来到北京,进入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上了一名电力工人。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最早的民办电厂,也是现在的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前身,1905年成立,厂址位于前门西大街,1906年11月25日正式对外供电营业。“当年虽然距离北京城正式通电已经过了十几年,但北京的街头依然黑漆漆的。”据李老先生回忆,当时只有前门到珠市口的街道,以及东单到西单的大街上有电灯,其他地方还没有通电,一到晚上,就会有警察走上街头,挨个把马路上的煤油灯点亮,当路灯用。
李修平的主要工作就是外出架电线杆和安装电灯。“远看是逃难的,近看是要饭的,一打听是修电线的。”这句早年间调侃电力工人的话让李老记忆深刻,“当时的工作条件太差太苦了。我和工友们推着木头小车,车里装着成捆的铜线,整天在外面行走,最费的是鞋,再加上干活的时候总要登高爬梯,衣服常被刮得破破烂烂的,所以走在街上,总被人误认成‘要饭的’”。
如今,架电线杆的方法很多也很简单,用汽车将十几米长的水泥电线杆拉到目的地,用吊车一拉,电线杆轻轻松松就“站”了起来,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汽车是个稀罕物,架杆只能靠人力完成。“人就当吊车使,把电线往肩上一扛,几个人合伙把几百斤的木头给拉起来。”李老边说边比划,那时候很多电线杆是架设在城墙上的,“电线都是没有绝缘体的铜线,电压高,碰一下不得了,所以必须架得高高儿的。”所以,当年的电力工人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爬到城墙上去架杆。当时的北京城还没有解放,偶尔会有枪战发生,子弹不长眼,有时候会打断电线,公司就会派李修平去修理,“有一次我正趴在城楼上修理,两边儿就打起来了,子弹秃噜下来,要是真挨了枪子儿,今天你们就看不见我喽。”李老开玩笑地说。
李修平和早年间众多电力工人用血汗在北京城铺设着越来越密的电网,逐渐让老百姓家中的照明工具从煤油灯换成了电灯泡。上世纪60年代,李修平被调往顺义供电局筹建郊区电力事业,直到70年代退休。
第二代电工:李成华 86岁
风餐露宿架电线 20多个村告别煤油灯
1949年解放以后,北京的供电事业逐步发展,但是到了1953年,北京曾经出现电力不足的现象,经中央批准,在“一五”期间,也就是1953年到1957年间,北京和华北地区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电厂,北京的电源有了可靠的保证。到了1958年,为了解决水库建设的用电问题,当时北京供电局的职工仅用了两个星期时间,就架设了从北京东北郊变电站到怀柔水库之间3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但那个年代,供电设施还比较简陋,比如天安门广场还架设着旧的电力线,每年举行庆祝活动的时候,游行队伍的彩旗经常挂在电线上。1959年“十一”前夕,北京供电局把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的电线全部改为地下电缆,并新装了现在的华灯,这成为了北京最早的架空线入地工程。
正是由于供电局架起了东北郊至怀柔35千伏线路,给郊区电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条线路的其中一根电缆就接入了当时的顺义县。今年85岁的李成华是李修平的徒弟。李修平作为技术骨干调入当时的顺义县电管所,李成华部队转业也来到了电管所。李成华回忆,刚成立的电管所只有5间房,十几个工作人员,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他们依然要像李修平30年代在北京城里铺线架杆安装路灯一样,推着小车带着材料到野外作业,一天要走100多里路。“那时候,只有顺义县城和牛山兵营有电,其他地方都是黑压压的。”李成华说。
李成华的工作是架设电线,当时主要负责从南彩公社到木林马坊公社,“20多里地,240多基电线杆子,要穿过10多个村。”李成华说,那时候的电线也是木杆,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几十个工人经常在外面安营扎寨,走到哪儿住到哪儿,到了一个村里,交点儿饭钱给村民,吃住都在村民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李成华和同事为20多个村送电,让他们家家户户告别煤油灯。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顺义全县420多个行政村全部接通了电源。
第三代电工: 张文志 66岁
远距离巡线 全靠两个轮子两条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北京的电网陆续扩建,供电能力逐年提高。线路越多,越需要定期巡查和维护。作为李成华的徒弟,张文志在60年代末,由北京供电局的郊电办公室分配到顺义供电局,一开始跟着李修平和李成华在农村送电,之后有很长时间都承担着巡线的任务。
巡线就是查看线路的运转是否正常,电线杆有没有歪的、倒的、掉的、断的、被大树砸的,目的就是确保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现在咱们电力巡线的条件多好啊,只要不是山区,开着车就能到现场,我们当年巡线全靠两个轮子和两条腿。”张文志出门巡线的时候,推着自行车,包里带着笔和本,挎上水壶就出门。
如果巡查100基电线杆,就得用上整整一天时间,“因为有的杆特别远,我记得在顺义的时候,从工作地点到最远的大孙各庄村,将近80里地。”张文志回忆,当年的巡线工都是按照线路分配任务,“离得近的好巡,打个来回就行了,越远的电线杆越难巡,主要是路太远。”张文志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独立骑车去巡线,从食堂捎了俩火烧,揣在包里就出门了,巡查到天黑才回到单位,骑着车进了单位大门之后,连车带人瘫在了门口,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了,整个人下不来车,还是同事帮忙给搀下来的。没过多久,张文志就练就了长时间骑车的本事,骑两个半小时到70多里以外的现场巡线不在话下。而这种远距离的线路,当时的巡线员每天至少要骑车工作四五个小时。
进入2000年以后,北京进入了智能电网建设时期,无人机可以帮助电力工人巡线了,人也不用去抄电表了,这让张文志怎么都不敢想,和他刚工作的时候相比,电网建设和电力服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网这么迅速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电力人的辛勤工作。”作为一名电力工人,张文志十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