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姑娘海外学琴六年回国做志愿者 用琴声奏响生命乐章
2016年5月11日讯,北大肿瘤医院外科楼大厅人来人往。忽然,从大厅的角落传来了舒缓的钢琴声,候诊的病人和家属纷纷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姑娘安静地坐在钢琴前,玉指轻弹,琴声悠扬。
张时慈今年28岁,她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
原本嘈杂的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路过的人纷纷放慢了脚步,沉浸在这悠扬的音乐里。这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音坊”音乐治疗工作坊的志愿者张时慈正在进行演奏。
与志愿服务结缘
张时慈今年28岁,她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她说,从小学习钢琴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那时家人虽然支持她的爱好,但是并不愿意让她进入音乐学校学习音乐,认为女孩子还是应该找一个朝九晚五的踏实工作。高中毕业后,张时慈决定把爱好变为职业,她前往澳大利亚的音乐学院进修钢琴演奏。
“当初决定进入这行,是因为我是真的特别喜欢钢琴,也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演。”回忆起当初为何能如此坚定地选择音乐这条道路时,张时慈这样回答道。但在她意料之外的是,正是这次出过留学的经历,使她对钢琴演奏的认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澳大利亚学习钢琴的6年中,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张时慈说,在澳大利亚那几年,她和老师经常要前往各个音乐会或者演出现场表演,那时她一直认为,音乐会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只有这种场合的表演,才是真正的艺术。“但有一次,我和老师来到了当地一家养老院,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在为老人们演奏音乐,在演奏结束后,我走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面前时,她在护工的搀扶下艰难地站起来,拥抱并亲吻了我。当时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从那时起,张时慈发现,其实舞台上的表演并不是音乐人唯一的选择,有很多像那位老人一样的普通人,也应该有机会去聆听钢琴演奏,走进音乐的世界。完成学业回到国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时慈在朋友圈中看到北大肿瘤医院的“心音坊”正在招募志愿者,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医院里为病人和家属演奏钢琴曲,舒缓人们的不安和焦躁。看到这,张时慈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每周来医院演奏
今年1月,张时慈开始了自己的志愿者之路。每周,她都会抽出半天时间,来到医院为患者和家属进行演奏。张时慈坦言,刚开始她也很紧张,担心她的演奏不能被患者接受。后来,她发现自己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患者和家属们对我们的志愿活动大多都很支持,在长时间的排队与等待中,有不少人会听着音乐休息放松。看到人们少了一分焦躁,多了一分安宁,我的心里也感到很充实。虽然可能他们不懂钢琴,不懂乐谱,但是音乐能传播的感情是不需要靠乐谱的。”张时慈说。
用音乐做志愿服务,这条路走的人还很少,作为全国第一家为病患及家属提供音乐演奏的三甲医院,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张时慈说,在志愿活动的初期,一些志愿者只能弹奏自己熟悉的曲目,有的节奏比较快,并不适合患者,但随着心音坊的日渐成熟,这些志愿者不断地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并且每天会在微信群里做专门的讨论,不断完善自己。
像张时慈这样的志愿者,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还有很多。在这个志愿者的大家庭中,既有十几岁的小朋友,也有年近花甲的老人;有科班出身的音乐人,也有业余爱好者。尽管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但他们对音乐有着共同的理解和认识:音乐具有强大的力量,超越语言,可以治愈人的心灵。
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志愿者团队,并在每天的上下午就诊高峰期,为病患及家属进行音乐演奏。对于心音坊的未来,心音坊的倡导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的一句话,代表了整个志愿者大家庭的心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希望这种人文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入到整个医院。让患者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都得到改善,让医院成为一个更加人文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