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神像“破获”毒杀大案 当神像动起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2016-04-08 12:00 作者 TF006

2016年4月8日讯,古代的中国人,对木刻泥塑的各种神像往往有着复杂的情感:既祈祷它保佑,又在祈祷不灵验时拿它当出气筒,小则叱骂,大则推倒,这其中有着非常可笑和可爱的逻辑:一个不能带来福气的神灵,想必也不能带来祸害。有些人因此论断中国人无信仰,殊不知这里别有一种非常了不起的信念:无论多么至高无上的神灵,存在的唯一价值在于造福于人,否则便失去了合法性。这样的信念固然有些实用主义,但是也杜绝了任何神灵骑在人的脖子上为所欲为的可能——就连皇帝老儿,虽然个个自称是真龙天子,可是倘若差评太多,也有被取关甚至拉黑的可能。

)D8Z60{MB(M_U%62G$2BYJO_调整大小

神像

因此,在古代笔记中,既不乏嘲讽神像无用的言辞,也有利用神像破案的故事,当神像动起来的时候,往往不是神的意愿,而是人的意志。

一、神像“破获”毒杀大案

清朝学者许仲元在笔记《三异笔谈》中,讲述了乾隆年间的犍为县县令姚方伯通过“请神”的方式替一位民妇雪冤的故事。

这位民妇属于典型的“留守老婆”,自从嫁到夫家以后,丈夫长年在外面做生意,很少回家。家里只剩下一个婆婆和一个小姑,民妇一向勤劳贤惠,偏偏赶上婆家这一对儿母女都出奇的刁蛮,婆婆虐待媳妇已经够受的了,“小姑尤狡狯,数恃母凌之”,搞得这民妇连死的心都有。

有一天,民妇和小姑因为什么事情拌起嘴来,小姑没想到平时由她捏咕的嫂子竟然还敢反抗,“不胜愤甚”,竟然起了杀心,把杀菜虫的药放进粥里,给嫂子喝,想把嫂子毒死。谁知嫂子接了粥,突然门外有人找她,便放下粥碗走了出去,恰好婆婆过来,见那碗粥熬得又白又香,暗想无论如何不能便宜了儿媳,“啜之,诸窍沸血,暴卒” 。

事情讲到这里,大概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这婆婆和小姑母女俩,绝对是长了蛇蝎心肠的两朵奇葩,一个把另一个毒死也是活该。那小姑见老娘死了,竟顾不上悲悼,而是想着怎么继续坑害嫂子。于是揪着嫂子的衣袖大哭,说她定是不满婆婆的管教,在粥里下毒杀害。邻居们无论怎么也想不到真正的凶手竟是死者的女儿,平素又都知道这一家的婆媳关系很不好,于是都信了小姑的话,将已经吓得说不出话的民妇抓去送官。

此时的犍为县县令是个昏官,一顿严刑拷打,逼得那民妇承认了罪状,只待开刀问斩。就在这时,姚方伯接任了县官一职。按规矩,他只要当好自己的监斩官即可,但了解案情之后,他的心中充满了怀疑:那婆婆虽然七窍流血而死,但是小姑子怎么马上就知道毒是下在粥里的呢?除非……

姚方伯向上峰请示,重审此案,获得了批准,“研鞫兼旬,迄无端倪”,有那些好事者就在背后议论上了:“新任县令非要把这铁案翻过来,不是自讨没趣么?”姚方伯听说之后,也不在意,下令把那小姑抓来,与民妇一起关进城隍庙,除了庙门口有几个衙役守着之外,屏去所有人,“使人窃听之,亦不流露”。

民妇恨极了小姑,却因为一向笨嘴拙舌,知道辩她不过,索性早早就席地而眠。小姑却忐忑不安,毕竟这是在城隍庙里,四周的神像虽是泥塑,但一个个横眉怒目,似乎看透了人世间的种种罪恶和伪装,在烛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恐怖森严,吓得她整整一夜都没有睡踏实。

这么的,熬到了第三天晚上,小姑又出言不逊时,那民妇忍无可忍,与其再一次打起了嘴仗,一直吵到了半夜三更,“争折既久,疲倦欲卧”。

正在这时,烛火一闪,只听扑簌簌一阵响,一座手执木剑的神像忽然在台座上摇晃起来,“势将扑人”!民妇目瞪口呆,而小姑则以为是神仙显灵了,吓得大叫一声,跪倒在地,一面把头磕得咚咚作响,一面哀求着:“饶了我吧,不敢欺骗神灵,那碗粥里的毒药是我下的,本来准备毒死我嫂子,不是为了毒杀我妈,我妈是自己喝的,怨不得我啊!”

只听一阵朗声大笑,姚方伯走了出来,对着那神像道:“可以了!”

只见神像后面走出一个衙役,笑着说:“县令大人的妙计,果然查清了真相!”

原来这一切都是姚方伯事先安排好的,利用真凶心中有鬼的心理特征,连续三天都让她在城隍庙里承担心理压力,待她的承受力已达极限时,“幕后置人,推神而起之,小儿女畏鬼,真情遂毕现”。

分享到

大凉山“慢火车”成彝族老乡“致富车”,她见证了这24年的变化

“尾款人”、“秋天的奶茶”......2020汉语盘点,等你来“盘”!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