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中日名家书法联展 墨香飘满中国名气最大王府

2016-04-07 12:00 网络 TF005

2016年4月7日讯,玉兰绽放,丁香吐芳,3月末的恭王府。前来北京参加2016“中日名家书法联展”的日本白扇书道会理事长种谷先生一行,一大早就来到恭王府,利用书展开幕式之前的时间,参观了这座中国名气最大的王府。

QQ截图20160406173106

恭王府嘉乐堂前,绍华泽、沈鹏、刘艺、梅宁华、田伯平、傅华、种谷万城,与出席开幕式的各界来宾合影。 臧蔚彤摄

墨香万里 满面春风

玉兰绽放,丁香吐芳,3月末的恭王府。前来北京参加2016“中日名家书法联展”的日本白扇书道会理事长种谷先生一行,一大早就来到恭王府,利用书展开幕式之前的时间,参观了这座中国名气最大的王府。种谷万城先生告诉记者:“恭王府充满中国文化的美感,就像同样充满美感的书法艺术一样,在这里举办中日名家书法联展,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上午9时许,种谷先生一行,来到嘉乐堂前,参加书展开幕式。在开幕式现场,种谷万城先生的中国书友有很多,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就是种谷先生的老朋友。一时间,老友相见,其乐融融。

种谷先生在开幕式发言中动情地说:“当阳春佳节来临时候,我们在恭王府迎来了第33届中日友好书法展。值此盛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日本白扇书道会对本届书法展的成功举办致以衷心的祝愿。上一届,也就是第32届中日友好书法展于2015年8月在日本千叶县美术馆成功举办,展示了65幅中国书法家的作品。通过交流,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作为中日共有的艺术形式——书法的魅力,也更加体会到中日友好交流是多么重要。今年,我们在春光明媚的北京迎来了第33届中日友好书法展览,我会代表一行共带来47幅书法作品。希望与各位密切交流,传递我们的喜悦。同时,我也预祝将于明年8月在日本举办的第34届书法展成功举办。”

开幕式结束后,中日书法家移步笔会交流现场。继著名书法家刘艺先生写下“春华秋实”四个大字后,种谷先生作为日方第一位交流嘉宾,站到了书案之前。他稍稍想了想,旋即一枝饱蘸浓墨的大笔,就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洒起来。寥寥几分钟,“满面春风”四个苍劲有力的隶书大字就跃然纸上。

午后的春阳正暖,中日书法研讨会的现场谈兴正浓。种谷万城即席谈道:“日本书法源于中国,同时又引入西方美学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举办了33届的中日名家书法联展,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传递信息的平台,一定会推动书法这一中日两国共通的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卅载书写 墨缘常新

恭王府嘉乐堂前连翘乍金,银杏新绿。3月30日上午,出席2016“中日名家书法联展”的嘉宾,都把钦敬的目光投向了身材清癯、精神矍铄的中国书界泰斗沈鹏先生。沈老是北京晚报的老朋友,至今还担任着北京晚报“墨缘”周刊的顾问。32年来,沈老对这一书法盛事的支持与扶助从未消减。

在“中日名家书法联展”开幕式的讲话中,沈老说:“各位朋友,我注意到这次活动有这么八个字——延续传统,沟通认知,意义很好。白扇书道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同北京日报社建立起来的交流活动,迄今为止是32年33次,在中日书法交流史上是值得大抒一笔的。”

沈老深情地回忆起30多年前的情景:“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种谷扇舟先生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展览,那时他写了一面墙,容纳十条屏,每一条屏大概有一丈高,上面都写着舒同、朱丹、陈叔亮、启功、沙孟海、赵朴初等等,下面都有一段话来介绍他跟他们的关系、对他们的尊重,这一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去日本的时候,有一次他在飞机场等候我两个半小时,让我感到非常过意不去。他的真挚、友善令人感动。老先生去世以后,在种谷万城先生的陪同下,我到了种谷扇舟先生家里,看望他的夫人,在他的墓前鞠了躬。真正的友好是永恒的,文化的交流是永恒的,中日书法的交流是源源不断的。没有能够来到现场的饭高和子、辻元大云等各位先生,我在遥远的地方向他们祝福。”

末了,沈老祝日本白扇书道会访问团一行旅途愉快!当他用流利的日语说“谢谢!”时,四座的掌声惊动了枝头几只小鸟,在满院春风中扑棱棱飞走了。

在隔壁举办笔会的小院里,沈老把自己的两本书论新作,书赠白扇书道会访问团一行。他从书画案上,信手拈起一管羊毫,摘下眼镜,掭墨膏笔,如插柳栽花一般写下“白扇书道会鑑正 丙申 沈鹏”等字样。白扇书道会理事长种谷万城先生双手接过,如获至宝。

与日本书家合影留念后,已临近中午,沈老拧开随身携带的小玻璃瓶,轻啜了一口白水,微笑着和大家拱手而别。出得门来,春风骀荡,恭王府墙外,一羽纸鸢倏然飞起。

重温历史,研究传统

刘文华_调整大小

刘文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我个人认为,代表日本书法的书法有两种,一种就是沿袭汉字的书法,这是日本书法的主流。日本的老一代书法家,对我们有启发;另外一种是假名书法,其实,假名书法与中国书法的关系也是紧密的,它是从草书衍化过来,草书的审美特征,如虚实、收放等,代表了日本民族的气质。

中国书法是一个概念,包含了文化、学识和精神面貌,它由文人所写。用毛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书法,文人用毛笔写出来才是书法。从古至今,书法不是纯笔墨行为,是文人的修为和认识的表达。中国书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过程是回归的传统,开始关注书法内容、书法形式和书法审美。这是重读历史。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一万五千多人,中国的教育开始重视书法。然而,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能不能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如何探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比较 借鉴 提高

斯舜威近影之一_调整大小

斯舜威(浙江美术馆馆长)

中日的书法交流源远流长,作为一位参展书法家,我深感这是一次难得的了解对方的机会。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通过比较,发现日本书法的优势和特点,从而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日本是一个仪式感特别强的国家,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书道是日本书法的综合艺术,追求的是意境、情操和艺术美。所谓“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感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和日本茶道相似,日本书道也有自己的规矩:书写流程的安排纹丝不乱;书写动作要求细致入微;书写时言谈举止处处顾及;书写时穿着严谨等等。而中国书法追求的是一种随性率意,直抒胸臆,一派天趣,气韵生动,所谓最美书法,应诞生在尽量远离艺术创作随性书写过程之中。所谓“比较”,并不是非要分出高下长短不可,而是互相尊重,尽量看到对方优点,在借鉴中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简洁通透 天上大风

张瑞田相1_调整大小

张瑞田(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中国与日本书家基本上是写汉字,虽然日本书家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书法有了民族文化特性,但根基还是从汉字来。毕竟是两个国家,心态、意识、价值观、审美眼光都有区别,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与日本书家间的差异。

我觉得,日本书法家淡薄,写字的功利心相对小一点。日本书法家良宽就是这样的人,他写“天上大风”、“一二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却有深刻内涵。即使是当代日本书家,把写字看得也很简单。我们不是这样的,中国各级书法家协会有编制,有经费,功利心很强。所以,看中国书法家写字,发现他们内心有强烈的成名成家的愿望,他们把写字当成人生的阶梯,把写字视为突破自己的手段。与日本书家举办联展,我们是否不在书法技巧上放大自己的虚荣心,而是在日本书家身上,寻找良宽“天上大风”、“一二三”的简洁与通透?

文质彬彬 中和之美

任德山1_调整大小

任德山(历史学者、书画家、辞书家、出版家)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正是中国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古代的甲骨文、陆机的《平复帖》都是“质胜”,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有些行书就是“文胜”,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称得上是“文质彬彬”,因为他们的书法既沉劲入骨、天真拙朴、有自然之趣,又风神飘洒、婀娜妍美、尽得形式之美。这种美,即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它强调恰到好处地把握事物的矛盾,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艺术审美上,达到质朴与妍美的统一,厚重与飘逸的统一;追求所表现事物的和谐,达到作者自身感情与他们所要描绘的事物之间的融合。

继承传统 融会贯通

田伯平_调整大小

田伯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北京晚报举办的这次“中日名家书法联展”,是学习与交流的好机会。东晋时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是在走出师门,广见天下之后,又回师门而成大器的。所以,书法艺术的相互交流,融会贯通是极有必要的。回想1997年,我应邀去日本举办书展,进行书法交流,至今记忆犹新。看到日本的书法艺术,包括前卫派书法(墨象派),深感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需要交流和创新,应当有时代精神。

中日书法交流,地域不同,风俗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不同,事物不同,书法必定不同!书法与文化、国情、人文有直接关系,就是因为这种不同,我们才应该有交流。这种交流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的意义非常重要!

由技入道 技是基础

4_调整大小

郑培亮(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对于书家来说,书法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任何一位大家都经历了由技入道的过程。颜真卿的《祭侄稿》原是一篇无意于书的文稿,但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一唱三叹,得自然之妙,可谓无意于工,反而极工。我们仔细推敲局部细节,横画姿态横生,撇画摇曳多姿,很多字都是用枯笔在纸上擦出来的,一样的老辣纵横,不失法度。这些极细微的技术,没有长期的定型训练,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没有良好的素质养成,不可能在快速的运动中丰富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书法技法的积累,须要坚持长期不断地刻苦训练,方能渐入佳境。如果书法风格与技术过早的结壳与定型,不再吸纳新的东西,书法在低技术层面上重复循环,就难以入道。由技入道,技是基础。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周家望 霍雷

分享到

如何看待中日双方围绕抗击疫情的互动?耿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病逝,曾承认日本侵略战争,推动日中交流

中日名家书法联展 作品选登

王毅会见日本外务审议官森健良:双方应努力避免出现新的波折

华春莹:构建中日建设性安全关系

中国驻日使馆呼吁我公民遵纪守法 非法滞留或面临牢狱之灾

日本抗议中方在东海进行油气活动 外交部回应:是中国辖区

中日重启货币互换 协议有效期三年

模仿《水浒传》创作《八犬传》?论汉籍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力

日本执政党干事长将访华 安倍期待实现首脑互访

日媒:“中国崩溃论”破产 日本欺骗国民10余年

歌剧《鉴真东渡》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

大凉山“慢火车”成彝族老乡“致富车”,她见证了这24年的变化

“尾款人”、“秋天的奶茶”......2020汉语盘点,等你来“盘”!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