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频现H7N9发病病例 揭秘其中真假
2016年1月17日讯,寒冷冬季里,病毒随着候鸟辗转迁徙,天网恢恢也防不胜防,每年这时节,就是禽流感的高发期。
图文无关
从岁末到年初,朋友圈报告的H7N9发病病例,三天两头就有“狼来了”,造谣声此起彼伏,谣传数量远远多于真实确诊的病例。事实上,目前官方报告的确诊病例仅只湖南1例,深圳1例,浙江1例,江苏2例,上海1例而已。
不过,朋友圈里活跃的一个新面孔H5N6,还真不是谣言,是当真跑出来和H7N9狼狈为奸了。禽流感病毒H5N1和H6N6重配后,“生”出来的 “儿子”就叫H5N6。截止目前,确诊为H5N6禽流感的病例,虽说屈指可数,但死亡率高。
还好,目前全国各地监测哨点,对普通流感病例,以及包括家禽市场工作人员在内的高危人群都在密切监测中,尚未发现禽流感活动水平异常升高,现在全国的H7N9和H5 N6疫情还处于偶发散发态势。
回头看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曾让上海拉响三级响应的黄色预警,那样的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现在的我们,该是修炼出不信谣,不传谣,见谣不惊,既来之则安之的风度了。
禽流感病毒发现已近百年。虽在动物世界猖獗,但大多很难突破种属障碍来骚扰人类。偶有进入,感染路径主要是直接通过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处和眼结膜等进入人体,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感染人。有证据显示,可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只有屈指可数的这么几种。而且,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并不高,全世界因禽流感致死的病例,比普通流感致死病例少得多。
至于H7N9和H5N6,因为这两个病毒目前还不能够人传人,只能是禽-环境-人,或禽-人。所以,H7N9,在中国境内寻衅滋事三年,但每年都大败而归,此番不过是狼又来一次罢了。初来乍到的H5N6,应当也如此。根据目前信息判断,H5N6不会有一次暴发,更不会发生流行,当然,这绝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火眼金睛的乐观。
定心丸主要源于国家的疾控应对能力。我国目前已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传染病防控体系,无论是对爆发人群的控制能力,还是对重症临床救治的能力,都昂首挺胸走在全球前列。
政府已经学会将应对机制透明化,信息公开及时化,作为最好的风险交流模式。不过,个体的我们,在禽流感病毒虎视眈眈的日子里,也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首先,生鸡血凉拌,带血白斩鸡,溏心蛋这些爱好,该避避风声了。当然,熟透了的鸡、鸭、鸽子和鹌鹑,都大可以继续安心吃,不害怕。煮熟的禽肉大块吃,也不会染上禽流感。常言道的生熟分开,不仅是指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生食与熟食的刀具、砧板、抹布、器皿也要分开,最好有颜色式样的醒目区别,一目了然不混淆。冰箱存放食物,要“熟上生下”,生的放在熟的下方,熟食就不会被生食的汁水所污染。
另外,吃活的、尝鲜的这一点爱好可以休矣。否则,活禽交易市场终将不屈不挠、开开关关,不肯退出江湖;而活禽运输则全国大贯通,有的加长车一次就装载活鸡近万只,一禽病,全车殃。“集中宰杀、冷链派送、冰鲜上市”的冰鲜禽肉,不仅安全,风味口感和现杀活禽难分伯仲。
再则,遛狗遛猫时,要防范来历不明的鸟来和自家猫狗亲密接触;如果不能做到先给放生鸟儿检疫,那就不惦记着给鸟儿放生,如果爱鸟儿,离鸟儿远点就好。
虽然天冷霾大,以宅为主的,以不宅为乐的,若非重霾,开窗通风不可少,一天两次,每次十分钟。不宅的,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宅的,窝在家里也莫忘了锻炼。宅与不宅的,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睡眠充足,心情平和,洗手用肥皂,脏手莫揉眼。
最后一点很重要,出现高热和呼吸困难,第一时间就医。温馨提示:达菲不是预防用药,板蓝根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