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寻访老“花把式” 花乡记录千百年积淀伺花手艺

2016-01-11 11:05 网络 TF006

2016年1月11日讯,俗话说:家有一宝如有一老。在丰台花乡,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寻宝”活动——寻访老“花把式”。在现代花卉种植技术地冲击下,有些种花老手艺也在慢慢失传,花乡正在努力记录传承那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伺花手艺......

17_调整大小

黄土岗的茉莉花冬天按朵卖

老花匠:谢淑珍 年龄:87岁

暖融融的过道,走来一个满头白发穿着红毛衣的老太太,手里拎着一个小红桶,给那棵半人多高的茉莉花浇水。老人扦插茉莉的手艺让不少邻里家里都有这棵茉莉的“子孙后代”。

她就是花乡的老花把式谢淑珍,今年已经87岁了,扶着花盆长大的她和茉莉结缘得有81年了。

谢淑珍的老家在河北南宫县,6岁的时候随着家人到那时的北平讨生活,父亲的落脚点就是花乡黄土岗。

黄土岗村,因为村中有风沙积成的黄土坡而得名,这里的土质为黄沙土,土质中性偏酸,透水性好,非常适合花卉种植,引来了四邻八乡乃至天津、河北、山东等外地人来到黄土岗买地种植鲜花。

到了清代,黄土岗已经形成了以种植白货、杂货、鲜药材为主的花卉产业。谢淑珍的父亲来到黄土岗时就是给人家当长工扛活,那家园子主要就是种植茉莉。

父亲给人家当长工,自己也慢慢种点儿花,在谢淑珍17岁那年终于置办下了36亩地,不过也因为这36亩地,解放后还被划成了地主。

其实那时候黄土岗创造了不少“财富神话”,有些身无分文讨饭来黄土岗扛活的人,通过自己或者几代人的努力置办下可观的家业。

谢淑珍的丈夫也是这样。当时他给一家花厂打工扛活,结果那家花厂发不起工钱,给了他500棵茉莉抵债,谢淑珍和丈夫租了2亩地,冬天弄10间洞子养茉莉,成了小业主了。

黄土岗种那么多茉莉干什么呢?这就不得说起老北京人爱喝的茉莉花茶了。

据说慈禧太后爱喝茉莉花茶,京城就流行了起来,黄土岗种植的茉莉花基本上都是供应给京城各大茶行的,当时张一元、吴裕泰和天津的中茶公司都要用到黄土岗的花。因为北京的气候比南方寒冷,昼夜温差大,日照强,茉莉花比南方香,甚至有南方的茶商都到花乡来窖制花茶。

茉莉花开花的时候,两里地外就能闻到茉莉香味儿,此时也是黄土岗人最忙碌的日子。摘茉莉花可讲究了,必须摘花骨朵,而且要选那种花苞发白的,花萼还得包着花骨朵但已经开始下滑的那种,得手疾眼快,人过去这片茉莉花就得都摘下来,如果今天不摘,等花骨朵开开了,香味儿一散,就不值钱了。

解放后谢淑珍在南郊花圃工作,那时候每天的工资是1块1、1块2的,等到茉莉花大量开放的时候,他们都要去摘花。那时候可能是最早的“计件”工作了,摘一斤茉莉花2毛钱,多的时候谢淑珍一天能摘12斤,能挣2毛4。

20世纪50年代,花乡的花把式有时候月收入能到五六十元,那时候北京农民一年收入也不过百元左右。

夏天的茉莉花是论斤卖,冬天的茉莉花可就是论朵卖了。那时候冬天的洞子,可不像现在的大棚,玻璃窖成本高,许多花厂都是用窗户纸喷桐油糊洞子,洞子也只有半米高,进去摘花,腰都直不起来。

“那时候茶叶铺大多把茉莉花当赠品,买茶叶的送那么一两朵。”谢淑珍回忆说。

分享到

“国庆七十年·京城瞬间”地坛庙会话家常 民生情怀注解伟大时代

使用12项调查措施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北京两级监委已经留置61人

北京西城区为老旧小区更换39部电梯:困扰居民十几年的心病解除了

北京东城城管今天拆除14处自建房

北京地铁13号线五道口拥堵问题解决:“小手术”后大变样

政府办事大厅服务柜台该多高?标准答案:80厘米

北京“万能”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一个独特之处吸引市民注意

十亿元共享单车押金未退 中消协:预授权制“冻结”押金防挪用

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明天空气转差 后天北风再来

朝阳区小鲁店村有了集中充电车棚 电动车不进村居民更安全

小偷两度光顾张仪村路 盗走数万元财务仍未落网

《美在雅安》获纽约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北京“健康宝”上线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这样操作

室温不能降!北京重点小区如投诉上升将约谈供热方

初雪已至,多图直击白雪下的北京城

北京“随手拍”已录入15万笔交通违法行为

提醒!首都机场已取消航班118架次

雪中拆违,北京崇外商圈又要多一处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