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贮大白菜今天开卖:看家菜抢手 一上午卖出数千斤
2015年11月1日讯,今天凌晨1点,气温4度,这是冬储大白菜开售的第一天,在这座充斥着豪车、高档商场和超市的城市里,贮存大白菜或许已成为残留在新北京人心中的记忆。不过,凌晨1点的北新桥同日升老粮店门口,四个运送白菜的小伙子正挥汗如雨地将车上的大白菜搬运到店门口,近两万斤大白菜卸成了一座小山,等待着人们来购买。
一个晚上的忙碌
粮店里值夜班的是孟师傅。他说,今年的大白菜来自顺义。“还是本地的大白菜最好吃,下锅就熟,没有那么多筋。”昨天晚上11点半,他接到送菜车的电话,来到了马路边迎接。为了防止路边停车影响卸货,店里早早地将两辆小三轮车摆在这里。
接近凌晨时,一辆满载大白菜的中型卡车开了过来,大家开始卸货。“一共是将近2万斤,就算五斤一棵,算起来差不多4000棵。”一个小伙子爬上车顶往下扔,另外两个人传递,最后一个人码,孟师傅则指挥着大家把白菜码成垛。
送货小伙张志强来自河南,今年23岁,他个子挺高身体壮实。干活太热出了不少汗,张志强干脆脱去了外套,只剩下了跨栏背心。
直至凌晨两点多,这2万斤的大白菜被码成了约有一人高、一个多车位大的一座小山。不少相约万圣节的路人从此经过,纷纷拿出手机照相。一旁的酒吧门口,闹腾完了的老外拿着手机站在菜垛前兴奋地自拍。
卸完货,张志强和同伴们苫上了菜垛,扫干净了路旁的菜叶。
一种习惯的变迁
“去年一共卖了20万斤,估计今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孟师傅说。他家住在鼓楼的平房里,每年冬天都有大白菜的陪伴,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他今年计划从店里买上一百斤,每天带两棵,分几次把大白菜用自行车驮回家。
“现在吃不了那么多了,再说,也只有住在平房,才有条件囤大白菜嘛。”在他的记忆里,每家每户买上几百斤大白菜实在是平凡的场景。
北京的楼房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住进了楼房,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前,晚辈到平房院看望长辈,会从老人那里带走一两棵大白菜。”而今,年轻人看望老人,反而会带来一两棵大白菜,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随吃随买更方便。
一个上午的奔波
今天早上7点50分,距离粮店开门还有10分钟,已经有几位住在附近的居民排队等待购买大白菜了。当售货员掀开苫布,一帮人凑了上来。售货员说,今年大白菜的订价是每斤3毛5,比起去年便宜了5分钱。不过若是错过了冬贮大白菜销售的两个星期,“您就得上菜市场买一块钱一斤的了。”
同日升今年预计的销量与去年持平,还是20万斤左右。顾客们你300斤,我100斤地购买着,两位送菜师傅和两辆小三轮一上午都没停脚。
58岁的张师傅骑着电动三轮车把菜送到了柏林胡同10号院,买菜的大妈赶紧忙活起来,把大白菜码到了花池子上。“这样心里才踏实。”大妈朴实的话语里充满着对物质匮乏年代的苦涩记忆。“想当初,冬天只有大白菜、土豆、萝卜这老三样。”
记者手记
一座城市披绿挂翠的记忆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大白菜“看家菜”、“政治菜”的地位,逐渐被各种冬季鲜菜取代,这个现象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因此成为外媒报道中国人心中的温暖记忆。
回看近三十年大白菜一路走来的历史,颇有意思。据本报历年的报道,除了国营蔬菜系统每年要为大白菜忙碌,环卫工人清理菜帮子着实也不轻松。淘气的孩子们,还会把大白菜垛当成“山头”来打仗。
1989年,当时朝阳门南小街还没拓宽改造。到了大白菜摆满路边的时候,24路公交车司机主动下车帮忙搬开白菜,自己才能把车开过去。
大白菜做馅,得把水挤出去,麻烦。可是1990年就有读者出了主意,缝一个布袋子,装上剁碎的大白菜直接放进洗衣机甩干。今天看起来哭笑不得的办法,却反映了当时洗衣机这大件电器,已经深入了人们生活。
生活好了,不再依赖冬天的大白菜。1994年,晚报刊登了一些读者的来信,已经出现了“我们家没必要存大白菜”的说法。
1998年,冬贮大白菜销售结束后,晚报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大白菜,明年谁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