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揭秘京津冀一体化 远远近近看沧州

2015-10-20 14:44 网络 TF005

2015年10月20日讯,“前两周,北大的学生在做暑假实践过程中,来到沧州新华区的两个社区内调查老年人健康状况。我看到这一幕后就非常羡慕”,沧州本地大专生尹晓静接受采访时说,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大城市的人来小城市容易,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困难。“希望以后北京能给沧州学生的交流、调研之路开启一路绿灯,我们珍惜每一次去学习的机会。”

 

4

沧州体育馆

让大城市的资源来到小城市;小城市的人走近大城市,这是沧州和北京“双城记”的理想状态,而现实中的城与人,距离这一理想有多近,有多远?

教育

教育接轨,为学生搭建广阔平台

说起北京重点高校在沧州建设的分校,早在2008年就成立的北交大海滨学院是沧州市几乎人人皆知的高校,据介绍,这是沧州地区第一所本科层次高等学院。记者近日在该校采访时,正巧遇到2015届毕业生熊辉在学校知行楼收发室前办理毕业手续。

高高瘦瘦的熊辉看上去带着一股年轻人的朝气和冲劲儿。记者向周围同学打听得知,他正是这届毕业生的学生会主席。“姐姐好,居然有记者要采访我?毕业这天还能遇到这么有意思的事儿.......喔,原来我能接受采访也是因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主题呀!”

熊辉来自江西南昌,高考时没能考上北京的大学,所以选择了这所离北京很近的海滨学院。因为在学生会表现出众,又在国旗班担任指挥员,熊辉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到北交大本部交流的机会。“到了北京,我走进很多个大学课堂去听讲,每节课都是一种享受;我到北京的居然之家做商务导购实习,自己总结了这个大企业的优势和问题,提供给他们的高管;我还在北京同学那听说了李克强总理鼓励年轻人创业,决定毕业后回到老家做土木方面的创业项目。现在,我已经是创业合伙人之一,联系好了投资,正拟定管理程序。”不需要记者的提问,熊辉一口气说出了北交大如何为在黄骅的学子们拓宽视野,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据记者了解,他所在的学院依托北交大师资力量,聘请北交大教授与教师担任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和课程主讲人;每年,学院都会选拨优秀的大三学生到北交大学习一年。

整个沧州在教育领域与北京地区的接轨成果也显而易见:目前,沧州已与清华大学、北师大、北交大等京津重点院校合作16个项目,其中,北交大海滨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师大渤海新区附属学校已在沧州正式招生;沧州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谋划在中捷高新区建设“北航教育园”,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达成合作办学意向,拟成立“中捷飞行学院”。

满教室都是黄骅味儿英语

提起自家的学生,海滨学院副书记孙文博和英语教师马玉玲纷纷竖起大拇指:“朴实,善良!”不过,作为跟两地学生都打过交道的老师,他们发现,黄骅与北京在教育水平上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满教室都是黄骅口音的普通话、黄骅口音的英语......”负责全院英语教学工作的马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跃然脸上:“我一遍遍告诉学生们:‘回家可以说家乡话,进了教室就说普通话,纠正不好的英语发音习惯!”

发音是个小问题,却是两地学生知识水平差异的一个体现。“课堂提问、四六级考试成绩,这些都能体现出两地学生不尽相同的综合素质。马老师告诉记者,很多黄骅学生自以为会一辈子呆在黄骅,这个想法限制了上进和主动性,”我一直向我的学生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要用更高水来要求自己。"

医疗

三甲医院看胃病只花俩小时

“老北京”宋先生有个沧州女婿。去年“十一”,他和老伴儿拜访亲家。短短一周时间,老两口对这个并不熟悉的小城充满好感。

宋先生几个月前就想做胃镜检查了,一想到北京大医院挂号麻烦,便拖着没去看。亲家听说了这事儿,拉起宋先生就往医院走:“我们也有三甲医院,在咱这看病不用排队!”让宋先生没想到的是,上午9点到医院,11点就出来了。这期间,宋先生挂了专家号、做了胃镜、付了钱、领了药。“读了那医院的宣传册,一个三线城市医院的建筑面积竟有30万平方米,看起来比北京的许多医院都气派!”宋先生告诉记者,正是这个细节,让他甚至开始考虑在沧州买房养老。

宋先生看病的医院,也是河北省四大区域性医疗中心之一,早在去年年底就与北京市301医院全面对接。据记者了解,目前,沧州各医院也分别与北京协和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20多家京津医院开展医疗合作,“京津沧”医院合作项目总数已达66个。

骨科拆钉技术得“现学现用”

来沧州工作的北京人马玉玲却提供了相反的例子。

马玉玲是从北京交通大学调至黄骅海滨学院的一名教师。接受采访时,这位年至花甲的老师盘着乌黑的头发,穿着红花衬衣和齐膝黑裙,十分健谈;但提起老伴在黄骅看病的故事,精神气儿十足的马老师语气中却流露出几分心疼。

几个月前,马老师的爱人在北京摔了一跤,腿部一处骨头碎成3块,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用1个钢板和10个螺丝钉进行固定。为了不耽误教学,马老师让爱人到黄骅一起生活,方便照顾。爱人需要做拆钉手术时,马老师想了想,“沧州市里有三甲医院,但离我工作的地方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太远了。我当时决定带老伴儿在黄骅一家大医院拆钉。”

“没想到,连拆钉器都是我自己买好带过去的。”描述这一段时,马老师的声音高了好几个分贝:“那位医生说医院以前没做过这项手术,不知如何拆钉。拆前一两下时,医生动作缓慢,拉长了我爱人疼痛的时间。”缓了一会儿,马老师告诉记者:“不过,那医生很聪明,有了前两下的经验,后几下都拆得不错。”

马老师想提的建议是,黄骅在承接不少京冀大项目的同时,医疗水平也应力争以同样的速度得到提升和均衡发展。

小城最需要每个人的进取心

“医疗产业也是产业,也要对接和升级。”马老师的几位同事都认为,作为沧州的县级市,黄骅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中,推进了北汽集团黄骅整车等著名项目,实现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但在医疗卫生领域,却还未达到适宜水平。这些往来双城间的工作者们建议,相关部门能定期组织沧州市里的优秀医者走访不太发达的京津项目承接区,做疾病预防与治疗支援;他们还希望,送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下乡,走进河北大地,支持这些从北京飞进小县城工作的“候鸟”们。

硬件好对接,难的是人心。自从在北京工作后,季然的耳边就不停响起亲戚的劝阻:“北京路况堵、雾霾多、地铁挤,最主要的是压力大,这哪如回家来,让家长呵护着?”在这些人的眼中,似乎季然如果选择在沧州生活,幸福指数要比在北京高太多了。

“我相信这些劝阻都是善良的,只是眼界、经历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我同意在沧州能生活得很好,但我也不会主动躲避有挑战的生活。”季然认为,正是一些根深蒂固、不求突破的观念,或是凭空想象得的逻辑,让小城中的一些人安于现状,从而使沧州的城市化进程在细节上有待完善。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分享到

去趟天津河北最快1小时,环京“1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部阐明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成因:四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重污染预报准确率接近100%

河北旅发大会今日亮相张家口,演练冬奥服务保障能力

去唐山国际旅游岛方便了!京津冀区域首个高铁无轨站开通

京津冀已发布54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今冬保供京津冀等省市,这座“天然气银行”已储备超10亿方

好消息!跨京冀公交城际滦平线下周一恢复运营

北京出台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京津冀职称资格可互认

京津冀成立肿瘤防治联合中心,北大常务副校长任主任

上半年武清引进北京疏解项目160余个

蓝色预警!京津冀等地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冰雹或雷暴大风

香港新增43例,其中13例本地确诊病例源头不明

31个省区市新增确诊16例 其中7例为本土病例

上海浦东医院4015人被隔离,张文宏给出最新判断!

警惕!天津一涉疫小区已发现8名感染者,关系链条全梳理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商保机构有望实现信息共享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商保机构有望实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