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What》以杂志之名创无限可能 看传统媒体如何找回自己

2015-08-14 12:00 网络 admin

2015年8月14日讯,今年年初,曾被誉为“当下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杂志”《壹读》宣告停刊,他们认为纸质杂志的大规模发行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而未来,壹读传媒将开发出更多基于互联网的产品,继续为广大的壹读粉丝服务。去年8月,香港年轻人娱乐杂志《YES!!》同样宣布停刊转战网络平台,以电子版形式报道娱乐讯息。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纸质媒体衰弱的情况日渐严重,去年国内遭遇停刊的杂志还包括纯文学杂志《天南》、老牌的科幻杂志《新科幻》(原名《科幻大王》)、时尚生活刊物《风尚周报》等。

441

令人庆幸的是,媒体人并没有因此停止对杂志的热爱与探索。据资料显示,2014年,美国市场共有99种刊物停刊,与此同时,新创的杂志则有190种,几乎是停刊数的一倍。当新媒体来势汹汹,信息传播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道洪流,如何顺流而下,适应互联网的时代浪涛并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从香港的《What.》生活文化志身上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What.》生活文化志由香港三联书店于2013年开始出版发行,是香港备注关注的新世代杂志之一。杂志以“如何找回自己”为理念,刊名“what”后面那一个点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希望能够在这个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充斥着消费主义的虚浮时代里,提出这一种讲究内在修为的生活态度,并尝试加入当代的时尚元素,更多面向引领及启发读者进行对生活的更多想象。《what.》不只是一本单纯的杂志,他们同时透过杂志、网站、Apps及各类活动,聚集来自两岸三地的当代创作人,希望透过与他们的不断合作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而且更好玩,更有趣,更年轻的创意分享平台。

《What.》由从事杂志业近十年、三联创意总监邓炯榕担任主编。每期只以一种生活风貌为主题,从文化、历史、工艺、人物、文学、插画、影像、多媒体等类型创作引入主旨,集合杂志之多元广泛及书本之精致深厚,着重以人为本的精神,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邓炯榕认为,他们其实在做很旧的事情。《What.》所做的都是“永恒的主题”,只是尝试用当下的角度重新探讨。试刊号「issue 0:黑夜之后」探讨的便是形形色色的都市人在入夜之后过的业余生活。

“在白天里,你会看到城市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但到了晚上,你看见的却是城市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如果白昼代表规矩,黑夜象征欲望,那么城市最真实的一面必定属于夜晚。因为日落之后,人们的生活才正式开始。”「issue 0:黑夜之后」借名自村上春树的小说,分设五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第一单元“黑夜都市”呈现的是香港这座不夜城内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第二单元“黑色解放”则展示了人们在黑夜之后的另一种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化身钢管舞女郎的白领,白天送外卖晚上热衷于飙车的少年……第三单元“黑夜世代”描述了涂鸦、cosplay等隐身于“白昼”视线外的次文化;第四单元“黑夜想象”是以黑夜为灵感的文学创作;第五单元“黑夜美学”则为以“黑夜五感”分类的生活品推荐。

《What.》于2013年7月正式出版第一期,以“自主身体”为话题,主张“以生命的独特性,活出自己想要的身体。”与其说《What.》是本杂志,不如说它更像一本书。邓炯榕称它为“书志”(bookazine)——有采编有话题,但每期一题到尾,不掺杂其他资讯,“没有了杂志的杂,只有志”。而可能让读者更加耳根清净、看得更纯粹的是,在《What.》里面,你不会看到没完没了的硬销广告。但这并不代表杂志只靠销售赚钱,邓炯榕披露:“我们每期会找三四个商品赞助,这与一般广告不同,杂志卖给广告商的是版面空间,我们‘卖’给赞助的,是完全融入主题的创意。”就像把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概念放到书刊上,用创意代替传统由广告商话事的模式。同时,《What.》也不像我们常见的杂志般有固定的出版时间。讲述香港山水风物与生活的“issue 02:现代山海经”时隔3个月后面世,然而最新一期“issue 5:异乡人”的出版时间则与前一期的“issue 04:自由骑行”相隔了足足半年的时间。

“issue 5:异乡人”讲述的是关于香港各族裔的生活故事。香港从开埠以来,一直都有不同地方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这个城市居留、停留、滞留,过客的身份让他们既是“香港人”,也不是“香港人”。该期封面以面具为概念,隐喻了在这种文化多元的社会面貌下,大家表面看似互相尊重,事实上却是视而不见、互不理睬的“包容”现象。他们认为,香港主流论调里的“排他性”并非基于种族差异,而是在于有没有损害到“我”的利益。在这样的框架下,新移民便最受罪。因此,每一个新移民都像戴上了面具,被迫成为了城市里的隐形人。然而,香港这里几乎九成九的家族,都是从他乡迁移过来。在未成为本地人之前,大家曾经都是异乡人,曾经都是新移民。

以杂志之名,《What.》同时做着超乎“杂志”这一定义的很多事情——设计app、办展览、开派对……这些活动与当期杂志一起,以多面向的创作姿态,为大家扩大阅读的多元性,完成作者和读者交流的过程。从“issue 0:黑夜之后”出发,杂志与夏永康及陈幼坚合作呈现展览“黑夜之旅”,希望透过呈现城市里的各种“黑夜面貌”,拓展大家对生活的想象,思考关于自己生命的可能性。配合“issue 1:自主身体”的话题,《What.》又与填词人周耀辉及冯颖琪合作,举办“一身”音乐沙龙,精选出由他们创作过的歌曲,包括:《弱水三千》、《黑房》、《色盲》、《雌雄同体》等一共13首,用音乐去演绎关于身体的意象,并在音乐会之后设有创作人分享会。在最新一期“issue 5:异乡人”出版之际,《What.》又与Open Quote合作《我们都是异乡人》展览,以照片及影片的方式,呈现出这些“异乡人”背后的故事。

创办至今短短两年时间,《What.》不仅受到了夏永康、周耀辉等香港文化界名人的支持,还连续两年获得了香港最佳出版大奖。主编邓炯榕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固然不同,但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他坚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东西不会被取代”。(Shiva)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找到链接时代的融合入口 看《纽约时报》如何从传统媒体走向数字化

传统媒体借助版权保护欲逆袭: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成果

苏文洋:从南方周末定价跳涨至5元探讨传统媒体转型之路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