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与贺兰山南寺的机缘:浪迹之始还是圆寂之地
2015年7月9日 草原丝绸之路,东起蒙古高原,经过南西伯利亚和中亚北部,进入黑海北岸的南俄罗斯草原,直达喀尔巴阡山脉,是我国古代丝路文化重要的、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公元前五世纪兴盛直到现在,沿线各民族通过这条商路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线国家各民族的文明互鉴与共同发展。
当今这条路上,依旧能看到许多文明遗迹。从这些遗迹,我们能想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际遇与故事。贺兰山下的南寺,就和著名的情僧六世达赖有关。
楔子
关于仓央嘉措,他一生的行走路线应该是这样的:藏南、拉萨、格尔木、哈尔盖、青海湖、西宁、兰州、白银、中卫、银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贺兰山南寺。这条路线不包括他于青海神秘出走后在外游历的十年,那是一个巨大的空白。但是,他的行走路线是可信的,这不是我的臆想,只要抵达贺兰山南寺,你就会感觉几乎所有的遗存都与一个伟大不朽的生命密切相关,他就是仓央嘉措。
去南寺
初去南寺,我如前往朝觐的虔诚信徒。是2013年夏天,从银川驱车北行,沿途大地静谧。这是一条通向历史纵深的长廊——西夏、蒙古西征、丝绸之路、仓央嘉措与他的时代;当然,还有很多。常识告诉我们,史籍中未曾记载的,不等于没有存在。
从北京飞银川,我的西行之旅目的明确,我要去南寺。在我决定写作长诗集《仓央嘉措》的时候,贺兰山下的南寺,就是我准备出行的首选之地了。原因非常简单,我之所以没有先去藏南,就是要在仓央嘉措的圆寂地回望他的来路,那一片神秘山河,以怎样的博大接纳并安抚了一颗漂泊的心灵?若说灵息,这才是与时间共存的、最为真实的律动,它曾经、必将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说人类思想之光的辉映,这亦是价值所在。
车行一小时,就进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了。远远望去,苍莽的山脉静卧那里,那是贺兰山。毫无疑问,显现在远方的高地,就是贺兰山主峰巴彦笋布尔了!那一瞬间,我告诉自己,距离我心向往已久的圣地,真的近了。初去南寺,就如前去兑现一个承诺,在我异常熟悉的山水间,比如阿拉善,我一再用心阅读的额尔古纳胡杨,额济纳河与居延海,我已倾听太多。可是,在此之前,我始终未到贺兰山下的南寺。我知道,我需要一个契机。我的承诺是,时隔四百年,我要倾尽虔诚,以我承袭而来的心智,与一位杰出的智者实现心灵对语,最好能够逼近一些美丽的真相。
就这样,我独自一人在南寺住下来。入夜,我在本子上写下这样一行文字:由南寺西行三十公里是巴彦浩特,南行七十公里是银川。走出室外,只见星斗满天,南寺静卧,山峦重叠,似有松涛轰鸣。我与仓央嘉措的对语,开始于到达南寺的第一个午夜。只需一次远行,我与一位先知在地理与心理上的距离就被神奇缩短。五天后,在南寺,我完成了长诗《仓央嘉措》序诗。那个凌晨,我是愚钝的,尽管我决意写作长诗集《仓央嘉措》,但在写出序诗后,对于长诗结构、语境和回旋其间的节奏,我尚浑然。然而,我深知,我需要一个开始,以南寺为起点,通过精神回望进入往昔山河与尘封已久的心灵史实。我笃信,所谓启悟,就在其中。
关于南寺
在人类史学上,除了主观臆断,任何争鸣无不来自悬念。悬念,就是未经确认的存在。
在南寺,我不止一次与僧人交谈,他们神色凝重,众口一词:仓央嘉措圆寂于南寺,时1746年(清朝乾隆十一年),卒年六十四岁。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是对信仰的守护。距此三十六年前,也就是1707年,仓央嘉措于青海出走,历尽艰辛辗转至阿拉善左旗贺兰山下。我更倾向于这种认知,有关仓央嘉措打坐时圆寂于青海湖畔,是用智慧制造的假象,其中原因无需赘述。
1716年,在隐姓埋名游历近十年后,仓央嘉措行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从此没有离开,直到圆寂。据说,在仓央嘉措圆寂前,他即主导南寺初建,可惜未了心愿。后来,他的心传弟子阿旺多尔济遵师嘱,在贺兰山下续建南寺。
南寺,亦称广宗寺,坐落在贺兰山西麓一个阳光充足的山谷中。南寺所在地巴润别立,在蒙语里意为“西坡”——此朝向对仓央嘉措而言,真是意味丰富。南寺是迷人的,这个圣地,在仓央嘉措到来后即树立起信仰之旗,朝觐之源,一定离不开心灵。这面信仰与心灵之旗,在仓央嘉措充满迷幻、凄婉、绵长、纯粹的圣歌里,飘展为黄金般的诗意。而南寺,无疑是信仰与心灵的圣殿。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南寺被清廷赐名广宗寺,寺门镌有藏、满、蒙、汉四中文字的金匾系乾隆御笔。这个时期的南寺庙宇僧舍不足二百间。到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年),南寺已经极具规模,近三千间庙宇僧舍,一千五百多名僧侣,子庙或属寺分布蒙、甘两省。此时,南寺的信仰之光,已经辐射到遥远之地。
在南寺,你会感觉某种不可视的灵性活着,它绝对超越世俗烟尘,在天籁回旋的层面以神性之手安抚一位智者和他的一隅净地。隐伏苍茫深处的一切,包括奔向南寺的人,在佛光与安宁中等待开启。2003年夏,一场暴雨突兀而至,南寺菩提塔轰然倒塌,奇迹由此呈现:正在做法事的僧众,在菩提塔废墟发现大量珍贵物品,经过两天抢救性整理,获经书上百卷,及佛像、佛塔、陶器、模具、银元、珊瑚珠等。不得不说,这是发生在自然奇异中的复活,而菩提塔及很多佛像的残破,则暗喻了六世活佛命运多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