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翟志刚带笔墨纸砚上太空,写毛笔字减压!

2021-10-16 06:55 北京日报客户端 u021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翟志刚穿着印有“飞天”字眼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服,左手扶着舱外把手,右手挥动五星红旗,在深邃无垠的太空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这一画面定格在亿万人民的脑海里。

那是2008年9月27日,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他也因此被誉为“太空漫步第一人”。

13年后的今天,翟志刚再次以指令长的身份征战太空。

“哪怕回不来,

也要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伴随着火箭的轰鸣声,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的神舟七号乘组正式开始了飞天之旅。

飞行到第13小时,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和在轨训练,景海鹏在返回舱值守。

在太空组装舱外航天服,是一项艰难而又细致的工作。原计划用16个小时组装完成,而实际上用了近20个小时才组装好,由于天地差异,在地面上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太空中就可能变得很复杂。

而此时,还在忍着太空失重环境带来的头眼肿胀等不适感的他们连续工作,实在累极了,就闭上眼睛休息几秒钟。由于工作紧张,3天的飞行中,他只吃了两次加热食品。

当翟志刚穿上“飞天”舱外航天服准备漫步太空时,舱门却打不开,此时,轨道舱泄压到了1千帕(大约是标准大气压的1%),完全符合开启舱门的条件。

然而,翟志刚用力拉了3次,舱门却丝毫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飞出测控区,他必须尽快打开舱门,在下一个测控区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翟志刚用辅助工具撬了2次,每次舱门刚打开一点缝隙,残留的气压就会把舱门紧紧压住。最后,他拼尽全身力气,用力一拉,终于打开了连接浩瀚太空的舱门。

此时,飞船已进入测控区,翟志刚即将出舱。按计划,他将先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取样,把一个固定在飞船舱外的实验样品送回舱内,然后,再从舱内取出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太空漫步和舱外展示。

就在这时,又出现了一次“意外”,耳机中传来一阵报警声:“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

轨道舱正是翟志刚和刘伯明身处的舱段。此时已无暇多想,翟志刚和刘伯明眼神稍作交流,彼此心中便达成了默契:就算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永远的瞬间!

翟志刚毫不犹豫飞出舱门,刘伯明果断调整任务步骤,先把五星红旗递给了他。翟志刚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挥动国旗向地面报告,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此时的太空,展示出它固有的深邃宁静,茫茫无际。翟志刚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飞过了9165公里,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当人们从电视直播中看到了这一经典镜头而欢欣鼓舞时,当时的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如果发生不测,就把这挥舞国旗的画面作为向大家的永久告别……

事后分析表明,轨道舱火灾的警报只是一场虚惊。

当“神七”代表团访问香港时,有一名小学生问道:“翟叔叔,你去太空的时候,怕不怕死?翟志刚回答道:“我也怕死,但是人活着,很多时候是来不及考虑生死,也无法选择生死。当我打开轨道舱舱门的那一刻,我确实没有考虑过生死的问题,也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生死考验。那一刻,心里只有任务。当国家和人民把使命责任交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我没有理由去考虑更多个人生死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一名军人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最本能的反应。”当时,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重新归零,从头再来!”

“神七”任务结束后,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获“航天功勋奖章”。

身体会失重,但心灵永不失重。对此,他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开始,继续重复着飞天和准备飞天的工作。

有人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又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他的回答铿锵有力:“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只要党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如今,虽然年过半百,翟志刚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近24年的航天生涯,让他深刻明白:每一次出征太空的机会有多不易。

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到2008年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刻骨铭心。

期间,先后作为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

数次备份,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但新的任务来临时,又要从零开始,面临新的选拔。

接着,又走过漫长的13年,入选神舟十三号任务飞行乘组。期间,先后作为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

日复一日地训练,一次次接受挑选,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走下来?答曰:“热爱!”他认为自己就是为飞行而生,而飞行也带给他荣耀和自豪,让他能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眼前的事,除此无他。

在这13年间,作为一名声名显赫的航天英雄一直在默默备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翟志刚说。

尤其在完成“神七”任务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翟志刚对训练非常熟悉,并形成了独到深刻的见解。当与年轻教员的看法出现偏差时怎么办?

他下决心先舍弃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参加新任务的新航天员,先按照要求把训练完成,之后再去和教员沟通自己的想法,结合飞天经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当有效沟通,达成一致后,就可以把这些经验融合到神舟十三号任务的训练中去。

2021年3月31日翟志刚参加工效实验 孔方舟摄

翟志刚认为这才是一名老航天员该做的,才能在未来的飞行任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飞行。

“所以说,这么多年以来,面对这些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己已经无数次地完成过的这些训练,仍然要有像小学生一样的心态,谦虚谨慎,尊重、理解教员们,这是很重要的。”翟志刚说。

翟志刚对任务的理解和思考都非常的深入,他常常能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尤其在出舱训练方面,教员们经常把他的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供大家学习。

为了磨砺心性,在训练之余,翟志刚迷上了书法,在凝神静气之间,挥毫泼墨,修身养性,如今的他练得一手好字。在这次的任务中,翟志刚也带了笔墨砚纸,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太空作品!

翟志刚说:“伙伴给予一句鼓励、肯定的话,可能这种烦躁感立马就会消失。我带了很多影视剧视频到天上,还下载了很多歌曲,此外我还带了笔墨砚纸,条件允许还可以写毛笔字,这都可以调节烦躁。”

可亲可敬的邻家大哥

在神舟七号出舱活动中,翟志刚“宁可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决心展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水槽训练期间,翟志刚也遭遇了一次惊险。当时他已经沉到10米深的水下,气瓶漏气了。

此时迅速上升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现场监测的科研人员迅速紧张起来,立即指挥潜水员配合翟志刚出水。

在这样的紧张时刻,只见翟志刚沉着冷静,与潜水员交替共用一个气嘴,按规定缓慢游出水面。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训练负责人赶忙上前询问翟志刚“身体怎么样?”翟志刚自信地说道:“没问题,可以继续训练。”

如临深空—2021年8月25日翟志刚水下训练在机械臂上移动孔方舟摄

就这样,在更换新气瓶后, 翟志刚再一次沉到水下继续训练,并完成了当天全部训练内容。

此外,自带幽默细胞的东北人翟志刚还是个段子手,在神舟七号任务后,翟志刚接受采访是爆梗不断,被网友称为“宇宙级梗王”。

比如当被问到发射时是什么感觉,翟志刚笑称:“当时就像是有人从我后面咣的一脚,把我从正面踢到反面,完了之后我就悬在那了。”

回忆出舱时的心情:“一打开满眼蔚蓝,但紧接着低头一想觉得不对劲,外太空应该是黑色的,怎么是蓝色的呢?哦,原来这是地球。”……

但凡有他出现的场合都充满欢乐。跟翟志刚打交道的科研人员这么说。

队友王亚平评价说,从他那不仅能得到快乐,还能收获信心和正能量。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给予帮带,而且给予鼓励和肯定,大家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在太空执行出舱任务时,神舟十三号乘组作为地面支持岗进行观察。翟志刚发现,拆卸工作台和脚限制器这些大型设备时,由于太空失重的情况下无法固定身体,此时,一只手悬浮在空中,另一只手去操作设备,是很难操作的。

于是,翟志刚在出舱活动水下训练时,他就边训练边琢磨,怎样去克服这一难题?他就尝试着利用身边的扶手或环形扶手固定自己的脚或者相对手脚固定,再去插拔这些设备,顿觉效果不错。他做完之后,马上喊来乘组其他两人现场观摩和体验。

叶光富深有感触地说:“翟哥不仅是指令长,更像师傅一样,恨不得把他自己身上所有的本领都倾囊相授,他一遍遍地演示怎样摆放,用脚跟还是脚尖,怎样去操作 。”

对于这次任务的期待,翟志刚如此展望:“高高兴兴地飞出去,兢兢业业地飞行中,安安全全地飞回来。作为我们这个乘组,作为我个人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神十三任务完成好!”

 

(原标题:“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再出征,带了笔墨砚纸)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航 通讯员 占康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加强针”开打地区已涉全国过半省份,有你家吗?

今冬保供北京能力翻倍,唐山LNG接收站为京津冀过冬备足“底气”

“短鼻家族”长胖了,追象人讲述亚洲象迁徙背后的故事

神舟十三号16日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出征

胜利!全国高中风险区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