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邮差”曹玉胜:记住全国近3000个县市的地名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怕吃苦,只是不能糊里糊涂地吃苦,要少费力气,就得多找窍门。”——曹玉胜
上午9:50,距离北京开往福州的K645次列车发车还有40多分钟。此时,候车厅里的旅客们还在安静等待,而火车邮车车厢里的押运员曹玉胜正在忙碌地清点、交接着邮件。
邮车车厢前、后部是货仓区,中部设有工作间、休息间及洗漱间。押运员核点、登记、交接邮件、吃饭、休息、洗漱都在这不过20平方米的区域。每年,曹玉胜有一半多的时间都挤在这个颠簸的空间里,对上万袋邮件进行计数、勾核、堆码、复核。这一干,就是18年。
“也就是检查检查邮件,还能坐着火车一路看风景,一边工作一边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怀揣着对“诗和远方”的美好憧憬,2002年,19岁的曹玉胜来到北京市邮区中心局,成为一名火车邮件押运员。直到第一次出乘他才发现,这个工作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列车大站小站都要停,每停一站都要装卸邮件,车开以后还要按站序进行处理,如此循环,直到终点。邮件多到很难找到下脚的地方,一路上别说看风景,连按时吃饭都是很难的事。
当时,一条全国干线邮路全程运行30多个小时,大大小小交接站近20个,涉及到上千个县级以上的地名。押运员要清楚地了解每袋邮件所要交卸的局站,确保每一袋邮件迅速、准确地传递。邮仓里没有空调和暖气,冬天零下20℃滴水成冰,夏天高温50℃挥汗如雨。押运途中如果遇到突发暴雪路阻、塌方路毁、临时摘挂等特殊状况,押运员也一定要坚守邮政车厢,寸步不离,确保邮件安全。与曹玉胜一批来的人,有的当场就“吓跑”了,有的没干多久就辞职了,但曹玉胜坚持了下来。
京牡线上的K265/6次,是目前仅存的一条从北京始发北上的邮政押运线路,全程共有18个经停车站,折返时间长达80小时,折返里程约3500公里。这条艰苦的邮路,曹玉胜一跑就是11年。
近年来,随着铁路部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列车经停时间的缩短也考验着押运员处理邮件的业务能力。这要求每名押运员全面掌握业务知识,工作中保持实物运抵与信息数据全程实时匹配的状态。有一次在秦皇岛站,曹玉胜曾与同事仅用4分钟便完成了近200袋邮件的装卸、盘点工作。
2015年8月8日,十年内最强台风“苏迪罗”登陆莆田。那天,曹玉胜正带着班组成员执乘K46次福州至北京的邮政车。在站台接车时,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曹玉胜就全身湿透。在站台上忙碌了近5个小时后,曹玉胜和班组成员却接到了列车停运的通知。车厢外狂风暴雨,车厢内闷热难当,为了防止雨水倒灌车厢弄湿邮件,曹玉胜与班组成员在车厢内从晚上9点一直坚守到第二天晚上7点多,确保了邮件安全和人身安全,圆满完成了任务。
工作间隙,曹玉胜成百上千次地在废弃路单的背面描绘邮车经过的线路图,默写出每个交接站的经传关系,记住全国近3000个县市的地名。“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怕吃苦,只是不能糊里糊涂地吃苦,要少费力气,就得多找窍门。”也许每一种工匠精神,都是从这样朴素的逻辑开始的。
2011年,“曹玉胜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将自己的业务技术归纳整理,结合押运工种的作业特点,先后提出了“邮件总包堆码操作法”“三告知、三询问、两提升”等创新项目,有效促进了火车押运工作效率的提升。随着邮件信息化作业的逐渐普及,曹玉胜还带领创新工作组的成员在现代化通信技术上下功夫,通过科技手段整合现有项目,提出了“充分利用智能手机 打造数字型班组”的项目,使押运车队之间的沟通、学习更加便利。
曹玉胜家住平谷区,他需要在公交和地铁上倒腾好几个小时才能来到单位。为此,他常常天还没亮就出门。前不久,一个调至平谷区邮政分公司任机关干部的机会摆在曹玉胜面前,可他却拒绝了。“押运工作收入不高,长期在外出差,照顾不了家里,招人特别难,他能坚持下来特别不容易。”在同事们看来,曹玉胜的选择并不意外,“因为他一直是一个执着的人。”
18年来,曹玉胜累计随车行驶300多万公里,经手处理的总包邮件达100多万件,从未出现差错。对于他而言,变化着的是“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不断更新的荣誉,不变的是循环邮路上始终如一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