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舆论

“车让人走、人等车过”,结果卡壳了!建起人车交会“文明默契”

2021-09-15 10:58 北京日报 u063

随着“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斑马线前“车让人”渐成常态。记者走访中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在一些小路口,由于彼此之间过于谦让,不时出现“车让人走、人等车过”的小卡壳。

方非/北晚新视觉供图

一则小插曲,说明礼让渐成共识,但在行动中还没有形成高度默契。虽然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定义务,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车与人抢行却是路口通行的常态。如今专项行动重申基本通行秩序,“罚款+扣分”的双重处罚,对很多人的通行心理也是一种“破旧立新”。重新建立路口的人车通行秩序,不可避免有一个彼此磨合的必要阶段。

文明默契不会凭空产生,自有其内在养成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变化,需要经历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习惯养成中的心理演变过程,其实就是培养文明默契的基本路径。就拿“车让人”“人礼车”来说,在硬约束的倒逼下,司机逐渐学会守法礼让;在这种倒逼机制下,文明认同慢慢巩固,由习惯成自觉;待到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的默契也就涵养起来:无论什么时候,到了路口人车交会之际,自然是遵守交通信号,自然是机动车礼让行人,无须提示,不必犹豫,司机自然停驻,行人笃定迈步。

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就来源于在每处细节中涵养起的文明默契。有顶有盖的地方不抽烟,垃圾做好分类扔到位,乘坐公共交通要排队……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体现着宝贵的“他者意识”。而有了这样的默契,我们不仅能在有约束的场合“律己”,也会在没有明确规则的地方“慎独”,久而久之,就能达致公共文明的最高境界——“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相较于外部规范的倒逼引导,这种内心文明理念的涵养,更为根本持久,也更加广泛全面。

作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斑马线上涵养出的文明自觉,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到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期待道路交通各参与方内外兼修,不断涵养规则意识、文明默契,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谐的出行环境。

(原标题:建立起人车交会的“文明默契”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范荣

流程编辑:u063

分享到

北京路口早高峰摩托车频抢行,交警:礼让斑马线也是骑手们的义务

行人过马路因没被礼让,突然伸手吓司机,1分钟后被连踹三脚……

超暖!老奶奶深鞠躬致谢让行司机,过路口别人抢行一步你会让么?

超暖心!男子过马路行走缓慢 30多辆车同时礼让

小学生鞠躬致谢“车让人” 他说爸爸教他要感恩

脱帽鞠躬致谢车主 网友:这才是礼仪之邦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路口践行“礼让斑马线”:司机让行人 行人不闯灯

百分百礼让斑马线 承诺外更需约束力

“斑马线礼让行人”何需谬奖?

“反恐”二十年,美国走向大撕裂

强征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互联网平台越大越要讲规矩

联合国秘书长发出警告:新冠疫情是一记警钟,我们睡过头了!

“一条微博顶一年工资”,“塑料演员”扭曲行业标准,如何整治?

莆田疫情学校成新的破防点,敲响警钟!防疫不懈过好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