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时代”婴幼儿托育引焦虑,如何规范推进社会化育儿?完善规则最重要
随着“三孩时代”到来,育儿话题愈发火热。其中,“谁来带孩子”,尤其是谁来照看三岁以下的“小奶娃”,屡屡引发争论,婴幼儿托育正成为许多年轻夫妇的焦虑来源。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事实上,无论一孩、二孩还是三孩,“带娃”难题始终困扰着很多双职工家庭。考虑到现实状况,夫妻一人放弃工作、全职带娃的仍是少数,多数人家依赖的还是隔辈抚养,但这往往面临老人体力精力不济、新老育儿理念冲突等矛盾。而完全依靠保姆看护孩子,许多人又觉得不太放心不太稳定。再看市面上的托育机构,要么“小、散、乱”让人望而却步,要么拒收低龄婴幼儿,要么价格高企非一般工薪家庭所能承受。种种方案,都有颇多令人纠结之处。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目前,我国3岁以下的婴幼儿人数已超过4700万,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宁幸福。此前,相关部门已明确表态,“十四五”期间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由1.8个提高到4.5个。可以说,政策导向非常清晰。
但推进社会化育儿,还有大量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号召企事业单位开办托育机构,场地应有什么标准、人员应经过哪些审核,准入者将得到怎样的政策扶持?低龄婴幼儿托育责任重大,很多权责细则都要及时讲清楚,有监管、有标准、有支持,才能让参与企业和广大家长都有明确预期。
当然,正如养育孩子需要“静待花开”,良好的社会化育儿生态也是一个缓慢发育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指政策完善和效益释放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社会心态、育儿习惯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在传统观念看来,“小奶娃”不好带,也不舍得送到机构带。引导社会化育儿走向正轨,最重要的是在完善规则、规范市场的基础上让各方逐渐建立信任。投入其中的企业,一定要踏踏实实把托育做成良心事业,不能有赚快钱、对付事的心态。
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后顾无忧,为人父母者才能心无所累、轻装上阵,社会发展才能更加蓬勃有力。
(原标题:办好社会化育儿这件大事)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汤华臻
流程编辑:u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