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追山羊玩儿,监测人员急出汗……象踪为何如此难测?
昨天20时至今天10时,备受关注的云南北上象群持续向南行进,在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橄榄甸村山林地活动。前方两个监测团队无人机随时处于备飞状态,搜寻定位象群位置。到目前,象群向南移动直线距离约8.7公里。
另外,一头独象离群已经18天了,目前位于象群东北方向,与象群直线距离32.5公里,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林地内小范围活动。
象踪难测 主要面临“三大难”
监测象群行踪主要有以下三大难点。
一、转场之难
无人机和象群之间要始终保持500米之内的高度差,才能进行有效监测,因此监测小组要经常改变监测地点,也就是进行转场。由于带有车辆和设备,监测小组常需要绕行十多公里甚至二十公里的山路。
二、观测之难
一旦象群进入密林,无人机的信号就会变差,手机短信在那里有时都发不出去。再加上遇到下雨天气,无人机根本无法起飞,观测十分困难。
三、预判之难
大范围来看,象群向南还是向北很难判断;小范围来看,他们什么时候上山、什么时候下山、什么时候出林子,也很难预判。
象群进入深山密林 一度“失联”
为了监测野象群的动向,前方指挥部一直采取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方式,但是象群似乎也知道人类在关注着它,跟监测人员玩起了捉迷藏,昨天下午,象群走到密林深处后,曾一度消失在监测人员的视线中。
无人机与象群的之间的高度差要控制在500米之内,才可以进行监测。上午,象群一直在爬山,负责监测的无人机团队只能再次专场。
而在指挥部,乡里林业队的工作人员也被组织起来,他们将负责对象群进行地面追踪。
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工作人员 张学尧:如果无人机不能及时发现象群,他们就跟这边联系,告诉这边位置,无人机再去抓拍。他们整个队伍是有20人,十个人一组,分散开来。 这些都是巡乡护林员,他们也参与过这样的巡乡活动,会对地形比较熟悉。对于沟壑,哪里有小径、近路,他们也比较了解,能保证人象安全距离。
几经周折,无人机团队到达半山腰,刚选择好一个合适的监测点,但新情况又发生了。
象群进入深山,树林密度太大,信号也不太好,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断断续续,让监测工作很难进行。
就在无人机团队一筹莫展的时候,地面搜寻队伍找到了象群。
虽然说大象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但是一旦躲进了森林里,找它们也像“大海捞针”一般,没有好眼力,真的监测不了它们的活动。
总台央视记者 朱慧容:找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在干嘛?
玉溪公安局无人机监测团队 李仁培:追羊。象排成一字队形,羊漫山遍野跑,羊怕有一两百只,黑的白的都有,然后一溜烟往下跑,那动作太好看了。太紧张了!为了找象,赶紧把飞机拿出来就飞,就忘了插卡(录视频)了。
监测人员急得满头大汗,原来象群跑去追山羊玩儿了,还好有惊无险,象群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
(原标题:大象追山羊玩儿,监测人员急出汗……象踪为何如此难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 :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