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龙头企业如何看待碳中和?三大趋势明显
今天,在施耐德电气2021“推动可持续 · 加速数字化”云端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出席并解读了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如何寻求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碳中和目标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调,同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对此,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携手《经济观察报》,对百余家头部企业开展了相关调研。在此次峰会上,熊宜发布了调研报告,并分享了调研结果。熊宜表示,这次调查有非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果,总结起来有三大趋势。
首先,被调查企业对碳中和目标态度普遍积极,过半企业希望未来成为行业减碳先锋。
“ 88%的企业计划在五年内达到行业中上水平,过半企业表示要做行业的减碳先锋,且超过四成企业已经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 熊宜表示,考虑到碳中和目标去年九月才提出,这也显示了头部企业相当强的执行力。这种积极态度,与企业已具备一定节能减碳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同时,在询问“您的企业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实现减碳”时,只有9%的企业表示将通过使用碳抵消这种被动方式来实现,大部分企业都将采取非常积极的方式。其中,三种方式最受欢迎,分别是:节能——近7成企业选择、设立一套可持续的能源体系长期规划——近65%企业选择、借助能源替代(如煤改电、煤改气,使用风能光能等)——47%企业选择。
企业总体上比较积极对待碳中和的挑战,除了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以外,多数企业认为,企业迈向碳中和及践行可持续发展,能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根据调查,在碳治理投资实现的产出方面,社会责任和监管需求还是前两大要素,分别占82%和56%。“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超过5成企业认为践行可持续发展,会带来成本降低。”熊宜表示,“这就意味着践行可持续发展除了带来社会效益外,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另外,根据上述调查,中短期有37%的企业表示会承受来自碳中和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挑战当中,来自供应链的挑战比较明显,担心或者观察到压力的占到了75%。“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由于碳中和是全国甚至全球趋势,企业也面临来自供应链的挑战。”熊宜表示。
其次,在推动低碳目标规划的过程中,近8成企业需要外部协作。其中,政策和伙伴协作是企业减碳过程中最需要的支持。
熊宜表示,根据调查,超过79%的企业在推动低碳目标规划的过程中,表示需要结合自身能力和外部资源来共同实现碳治理的目标,完全认为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企业占比不到21%。
其中,政策和伙伴协作是企业减碳过程中最需要的支持。其中,近9成受访企业选择了政策和配套;超过八成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其中67 %的受访企业选择了产业协同发展。
在寻求伙伴协作的过程中,企业也希望能得到多方面的咨询。根据调查,近8成企业希望得到政策和企业低碳目标方面的咨询、76%的企业希望获得企业低碳目标规划咨询、65%的企业希望得到碳排放量及披露相关的咨询。“这说明,碳中和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包括政策、产业链、技术、第三方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协同配合。”熊宜表示。
再次,技术和创新是企业迈向碳中和的关键动力。
在调查什么是促进可持续、碳中和目标的内外部关键因素时,结果显示了趋同性。外部因素中,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有9成企业认为是政府政策和监管因素。此外,67%以上的企业选择了新技术的出现。
从企业内部因素来看,技术和创新依旧是企业迈向碳中和的关键因素。在具体实践中,被调查企业认为技术能力是首要的,其占比达到85 %以上;其次是研发和人才,约占70%。
而在创新技术中,数字化技术最为关键,94%的企业愿意把数字化用于企业的碳治理。这是因为多数企业意识到了数字化的价值。近九成企业表示数字化能实现能源优化,69%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碳资产管理,实现成本优化;67%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碳追踪工具,生成碳报告;60 %的受访者选择通过预测性方案,实现投资风险预测与控制。
“数字化是当下企业减碳的最佳手段。”熊宜介绍说,数字化不仅提供了能源消费衡量和分析的基础,且通过各种系统融合,促进效率的提升和新能源的发展,进而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此外,企业除了关注中短期的低碳转型策略外,也同时在考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根据上述调查,近65%的企业选择可持续的能源管理长期规划。“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一个创新、升级和转型的长期过程。”熊宜表示,“企业唯有顺应时代,主动求变,持续创新,加强协作共享,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