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电一核电站被禁止运营,硬排核废水暴露了多少自私?
当地时间14日,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作出正式决定,事实上禁止东京电力柏崎刈羽核电站继续运营。东京电力公司将不能再向该核电站运输和装填燃料。
柏崎刈羽核电站
延伸阅读
日本硬排核废水暴露了多少自私
当地时间4月13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在国内反对和抗议声浪不断,周边国家批评和交涉不绝,国际社会担忧及警告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为何依然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表面上看,这依然属于“3·11大震灾”的后遗症。虽然10年过去,但严重核泄漏带给日本国家及社会的创伤迟迟未见愈合,避难民众迄今有家难回等后遗症还在发酵,尤其是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产生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伤害,日本相关产业遭受重创就是明证。但深层来看,日本政府不听规劝、一意孤行,更有着深层的利益考量。换言之,倘若核废水真如其所标榜的“净化程度符合国际排放标准”“水质只是比饮料水平低一些而已”,又何必如此大费周折,非要得罪周边国家?直接煮沸蒸发或灌溉农地不也可以吗?自家的渔业联合会又为什么拼命反对排放呢?这些无法自圆其说的说辞,更加让人思考如下的诸多疑问。
其一,单纯追求留有隐患的低成本处理是否合理?日本政府内部一直认为向海洋排放核废水比较现实,无非是看中了其简便易行且省钱的好处。或许在政府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日本舍不得拿出更多钱,用于偿还多年隐瞒欠下的债,又或许在不断发展军备过程中,想“省点钱”用在“刀刃上”。只不过,世界凭什么要为这样的“一己之私”埋单?更何况,福岛核电站废炉处理在理论上还有长达四十多年的作业周期,新产生的核废水,还要隔三差五接着排吗?
其二,不顾周边国家切身利益的排放是否妥当?时至今日,人类已进入海洋合作时代,日本此举是否顾及了海洋生物多样化的蓝海魅力,是否考量了中俄韩朝等近邻国家的切身诉求,是否顾及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加等国民众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排放核废水,与往邻居家的鱼塘倾倒慢性毒液没什么两样。而且,硬为自私之举拗“促进灾区复兴”的造型,怕也是太小看了福岛县灾区民众发出的反对吼声。
其三,个别西方国家选择性忽视的做法是否合适?在这一事件中,颇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周边国家排山倒海般的质疑和抗议,美国却公开支持日本决定,称此符合全球公认核安全标准,动辄挥舞人权大棒“打抱不平”的西方媒体虽有发声,却鲜有“批评”之味,善于拿环保说事的各类组织代言人更是“不知所踪”。或许这是某种价值观上的双标,又或许是阵营利益上的“装瞎”,但却以某种辣眼的方式,让世人更加看清西式所谓“人权”价值的虚伪。
在处理核废水的选择上,日本需要取得本国民众的谅解及配合,需要向国际社会提供具有透明性的决策依据、具有说服力的科学数据说明,需要邀请当事国代表参与决策过程,而且,还应当出台相应的对国内外民众的补偿机制。否则不管以什么大义名分向海洋排放,都只是暴露了极度自私自利的嘴脸,反映出作为区域大国恪守国际责任的徒有虚名。
(日本东电一核电站被禁止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