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银发消费”专为老年人开直播专场,专家提示:监管应更严

2021-02-22 11:22 北京日报客户端 u007

“大家看一看啊,这一整只的香酥鸭,我从盒里拿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闻着里面的香味了。”伴随着主播绘声绘色的讲解,手机屏幕前的孙阿姨第一次感受到了看直播带货的乐趣。现如今,看直播买东西已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开始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购物。

但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对产品宣传的分辨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一旦遭遇“货不对版”,很可能在退款或维权时遭遇障碍。专家提示,直播平台应该加强对直播带货间的监管,也应该为老年人开辟更加流畅的售后服务渠道。

新渠道

老字号入驻网络直播间

“本来以为看直播买东西是年轻人爱干的事,没想到我也参与了一回,还挺有意思。”已经退休的孙阿姨,前段时间受朋友的推荐,在网上看了一场以“银发消费”为主题的直播带货活动。“人家告诉我几点开始,我就拿着手机等着,到点了一扫二维码,就进直播间了。”

这场活动,是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北京迎春消费月”的其中一个环节。活动当天,有8家餐饮、养老等领域的企业入驻直播间,带来了40多款经过精心挑选,专门为老人群体所准备的产品。

“在餐饮方面,我们上架的都是同春园、同和居、马凯这样老字号餐厅的菜品,很受老人欢迎。下单后可以自行到店取货,在配送范围内的还可以预约送货到家,非常方便。”带货活动的负责人介绍,参与活动的企业,都提前对老年人的偏好做过调研,比如旅行社上架的都是老年人比较喜欢的线路,有些还加上了康养元素。“因为现在还有疫情,这些旅游产品都设置了比较长的有效期,老人买了之后可以先囤着,之后再用。”

“做这次直播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疫情改变了不少老人的消费方式。”活动负责人表示,以前老人比较习惯在线下买东西,但因为疫情时期在家的时间增多,很多老人闲来没事,也逐渐学会了网上购物。而选择直播这一形式,是为了让主播能更好地对产品进行讲解,方便老人挑选。

银发消费直播活动现场,餐饮企业的大厨前来推销菜品

直播的另一好处,就是观众能和主播一起互动。孙阿姨在看直播时,因为没听清楚主播的介绍,就在直播间发了人生中第一条弹幕进行询问。主播还真的看到了这条弹幕,解答了孙阿姨的问题,这也让她感觉“很受重视”。

看着主播在直播间里口干舌燥地介绍着产品,孙阿姨总觉得应该买点东西捧捧场。比对来比对去,她最终下单买了一份酱牛肉熟食。“其实是因为这个比较便宜。第一次参与,咱也别一下子买太贵的。”原本孙阿姨还想参与直播间里的1元秒杀活动,但因为系统操作得还不熟练,最终没能抢上。

第一次参与直播购物,孙阿姨感觉乐在其中。但在她看来,既然直播会有像她这样的老人观看,主播在介绍时也应该更注重老人的习惯。“说话的声音还是应该再大一点,语速再慢一点。”另外,这场直播总共持续了3个小时的时间,孙阿姨只断断续续地看了其中1个小时左右,“东西有些太多了,没法从头看到尾。如果能精简一些,分成好几场来卖会更好一点。”

新特点

早十点直播老人最欢迎

与第一次参与直播购物的孙阿姨不同,家住草厂四条的丁阿姨显然对这种购物方式更为熟悉。2020年3月,她手机里的诚和敬养老驿站微信群发布了一条直播带货开播的消息,闲来无事的丁阿姨便点击链接看了看。“哟,这不是小刘站长吗?”平时经常在驿站见到的站长刘宝三一下子变成了带货主播,丁阿姨觉得很新鲜。因为直播里卖的东西挺合自己的口味,在那之后,丁阿姨逐渐成为了直播间的忠实观众,也经常对喜爱的产品下单。

丁阿姨还记得,她第一次看直播时,就在主播的推荐下买了一份羊蝎子半成品,在家做了之后还获得了家里人的称赞。“其实做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把肉和料包一起倒进锅里就行。如果是自己买肉炖,还得头疼买什么配料,太麻烦了。”

像这样的“硬菜”半成品,丁阿姨此前逛超市时很少会留意。“主要是不熟悉,怕买回来不会做。”但在看直播的过程中,主播一直在强调产品“烹调方法简单”,这才让丁阿姨有了买一份试试的想法,结果犹如“打开了新世界”。

63岁的丁阿姨是胡同的小巷管家,也一个热心肠的人。自己买到好东西了,她也乐意去给别人推荐。有的邻居年纪大,不会用手机,她就把直播带货的事情解释给人家听,还真有好几个邻居愿意让她帮忙代买。就这样,丁阿姨有时看直播会下好几单,既是给自己买,也是帮其他人买。

有几次,丁阿姨要在胡同里坐岗值班。没什么事时,她还会打开手机瞧两眼直播。一旁有老街坊看见了“新鲜玩意”上前询问,丁阿姨就会把看直播的方法教给对方。丁阿姨成了直播的宣传员,发展出了好些个新观众。

诚和敬养老驿站的直播带货,已经做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既是带货主播、又是诚和敬驿站草厂站站长的刘宝三表示,去年3月正好是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很多老人不便去超市、菜市场,公司想到了开通线上渠道方便老人买一些生活必需品。而之所以会采用直播带货的形式,是认为这样既能给老人讲清楚又能拉近和老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也证明,老人对我们的直播还是很认可的,我们也有了一批比较固定的受众群体。”

现在很多直播带货都会开在电商或短视频平台,但这些平台,老人并不一定常用。经过多方查找,刘宝三和同事发现微信就有一个可以做直播带货的小程序,“很多老人还是会用微信的,在微信群里点链接就能进直播间,不会跳转到其他App,更简洁一些。”

做直播的过程中,驿站也在不断根据老人的提出的建议进行着改善。“比如直播开始时间,一开始是八点半,有老人觉得太早了。后来调到下午和晚上,老人们又有别的事要干。”最终,公司把直播时间定在了早上十点,这时正好是老人外出遛弯回来,在家比较清闲的时间,更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

新建议

给老人“带货”监管应更严

其实在看驿站的直播带货之前,丁阿姨就有过一次直播购物的经历,但结果却很不顺利。当时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丁阿姨无意间点进了一个卖衣服的直播间,听着主播天花乱坠地夸赞手上的“真丝衣”,丁阿姨有些心动,最终付款买了一件。可到货之后,丁阿姨才发现衣服根本不是真丝材质,而是普通的棉织物,这让她感觉受了骗。

更让丁阿姨生气的是,后来她找到直播间客服想要退款时,却总是联系不上人。好不容易找到人了,客服却屡屡跟她扯皮。“他们一口咬定衣服就是真丝的,这我还能分不出来吗?”气不过的丁阿姨,还跑到直播间里发弹幕说主播“坑骗老人”,劝其他人不要上当,结果还被主播禁了言。再后来,丁阿姨甚至发现这个直播间都没有了。“没准是捞一波捞够了,跑了。”

正因为这次伤心的经历,丁阿姨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信任直播带货。直到家门口的驿站开起了直播,她才决定再试一试。“毕竟驿站的人我都认识,还是比较信任的。如果连他们都卖假货,那我就再也不买了。”好在,驿站并没有辜负丁阿姨的期望,她之后的购物都比较顺利。

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目前随着看直播购物的老人越来越多,有一些主播和厂商开始瞄准了这一点,推出一些面向老人的直播带货。但因为老年人对于产品宣传的辨别力比较低,这样的直播更应该着重受到直播平台的监管。“首先平台应该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审核机制,一些明显带有虚假宣传性质的直播间,就不能让其通过上线。另外在投诉方式上,考虑到老人用手机打字沟通的难度,平台也应该给老年人开辟电话热线这样更加方便的渠道,不能只靠在线客服。如果老人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纠纷,证实是直播间的问题,平台应该督促带货方尽到赔偿责任,维护老年消费者的权益。”

(原标题:专门为老年人开的直播专场,这回能放心下单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莫凡美编 宋溪

分享到

疫情下公共签字笔安全吗?记者收集6类场所的笔送检,结果出来了

老人拒绝保姆有这三大主因,晚辈应帮助老人共同度过心理波动期

“北京奶奶”年近八旬义务辅导留守儿童,一起帮帮“小课桌”!

北京二环外这两栋楼拆了!一年半后老住户回归,户型将变成这样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满五年,二孩家庭养育心态也在悄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