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亡羊补牢”也好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有些人对此持不同看法,但大多数人都深表认同,有家长甚至觉得教育部措辞应该用“禁止”而非“原则上不得”。面对鱼龙混杂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很多生活已被手机绑架的成年人,都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成了“手机控”。
其实,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并不算新规。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已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教育部重申这一规定,恰恰说明要彻底改变中小学生在校园过度使用手机的局面并非易事。
事实上,已有不少国家明确立法禁止未成年人携带手机进校园。比如,法国自2018年9月秋季学期起,禁止3至15岁的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澳大利亚不少公立小学实施手机禁令,以减少网络欺凌和学生不必要的分心。尽管我国还未对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问题立法,但这些年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都有相关讨论。
虽然有一种意见认为,手机已成为很多家庭的“电子保姆”,深度嵌入孩子的娱乐、学习等方方面面,他们已很难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了。但冷静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些成年人将自己深陷其中的“信息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来说,与同学、家人、师长、大自然和真实社会生活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好的成长;阅读人类文明精华的书籍,才是最好的养分。手机,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并非“刚需”。
相反,放任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带来的恶果不胜枚举。比如,偷玩游戏、刷手机消遣,分散专注力;再比如,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孩子又缺少辨别能力,很容易被带偏;而在此前一些案例中,很多严重近视、睡眠障碍和身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学生,都有沉迷手机不可自拔的痛史……
手机当然不是洪水猛兽,使用手机也不会必然导致上述问题。但是,手机是一个工具,到底是掌握它还是被他奴役,对使用手机的人是巨大考验。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手机的潜在危害是现实的。我们不能等出现了严重问题,再后悔当初没有锁住“潘多拉魔盒”,那样的试错成本未免过于高昂。
要确保校园生活不被手机支配,也要努力戒除教学中的“手机依赖症”。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教育部也明确规定,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这样的配套要求是必要的,毕竟,不能一边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一边又让手机成教学和完成作业的工具。
当然,我们也不能指望“一禁就灵”。最管用的约束,是来自内心的认可。对于家长来说,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否则,恐怕会出现“校内不用,校外疯狂用”的问题,甚至使得一些未成年人为用手机绞尽脑汁,又带来新的问题,造成的伤害或许更大。
相关新闻
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教育部正式答复了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中小学生上学是否可以携带手机、老师是否可以使用手机布置作业等问题作出明确要求。《通知》强调:
●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 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 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原标题: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亡羊补牢”也好 | 每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