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高发期!浙江一女子睡醒发现一个离奇伤口,医生:需要植皮
冬天御寒,急召热水袋、暖宝宝等“御寒神器”护体!暖和是暖和了,可隐患也随之而来。台州椒江的罗女士就碰到这样的事,被热水袋烫了一下,才一元硬币大小创面,竟然严重到要植皮!
图文无关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医生说,每年冬季,他们都有碰到这样的低温烫伤患者,植皮的也不在少数。
小心,御寒神器成了“温暖炸弹”!
被热水袋悄悄地烫伤
台州椒江的陈女士(化名)某晚睡觉时在被窝里放了热水袋,第二天发现右脚有个地方隐隐作痛。她看了一下,痛的地方皮肤颜色有点红。
第二天晚上,发红处出现水疱,陈女士抹了烫伤药膏。本以为几天就能好的小烫伤,一个星期后开始化脓。
陈女士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烫伤处虽然看起来才指甲盖那么大,里面的深度却有0.5厘米。
正在住院治疗的罗女士(化名)也是睡觉时被热水袋烫伤,左腿前侧,一元硬币大小,伤口不停流脓水。医生每天给她换药,但一个月都无法愈合。罗女士无奈做了植皮手术,却因为伤处基础条件不好,移植的皮瓣没活下来。
台州市中心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汪乐介绍,入秋后,低温烫伤患者就开始明显增加,热水袋、暖宝宝、艾灸都是诱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当皮肤接触44℃以上的物体时,只要一二十秒就会被烫伤。”他说,这种烫伤大部分属于三度烫伤,热度已经损伤到皮肤全层,有时会伤及皮下的脂肪、肌肉和骨骼。
普通烫伤一般半个月能好,但三度烫伤无法自己愈合,如果不及时治疗,损伤会继续往里走。虽然创面只表现为一小块皮肤发红,但里面的化脓可能会越来越深,需要专业的烧伤科医生才能处理。
要重视低温烫伤
除了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也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因为身体基础条件差,烫伤后病情往往变得严重。
汪乐表示,大家对于低温烫伤的重视程度没有普通烫伤高,因为一般的热水、热汤烫伤,视觉冲击力大,而且创面面积一般较大,很快会出现水疱,所以就医比较及时。但低温烫伤常发生在不知不觉中,创面小,恶化也是悄无声息地隐藏在皮下,所以等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动辄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换药,甚至是手术治疗。
他提醒,不要让取暖设备长时间贴在身体某一个部位,这一点在睡觉时更要注意。人在入睡后可能长时间保持同一个体位,所以热水袋最好套个不会脱落的袋子,放得离身体远一点,暖宝宝绝对不要在睡觉时使用。
如果使用取暖设备后发现局部皮肤隐痛、发红、起水疱,请尽快到医院检查。最好不要自己挑破水疱,以免引起感染。
延伸阅读
冬季,预防低温烫伤很重要!
冬季,很多家长会在小孩的被子里放上热水袋或者是铺上电热毯,可是这些取暖神器一旦使用不当,直接接触孩子皮肤后,极易造成低温烫伤。
那么,什么是低温烫伤?如何有效地预防呢?
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烫伤,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皮肤温度的物体造成的慢性烫伤,比如45℃的低热物体接触皮肤30分钟以上,就有可能出现烫伤。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甚至我们在平时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设备表面发烫也可能造成皮肤烫伤。
这类烫伤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泡、发白,但实际可能损伤皮下组织和肌肉。对于患有糖尿病、中风的老人来说,烫伤易导致创面难以愈合,形成慢性溃疡,甚至严重者有植皮的风险。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使用热水袋,在热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老人和小孩睡着后,要帮他们把热水袋拿开。
低温烫伤后如何处理?
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脱离热源,迅速降温,建议冷水冲洗伤口,之后观察创面情况。如果出现水泡,或者创面明显较深、创面皮肤发白等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以下处理烫伤方式不可取
1.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涂抹牙膏无益处,还会增加创面恢复的难度。涂抹酱油会加重创面脱水、损伤。颜色掩盖创面,还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情况的判断。
2.烫伤后抹红药水或紫药水:药水是含2%红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剂,可用作杀菌剂,含重金属汞,且杀菌效果较差。紫药水会在烫伤创面结一层痂,导致创面情况被掩盖,药水的颜色也同样会影响烫伤创面的判断。
3.用冰块代替流动水冰敷:烫伤后的皮肤组织没有表皮保护,变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冻伤皮肤。
(原标题:浙江一女子睡醒发现一个离奇伤口!医生:正是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