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送突然腹痛难忍,一查竟是铅中毒!原因或与三餐吃外卖有关
最近,转入浙大杭州市一医院血液内科救治的28岁外卖小哥,让医护们感慨万千。小哥姓张,每天踩着饭点风驰电掣送外卖,一日三餐也靠外卖解决。没想到这个生活习惯,竟在不知不觉中害了自己。
送餐途中突然腹痛难忍
病因却迟迟难以确定
小张在送外卖已有三年,每天风驰电掣,一日三餐随便对付,赚着辛苦钱。
前两天他正在跑单,半路上,下腹部突然痛起来,还伴随着一阵阵的恶心。对于外卖行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小张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感觉疼痛不那么明显时,又骑上“电驴”继续狂奔。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当小张将这一单递到客户手中后,他又一次感受到了腹部的绞痛,同时腰部也隐隐痛起来。这次痛感明显强多了,他忍不住弯腰捂住了肚子。
“后面还有好几单要送呢。”小哥着急又痛苦,看看时间,强忍着腹痛,把剩下的几单送完后,支撑着走进当地医院急诊科。
此时的小张皮肤黄染,经过生化、胃镜等检查后,医生将他收治住院,初步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幽门管溃疡、中度贫血”。奇怪的是,经过抑酸护胃止血、退黄止痛、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小张的腹痛并没有明显缓解,恶心呕吐仍在持续。
病因迟迟难以确定,小张一家焦虑坏了,为求得进一步诊治,当地医院将他转送入浙大杭州市一医院。
抽丝剥茧确诊重度铅中毒
如此年轻的患者,症状又不典型,该如何着手救治?是先治疗腹痛,还是先纠正溶血性贫血呢?面对整日躺在病床上痛到翻滚的小张,以及苦苦哀求的家属,浙大杭州市一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况一时也被难住了。
常见的腹痛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全身性和局部性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局部脏器导致的疾病,比如阑尾炎、胆囊炎、消化道溃疡、胰腺炎等;除此之外还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腹痛,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敏性紫癜、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铅中毒等。
“这个外卖小哥的腹痛来得奇怪,症状又很重,但体征却很轻,腹部平软,甚至没有明确的压痛点,这种表现通常指向全身性疾病引发的腹痛。”陈况推测。
但一般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很少会引发腹痛,加上小张自身免疫疾病的多项检查结果都挺正常,会不会是铅中毒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陈况让小张做了一项简单的骨髓化验。果然,问题的症结一下子明朗了!原来小张的贫血和腹痛都由铅中毒导致,他血液中的血铅浓度为527ug/L,已处于重度铅中毒状态。
“中招”原因或与三餐吃外卖有关
铅是一种耐蚀的重有色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化工、电缆、蓄电池和放射性防护等工业部门。它的熔点低,可以迅速氧化成铅烟,很容易被吸入人体内。
“从流行病学上来看,最容易引起铅中毒的患者就是生产铅的工人,其次是与含铅制品接触的人,比如接触含铅玩具或含铅美容护肤品等,家装使用含铅的涂料也可能引发铅中毒。” 此外,陈况提到,某些地区的百姓喜欢用锡壶盛酒、煮酒,长期饮用可能引起铅中毒。
但小张从事外卖行业,不曾从事铅作业工作和暴露于铅污染环境,平时也没有用锡壶喝酒和服用中草药的习惯,重金属铅又是怎样进入他体内的呢?
陈况进一步追问病史,发现了蛛丝马迹。原来,小张得益于工作“优势”,平时一日三餐都吃着外卖,尤其偏好“色香味俱全”、一看就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
“近年来一些新闻也频频报道,某些不良商家用重金属超标的‘地沟油’和工业色素加工食物,其中铅污染物的含量远远超过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甚至外卖食物中所带的一次性竹筷也能检测出铅。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小哥会生病了。” 陈况说。
他建议老百姓,平时少吃外卖,点单时应该选择有营业资质、卫生条件好的商家,不可贪图便宜。一旦出现腹痛等不适,切不可抱着忍一忍的想法,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检查。
延伸阅读:
五个月大宝宝铅中毒 一查原来是老家偏方惹祸
2020年6月,广东揭阳小陈的二宝有夜惊、食欲不振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铅中毒所致。经过排查,原来是潮汕老家来“偏方”让孩子“中毒”。近日复检时,宝宝血铅指标已经回到正常范围。
5个月宝宝吃不好睡不好
一查铅超标2倍!
小陈来自广东揭阳,现住在深圳龙华,他的二宝5个月大。有一阵子,宝宝突然食欲减退。一瓶奶常常吃一半倒一半。
不仅吃奶难,宝宝还异常好动。无论谁哄谁抱,他都很不安分,一直扭来扭去。最让人崩溃的是,晚上宝宝频繁惊醒,有时一晚上要醒10多次。
眼看着宝宝日渐消瘦,全家人都很揪心。无奈之下,小陈带着宝宝来到深圳一医院检查。
这一查,竟然发现血铅超标!“你家孩子的情况,属于铅中毒”。拿到检查单后,小陈整个人都不好了。报告结果显示,宝宝血液中铅含量高达209 μg/L(微克/升,正常范围在0~100 μg/L之间)这意味着,孩子血铅值已超正常值上限1倍。
治疗半月后铅含量不降反升
肝功能也受损
治疗半个月后,宝宝又做了一次检查。奇怪的是,他的全血铅含量不降反升,竟然达到了330ug/L!医生诊断:宝宝不仅有铅中毒,肝功能也受损了。
然而,要想排铅,首先就要切断铅的来源。在医生的指导下,小陈从宝宝接触的每一件东西逐个排查,然而结果显示铅含量均为0,水没有问题。
潮汕老家来“偏方”
让孩子“中毒”
在医生的再三追问下,小陈突然想起来,最近宝宝吃过一个“偏方”。
前不久,宝宝开始流口水,奶奶托人从潮汕老家搞来“偏方”。这些青黑色药粉用一个小瓶子装着,上面没有任何标签,看起来很神秘。
听老人说,用手指沾一点药粉,涂在宝宝的舌头上,就可以药到病除。老家那边的孩子,有不少都试过,据说还挺灵验。难道是偏方有问题?小陈将信将疑,把偏方也送去做了检测。结果发现:偏方的铅含量高得惊人。
找出铅中毒来源
切断铅输入,病就好治了
经过治疗,宝宝血铅指标明显下降。很快,他的吃奶量上去了,睡觉也踏实多了。不过,事情还没结束……
铅会依附在骨头、骨髓里。目前的治疗手段是血液排铅。当血液里超量的铅排掉后,过段时间,骨头、骨髓里的铅会进入到血液中。所以,治疗铅中毒要打持久战,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之后一年,小陈不敢怠慢,按时带宝宝复检,坚持排铅治疗。近日复检时,宝宝血铅指标已经回到了70 μg/L的正常范围。虽然身高、体重比其他宝宝差一点点,但总体发育还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