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CEO陈磊建言全国政协双周会:加速数字农业发展 破解农产品“销售难”
农产品销售,一头连着农民的生计,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消费。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仍然是一个“大年”,农民关心怎么才能把农货顺利卖出去,让丰产变丰收,全国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也高度关注怎么破解需求下降、部分市场关闭、物流受阻的突出难题。
10月15日,全国政协召开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为主题的第4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多位政协委员、专家、企业代表和国家部委相关负责人从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动以需定产、农产品市场监管、冷链物流建设、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扩大农产品消费、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协商,建言献策。
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数字化分级标准
据悉,新电商平台拼多多CEO陈磊作为惟一的特邀企业代表受邀参会。据《人民政协报》报道,陈磊表示,“农业的数字化水平滞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陈磊分析表示,我国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已达到36%,但农业只有8.2%。农业的数字化改造需要诸多设备和软件,但首先是需要既懂农业、也懂电商的数字农业“新农人”。
▲10月15日,拼多多CEO陈磊(前排发言者)作为惟一的特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培养数字农业电商人才、制订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等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建议。(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尤其今年疫情以来,线下转线上、外贸转内需的情况大大增加,农产品上行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在拼多多培育十万返乡新农人和刚刚宣布新一轮十万新农人培育计划的基础上,陈磊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资源倾斜,各头部电商平台专人专岗,构建政府、高校和电商平台等通力合作的新培养模式,破解‘销售难’的人才瓶颈。”
针对“大国小农”国情下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难题,陈磊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推动建立有公信力的分类分级农产品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做好标准实施的落地工作,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农产品,更好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创新“农地云拼”,破解农业“小散弱”难题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民革中央围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先后赴青海、四川、广东、重庆等地开展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农产品销售难归根结底是农业“小散弱”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与民革中央的调研结果相呼应,陈磊在发言中介绍了拼多多如何通过探索创新的“农地云拼”模式,破解农业“小散弱”难题。在该模式下,拼多多发挥大数据和分布式人工智能优势,将消费端分散、不确定的需求,归集成集中、确定的需求,推动产地直发,帮助小农户直连全国大市场。
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指出,“农民‘卖难’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需失衡,供给与需求不完全适应。”他认为,以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按需生产是打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循环的重要任务和缓解农民“卖难”的重要抓手。
陈磊表示,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可以将需求传导给供给端,缓解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销脱节。由于这个模式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民脱贫攻坚,拼多多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荣获了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据悉,在“农地云拼”的推动下,拼多多2019年的农产品成交额达到1364亿元,超过平台年度成交总额的13%,远高于3%左右的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一季度,平台新增涉农店铺27万家,已100%覆盖全国的县级行政区。
▲拼多多通过创新的“农地云拼”模式,将消费端分散、不确定的需求,归集成集中、确定的需求,推动产地直发,帮助小农户直连全国大市场,有效破解了农业“小散弱”难题。(穆功 摄)
今年以来,以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在抗疫助农的过程中表现亮眼,但目前,农村电商发展仍然存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等“拦路虎”。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上行的市场规模,推动农业种植、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革新,近期,拼多多正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大力推进“多多买菜”业务,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重量级地投入冷库、生鲜冷链物流等基础体系的建设。
陈磊表示,农产品上行是拼多多的创立根基和战略核心。目前,平台每天产生的包裹数超过7000 万个,约占全国物流快递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涉农包裹。在此基础上,拼多多将持续重投入、深度创新,以解决农业产业现有问题为导向,全力投身对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为探索一条“大国小农”与高速城市化国情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