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要跟上预约消费热度,供需两端可高效匹配
据本报报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北京很多场所都需要提前预约,甚至只接待预约客人。对市民来说,最好记着预约这事儿,不然很容易赶不上趟。
王金辉 制图
预约消费,能避免聚集扎堆风险,同时也能提高办事效率。比如预约买票去公园游玩,去医院看病预约挂号,都不用再焦心排大队。去图书馆、博物馆提前预约,也不用担心有没有座位、会不会人流拥挤。一些银行、理发店、健身房、餐厅也实行预约制,让消费者远离坐等排位的烦恼。在实行预约制的一些地方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更是充分享受到了立即就办的便捷。
因此,市民养成办事先预约的习惯,确是大势所趋。随着预约消费常态化,预约渠道的畅通便利、预约服务的人性化和精细化,显得尤为重要。
不少市民都已经知晓出门办事先预约,但是,也不时遇到一些尴尬。比如预约渠道不够清晰规范,面对小程序、APP、网站、电话等多种预约方式,不少市民摸不到规律,更不用提对信息应用、移动支付不太熟悉的老年人。专家建议,为了方便消费者,应考虑建立相对统一的预约平台。这样,市民们“预约有道”,更有益于预约习惯的养成,也更能提升预约办事的效率。
预约渠道没问题,预约之后更不应该出问题。预约消费,意味着供需两端高效匹配,所以更精细、更人性化的服务不可或缺。比如一些患者预约挂号后按分配时段就诊时,发现到了医院还要遵循先到先看的老例,还是得排队等待。又如一些服务平台,不付费不能查看预约空档,或者付费后不能取消预约。此外,一些公共场所预约缺乏人性化的服务与指导,老年人得不到相应照顾。这些服务问题不改进,市民们预约办事,也就不会顺畅,自然会消解预约消费的热情。
预约消费,可以让公众告别饱受诟病的“过载模式”。预约服务的质量,一定要跟上公众预约消费的热情,这样才能让公众更快适应预约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让城市的运转更有序、更高效、更智慧。
原标题: 服务质量要跟上预约消费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