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条路太神了!暴雨中“全盲”开车不用驾驶员
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中,视线会被不断冲刷下来的雨水遮挡,自动驾驶车辆依赖的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精度也会显著下降,几乎相当于全盲开车。这个时候,自动驾驶车还能风雨无阻地行驶吗?在汛期中的北京,位于顺义北小营的5G路段上运营的车路协同系统给出了答案——能,而且很稳。
驾驶座上,自动驾驶车的安全员双手离开方向盘,他所在的自动驾驶车行在暴雨中行进。
“为了体现极端天气中车路协同对自动驾驶的引导作用,运行车辆在安全员的监管下关闭雨刷,保持自动驾驶。”北小营5G车路协同道路整体落地解决方案提供方蘑菇车联技术人员介绍。
近日,位于北京顺义北小营的5G路段遭遇了多场暴雨。这段车路协同示范路段全长 7.2公里,混合了大货车、小汽车、临时路障、非机动车和行人,是典型的混合式交通场景。汛期期间,其中一场暴雨为二级橙色预警等级,强降雨量达到148.8毫米,低洼地区的积水最高有30厘米,部分路段还有植被覆盖遮蔽了车道线。
在从单一车辆的视角看,在这样的暴雨极端天气里,作为自动驾驶车“眼睛”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近乎“全盲”,然而,运行车辆最终仍然在暴雨中安全顺畅地完成了无保护左转、严重积水通行、逆向绕行避障、复杂场景会车等高难度自动驾驶。
基于车路协同的360度无盲点感知、每秒百万级全量数据计算、97%+的预测精度,是自动驾驶车“风雨无阻”的背后保障。
据了解,暴雨对自动驾驶最大的挑战在于车辆自身的感知系统几近失灵。摄像头在90%以上的时间无法采集数据,激光雷达会产生异常折射,对物体的形状、位置和质地不能精确判断,因此也无法提供可靠的感知数据。
好在,基于车路协同的技术路径赋予了车辆360度的感知能力,即便极端天气下,车辆也不会“失明”、“失聪”。
“路侧摄像头的架设位置高,布设了遮挡防护,并且视角为俯视,暴雨对其摄像头的识别干扰几乎为零,不仅看得更多,还能看得远,更看得清。”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车与路的协同,智能路侧设备识别到的交通信息数据,如车道线、障碍物、行人等信息被发送到车辆上,如同让全盲的人重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其次,智能感知系统中的高精定位对车辆稳定行驶起到了保障作用。在顺义小营镇运营的这一系统,高精度定位模块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在全天候环境下定位精度小于10厘米。
雨中暂时性全盲的车辆能够“耳听八方”,还得益于通信技术的保障。由于光照、角度、雨雪、遮挡等各种条件限制,车辆端传感器识别信号灯状态的准确性很难保证,通过车辆与路端设备建立通讯,可以直接获得信号灯当前状态和信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