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英烈捐躯 义僧相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爱国将领赵登禹与佟麟阁率部指挥驻守南苑,英勇抗击日寇。
作者:户力平
赵登禹,字舜臣,生于1898年,山东省菏泽县人。1914年在冯玉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入伍。1933年长城抗战时任第二十九军一零九旅旅长,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四昼夜,英勇杀敌。因战功升任一三二师师长。
南苑大红门旧照
1937年7月28日,日军调集重兵并动用三十多架飞机向二十九军阵地发起猛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方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此时,赵登禹亲自率卫士三十余人,指挥二十九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进行激烈的厮杀。这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日军窥出赵登禹准备退到大红门的意图,抢先一步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了机枪,以火力封锁道路。为激励将士,赵登禹乘坐车子指挥部队向大红门方向撤退,不幸的是,当车子行到大红门附近的御河桥时,车子炸毁,赵登禹身受重伤,警卫劝其立即撤退到安全地方,赵登禹不肯,反而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临终时,他对流泪的卫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还有我的老母,你去对老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当时,赵登禹年仅三十九岁。
有关赵登禹殉难的具体地点,说法不一。一说在大红门以西的黄亭子附近,二说在大红门附近的天罗庄,三说在大红门附近的御河桥。大红门原是皇家苑囿南海子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民国时尚存遗迹,但附近已为大面积农田。
据赵登禹的女儿赵学芬在《爱国、爱民、爱家的赵登禹将军》一文中回忆:赵登禹牺牲后,由于形势紧迫,随行卫兵临时把他的遗体掩埋在青纱帐中后,然后向北平方向撤去。南城龙泉寺的方丈闻知赵登禹殉难后,便带领四名僧人连夜出城,在大红门附近的高粱地中寻得烈士遗体,抬回寺内装殓。为避开日寇耳目,将灵柩隐藏在寺中八年之久。
龙泉寺位于陶然亭附近,始建于元代,明成化九年(1473年)改建,清康熙年间重建,寺内原有龙泉井,水味甘甜,故名龙泉寺,该寺历来以多有善举而著称。
龙泉寺方丈在寻找赵登禹遗体时,费尽了一番周折。当时大红门外多为庄稼地,七八月正是庄稼长势最旺盛的时节,漫漫青纱帐,一眼望不到边。而刚刚经过一场激战,不少庄稼被毁。方丈带领四个僧人在几块玉米地、高粱地里寻找了半夜,未见赵登禹的浅葬之地。直到后半夜,才在一个高粱地的高坡处发现一片松软且凸起的湿土,于是在此发掘,终于在三尺深的土里,发现了赵登禹遗体。他们将其轻轻抬出,然后简单清理了一下,便用一副芦席将烈士卷收其中,抬回了龙泉寺进行清洗,最后放在一口普通的棺木中,并用几道大漆密封住,藏匿于寺中,当时也不敢标明真实姓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赵登禹将军的家人经过多方寻找,才知道赵登禹尸体隐藏在陶然亭龙泉寺内。赵登禹年仅10岁的女儿赵学芬特意到龙泉寺祭奠,并拜见方丈,向僧人致谢。老方丈安慰她说:“你父亲是为抗击侵略者阵亡,他的英灵永远不会死去。”
因赵登禹生前说过“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的誓言,1946年7月28日,京城各界在中山公园举行公祭大会后,赵登禹灵柩于次日由龙泉寺起灵,运至卢沟桥以东2公里处的西道口山坡上安葬。同年7月31日,国民政府追认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1月25日,当时的北平市长何思源签发了《府秘字第729号训令》,将市区的三条道路以抗日名将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命名,其中将西城中北部的北沟沿命名为“赵登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