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详解二季度经济较快恢复原因,疫情未伤及中国经济基本面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季度中国经济被迫“深蹲”,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随着复工复产推进,GDP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长3.2%,超出不少专家和机构预期。出现这种好转态势的原因是什么?
王金辉 制图
对此,国家发改委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进行了解读。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总的来看,虽然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冲击,但并未伤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较快恢复的原因是什么?严鹏程分析,首要原因是中国加强和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在两三个月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逐步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二是政策效应在释放,一揽子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的对冲政策,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形成了强大支撑。比如,增加赤字规模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目前已累计超过1万亿元;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系统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这些财政、货币政策都是直达地方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可以说是‘精准滴灌’。”他说。
三是供需循环在改善。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被掣肘的供给都在逐步恢复。二季度以来市场消费逐月改善,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销售回升,网上购物、直播带货持续火热;在重大项目投资等牵引撬动下,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较一季度大幅提高20.9个百分点。
四是发展动能在转换。疫情对一些行业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也加快推进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的发展,孕育了不少新产业和新业态,催生了一批新生企业,比如在线教育、网上办公、远程问诊等行业都实现了快速扩张。疫情也倒逼很多企业主动应变求变,顺势而为推进转型升级。
五是市场信心在恢复。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循环逐步恢复,市场主体信心稳步回暖,3月份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这充分说明,市场主体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有微观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还面临很多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扩散蔓延,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对我国的外溢影响还在演化。”严鹏程表示,总的来看,虽然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冲击,但并未伤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稳步回升的态势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具有应对疫情等外部冲击的巨大韧性,调结构、转方式、优动能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