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刷屏多日,来读读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这几首经典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始兴于唐代,流行于宋代,为宋词常用词牌。《花庵词选》中又名《清平乐令》;因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又名《忆萝月》;因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又名《醉东风》。《宋史·乐志》载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清平乐》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作者:郭林丽
《清平乐》剧照
一、“清平”之名何解?
关于《清平乐》调名之来源,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此调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其他说法主要有两种:民国杨宪益先生在《零墨新笺》中认为“清平”源出于南诏之清平官,然考《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南蛮清平官,犹国家之宰相也”,可见清平官并非专职乐官,两者之间并无确切联系。也有学者根据“解舞清平乐,如今向谁说”等诗句,认为《清平乐》同《霓裳羽衣曲》一样,是唐代教坊乐官创作的舞曲。
关于“清平”二字的含义,有学者认为,温庭筠《清平乐》词中有“新岁清平思同辇”之句,词中“清平”即班固《两都赋序》中“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之意。又据《敦煌杂录》下《愿文》中“社稷有应瑞之祥,国境有清平之乐”一句,认为《清平乐》即“清平之乐”,有海内清平之意。然考温庭筠《清平乐》全词,曰: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此词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词,抒发宫女的愁怨与孤独。且从现存唐五代的词作来看,《清平乐》大多为闺怨、哀情之作,并非歌咏太平之音。且《敦煌杂录》中“国境有清平之乐”,“乐”应释为“祥乐”,并非指“乐曲”,与《清平乐》词调并无关联。因此,《清平乐》并非指“清平之乐”,“清”“平”作为乐调名称,与“清平世界”“海内清平”之意并无直接关联。
二、哪几首《清平乐》堪称经典?
现存最早的《清平乐》词是相传为李白所作的《清平乐》五首。其一曰: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此词因作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插曲而被读者熟知。但在这组词中,最著名的是第五首,词曰: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首词为赏雪名篇,上阙写雪中所见,一片苍茫,欢欣喜悦;下阙写雪之洁白,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末句以“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作结,在宏大壮阔又绮幻浪漫的意境中收束全词。
李白之后,后世不断有词人进行创作,《清平乐》逐渐成为较受欢迎、使用比较普遍的词调。温庭筠、韦庄、柳永、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贺铸、李清照、张孝祥、辛弃疾、纳兰性德等著名词人皆有《清平乐》词传世。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唐五代《清平乐》词23首,宋代《清平乐》词386首,加上金、元、明、清时期的创作,现存《清平乐》词约1700首。《清平乐》词创作初期,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多闺怨之作,词风婉约;后随着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出现,《清平乐》词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亦有豪放、悲慨之作。
北宋词人中,以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清平乐》词为代表: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清平乐》其四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其一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清平乐》其一
晏殊这首《清平乐》词为《珠玉词》中的名篇,以精细的笔触和闲雅的情调写秋之景象,圆融平静、安雅舒徐,而又略带忧伤,体现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而晏几道这首《清平乐》词则写离情别怨,行者去意已决,送者依依不舍,行者意浅,送者情深。最后以女子的决绝之语作结,一片痴情,终难再续。黄庭坚这首《清平乐》词为伤春感逝之作,感叹时光去而不返,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留恋。
李清照亦有《清平乐》词,词曰: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应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是词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追忆,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早年欢乐,中年悲戚,晚年沦落。全词意境含蓄蕴藉,感情深切悲婉。
南宋时期的《清平乐》词,更多了几分悲慨与感叹。以李好古和辛弃疾为代表: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李好古《清平乐》其二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李好古《清平乐》词写在瓜洲渡口时所见所想。南宋时,瓜洲渡是金兵南侵的冲要之地,陆游亦有诗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末句“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语意警醒、沉痛,纵意抒写,悲怆满怀。辛弃疾这首《清平乐》词亦是悲怆之至,风雨交加的夜晚,词人梦醒之时眼前仍是万里江山。“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词人为国事一生奔走,失意归来,容颜苍老,仍不忘山河,壮志雄心从未改变。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亦有《清平乐》词,借“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抒发“千古英雄皆寂寞”的感慨,与辛词意脉相连。
从唐五代到元明清,从李白到纳兰性德,《清平乐》词调虽基本不变,创作内容却不断扩大,从古人的书写到今人的赏读,《清平乐》的前世今生,历久弥新,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