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中占比,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不足30%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25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有些学生上了十多年的体育课,却没能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她建议,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普及教育。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将青少年体质问题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必要的行政问责。定期公布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和排名。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警惕!80%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儿童的肥胖流行始于2000年左右,我国儿童的肥胖患病率从2002年的6.6%,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15.8%,此10年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美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儿童期,肥胖不仅与哮喘、腺样体肥大、儿童糖尿病、儿童脂肪肝、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密切相关,儿童肥胖同样会延续到成人。
一项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在13年的随访过程中,80%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因此,阻止儿童肥胖患病率的增长是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幸运的是,有文献表明,采取有效的饮食营养干预手段,超重肥胖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或是彻底治愈的。”马佳表示,事实上,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儿童肥胖息息相关。
其中之一就是不吃早餐。文献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更大。因此养成规律吃早餐的习惯对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零食及含糖饮料的摄入,多次摄入热量较高零食的儿童相比不吃零食的儿童患超重肥胖的概率更大。同时,频繁摄入含糖饮料也增加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还有一种不良饮食习惯是进食过快。进餐时速度过快将增加儿童肥胖患病风险。因此当儿童进食时应保持适宜的速度,避免进食过快。
马佳还分享了一些学龄期儿童的健康营养策略供广大家长们借鉴参考。例如,学龄儿童注意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少油盐调料等;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可能增加儿童消化系统负担,造成热量堆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另外,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人有脂、有膏,有肉”,脂膏形体即为肥胖。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若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膏脂聚积体内,则会引起肥胖发生。儿童单纯性肥胖除了饮食调整、运动疗法等方法外,中医调理脾胃肝肾功能,化湿涤痰,配合针灸及耳穴压丸等,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