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沉睡南池子大街的古迹将被“唤醒”!皇史宬启动拆违

2020-05-07 10:50 北京日报客户端 TF021

皇史宬又称表章库,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位于南池子大街136号,是我国现存最古老 、最宪整的皇家档案库建筑群。明清两代曾珍藏实录、圣训、玉牒、《永乐大典》副本等皇家文献典籍。

其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 (1534年),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皇史宬的前院逐渐演化成了居民宿舍大院,随着时代变迁,大院内违建林立,私拉电线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2019年底,皇史宬文物腾退工作完成,2020年5月6日,院内拆违工作正式启动,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拆违工作将持续50天,此后将由故宫博物院对文物古迹进行原貌的修复,此次拆违对于古建修复、中轴线申遗等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沉睡在南池子大街的古迹

皇史宬坐落在南池子大街南口内,门头之上的琉璃瓦默默诉说着这座古建的历史,片片荒草仍难掩其古色古香。推开已经脱了漆的大门,门内的景象和预想之中却有着很大的落差。院内两侧是连片的彩钢板房,蓝色的铁房顶和这座古建显得格格不入,小厨房、小厕所、小客厅挤得满满当当,这便是皇史宬的前院,原本只容纳了四间门房的气派庭院,被违建挤成了羊肠小道。

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城管执法队队长朱卫东带领记者深入庭院内部,沿途之中记者看到,前院与后院之间的高墙上,还隐约能看到三座大门,如今几乎都被违建的房屋“半遮面”。

朱卫东告诉记者,皇史宬的正殿坐落在后院,前院则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成为居民大杂院,随着时代的变迁,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院内的违建逐渐增多,截止2019年,皇史宬后院共有35间违建房屋,涉及21户人家。皇史宬文物腾退工作于2019年底正式展开,并于当年底完成腾退工作。

拆违工作正式启动

“拆违工作从今天正式启动,大约50天能全部拆完。”朱卫东说。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多名施工人员已经开始作业,临近院门的一间彩钢板房被拆的只剩下了骨架,整个院落内,违建房屋和古迹直接接壤的地方比比皆是,工人师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格外小心。

朱卫东说,施工期间,保障不破坏文物的一砖一瓦是大原则,根据测算,整个院内的违建共有597.14平方米,将按计划逐步拆除。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张皇史宬文物腾退项目施工现场守则,根据防疫要求,进门前每名施工人员都要测量体温并进行相关信息登记,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根据目前的施工进度,结合防疫要求,现场共有20名施工人员参与作业。朱卫东告诉记者,施工人员会采取点对点的管理模式,住处和施工现场两点一线。

从沉睡到苏醒

在现场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从皇史宬前院来到后院,两院的风貌大相径庭。坐落在后院的正殿气势恢宏,据记载,此建筑面积1236平方米,通高19.42米,南墙厚6.10米,北墙厚5.84米,东,西墙厚3.70米。仿古代“石室金匮”之制建造。

通体砖石砌成,无一钉一木,是谓“石室”;殿内地面筑l.42米高的右台,上置贮藏档案的铜皮鎏金雕龙樟木匮152个,是谓“金匮”。透过大殿的窗子记者看到,雕龙的“金匮”至今仍完好保存,映入眼帘之时便有正在穿越历史的感触。

朱卫东说,待皇史宬前院的违建拆除后,将由故宫博物院进行专业的修复,还原古建的风貌,届时皇史宬的前后两院的风貌再度浑然一体,一座完整的古建将再度呈现。此次拆违工作,不仅是给文物古建修复工作提供保障,这更是北京城中轴线申遗工作当中必要的一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景一鸣 实习生 傅丹桐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北京南池子这座闲置老戏楼再次开放,升级成了戏楼和城市书房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一起虚拟游览三里屯……深圳文博会北京云上展区亮相

《北京蓝皮书》系列报告:多项文化指数全国居首

广渠路东延年底完工,大兴机场北线高速东西延工程明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