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曹操虽被写成反面例子,却看出罗贯中的高明

2020-01-22 02:00 北京晚报 TF010

同治七年(1868年)2月21日,刚上任江苏巡抚的洋务派得力干将丁日昌,发起了一场查禁焚毁“淫书”的活动,意在重新控制曾经在太平天国治下的江苏人民的思想。

作者:刘奈


在得到朝廷批复后,丁日昌列了两批禁毁书目,共计268种。其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合刻的《汉宋奇书》赫然在列,强调“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三国演义》因为立场的原因被列为禁书,在思想禁锢的清朝这并不意外。这本诞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内容围绕在正统与篡逆、正义与不义、英雄与奸雄的对立中,这种对立引申出的争议,恰恰寄托了一种长期来自于人民大众思想中的共识性内容。

董每戡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家、戏曲史研究专家,他从民间流传的戏曲出发,将中国古典文学涵盖其中,《三国演义》的著名片段诞生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幕幕名篇。董每戡先生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也格外深入,从《三国演义》时代、作者和艺术诸多问题入手,对《三国演义》较为容易引起争议的诸如正统观念、忠义观念、爱国主义、历史真实和艺术创作等作品热点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而今,北京出版社将这本《<三国演义>试论》收录在“大家小书”这套书系中,让人们重新了解上一辈名家对《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著作的各种研究成果。

正统与篡逆在《三国演义》中,双方各有一个代表,正统的代言人为刘备以及他的蜀汉政权,反面则是曹操和他的曹魏政权。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上,“正统论”的概念不言而喻,在历史上各种新政权绞尽脑汁的去寻找自己所建立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古人想出无数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血缘、定都地点、国号、神话、异象等,无数的强取豪夺者只要寻找到了被大众认可的合法性,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正义的光芒。而曹操恰好没有这些,他生于宦官家庭,定都选在许昌自己的势力大本营内,以魏为号,一度称王风头压过汉室皇族,没有神话没有异象,年轻时还被当做泼皮顽童,这一切让后世对于曹操始终难以正眼相看,时间让曹操失去了话语权,难以在历史上为自己辩护。而后世对于曹操的诸多负面评价董先生在书中对此进行了考究。

曹操的负面评价由来已久,在董先生的考据中发现,在距三国时代不久后的南北朝时期,曹操的评价就已经“毁誉参半”,刘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有关曹操的记载约有14条,恰好毁誉各7条。对于曹操的负面评价是有的,但没有后世这么多,也可见在当时对于曹操这个人该如何评价就有着相当大的争议。董先生认为至少在距离三国时代较近的南北朝对于曹操的定论是有的,“曹操便是两罪相兼,既好且坏的人;后世强调他的坏处,只能是夸大了,却不能说是绝对‘歪曲’了。”

直到两宋时期,曹操的形象却急转直下,负面评价急剧增多,在文人士大夫笔下逐渐成了奸贼的代表。他们放过了有称帝心思的孙坚,也放过了实践篡逆的袁术,而是将炮口对准了曹操。曹操成为宋代民众的情绪发泄口。在董先生看来,拥刘反曹的思想,不光是罗贯中有意而为之的创作手法,也是自宋至元长久以来人民心中更愿意相信的三国模样。宋朝在当时屡被北方少数民族欺辱,领土被侵占,“靖康之耻”印在当时每个宋人的心里,中华大地被割裂为南北。而三国故事中,曹操作为北方统治集团,屡次想向南向西掠夺领土,但在孙刘的联合下被拒之门外。

诸葛亮穷尽蜀中人才、资源,六出祁山希望收复汉地,那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誓言,让失去故土的宋朝人民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在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得建业倅郑觉民书言虏乱自淮以北民苦徵调皆》中,第一句就是“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而在罗贯中生活的时期,元末的蒙古政权统治可以说是十分黑暗,汉族人民被歧视被压榨,人民苦不堪言。在各地不断的人民起义、军阀割据中,罗贯中和元代人民一样,对于三国的故事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宋代的精神象征仍旧影响着人们。因此,对于曹操形象的定型并不是由《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所决定的,而是宋、元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因此董先生对此评价道:“这部历史小说在我们心目中之所以有极高的评价,也就为了它能表达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因而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誉为文学经典长久不衰,主要得益于罗贯中不落俗套的写法,以及对人物群像的把握,细节让这部基于史实的文学书大放异彩。多少情节描写刘备的仁德就有多少情节描写了曹操的奸诈。董先生认为“罗贯中的高明为我们所不能企及之处,是镂刻出具有复杂性格的曹操,既痛予打击,又没有抹杀他的才能特出。”

在书中董先生从罗贯中的角度来分析,发现他对曹操的刻画其根源就来自于东汉著名评论家许邵的那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罗贯中根据这句话,既描写出他的奸,也讲出他的雄。以董卓为例对比,在罗贯中的描写中,董卓的穷凶极恶和他的凶残骄横描述的令人厌恶,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所做的事都显得愚蠢至极,而曹操则多了广阔的视野和睿智的判断,同样都有“奸”,董卓的“奸”背后支撑着的是“庸”,而曹操背后支撑着的是“雄”。如此矛盾的混合,在罗贯中的笔下使得曹操作为“正统论”的对立面被当做反面例子。

董每戡先生这部书出版已经60年了,书中有些观点可能与《三国演义》这些年的新研究有些差异,但当我们读《三国演义》这种经典作品时,书中的疑惑还是会有,而这本书恰恰是针对这些疑问,以董先生的学识和研究为《三国演义》一代又一代的新读者解答其中的疑问。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诸葛亮通医发明“诸葛行军散”,为何却短寿?刘备等人与其关系偶有微妙

曹操该不该杀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是谁?麻沸散为何失传?

“三国”故事广为流传,中日文化分别如何解读关羽这一角色?

小朋友想读名著却担心看不懂?读图看《三国演义》更有趣

江东少年的18岁魔咒:东汉末年东吴孙家三杰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首周播出高分领跑

教授还原古地图 《三国演义》中多个经典桥段是虚构的?

监狱印刷发行《三国演义》? 端木蕻良是如何描述它的

真实的赵云 他因何以杂号将军的身份凄凉离世

袁阔成生前追忆:演绎《三国演义》时参考书一人高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