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男子把游戏账号留给堂弟:玩7年花近10万
作为一名程序员,30岁出头的李林(化名)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想为自己立一份遗嘱,在将大部分财产留给父母后,他选择将一个玩了7年的游戏账号写进遗嘱,留给自己20多岁的堂弟。
想把游戏账号留给堂弟
2019年初,
30岁出头的李林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他想为自己立一份遗嘱。
李林是一位程序员,平时工作忙、加班多,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他自己解释说,立遗嘱这个想法的诞生,源于他经历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李林的亲戚们之前为了老人遗产的归属问题,曾经闹得非常不愉快;另一件事情是,几个月前的一天早上,李林的邻居突然离世。
李林说,在邻居去世的前一晚,李林的母亲还曾和这位邻居有说有笑地聊过天,但仅仅过了一夜,不幸就发生了。
李林说,他不希望将来某一天,这样的不幸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2019年10月,李林来到中华遗嘱库立了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父母。此外,他特地向工作人员咨询,游戏账号是否也能写进遗嘱。
这游戏花了我很多时间精力,也花了很多钱,大概有近10万块。”
李林说,他玩这款网络游戏到现在已经有7年了,“以前上班不忙的时候,我每天会花三四个小时在游戏里,如今也会偶尔玩一下”。
资料图 和冠欣 摄
当李林从中华遗嘱库得知,游戏账号可以写进遗嘱之后,他就决定,把这个游戏账号留给他的堂弟。李林说,除了游戏账号本身的价值之外,最让他无法割舍的,便是他与堂弟一起玩游戏的那段欢乐时光。
李林的堂弟如今20多岁,两人在现实中是堂兄弟,在游戏里则是“并肩作战”的好队友。
立完遗嘱后,李林马上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他的堂弟。
他(堂弟)一开始觉得很奇怪,问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立遗嘱。”
李林说,实际上,家里的矛盾,堂弟也很清楚,他解释了几句,堂弟便理解了他的想法。
在李林看来,不管堂弟今后会如何处理这个游戏账号,对于他而言,也算找到了情感的寄托之所。
180多人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
据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介绍,
像李林一样将游戏账号等
虚拟财产写进遗嘱的人,
并不在少数。
中华遗嘱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90后”立遗嘱的人数在全国已经突破了300位,而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的有180多位。这些“90后”的不动产、股票等财产并不多,主要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
据中华遗嘱库法务部主管汤婷婷介绍,随着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的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多,其中虚拟财产大多涉及到微信、支付宝账号、理财账号以及游戏账号等方面。
实际上,直到2018年,中华遗嘱库才出现了第一位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的客户,当时对方是想把支付宝账号写进遗嘱。
但是在支付宝的服务协议里规定:
用户标识和账户仅限您本人使用,请勿转让、借用、赠与、继承,但支付宝账户内的相关财产权益可被依法继承。”
除了支付宝外,微信的服务协议里也有类似规定:“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账号。”
相比较而言,对于游戏账号来说,游戏里面往往包含着游戏角色等级、装备、金币等。对此,汤婷婷认为,这些东西都有交换价值,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
我们会用笼统性、囊括性的语句把这些账号打包处理写进遗嘱。”
汤婷婷说,在遗嘱里,会把这些账号写下来,并写明这是以客户的身份证号或电话号码等名义注册的,里面的财产以及相关权益,等到有相关法律明确以后,客户就能进行选择性继承。
汤婷婷直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允许这些账号被继承的话,那么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核查性的成本,对企业来说也会增加负担。因此,如何平衡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权益,还有待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律师:游戏账号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那么,游戏账号是否系虚拟财产,
能否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12348上海法网的
三位值班律师进行了解读。
游戏账号是否系虚拟财产?
“关于什么是虚拟财产,我国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上海筑业律师事务所的周瑜律师看来,虚拟财产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具有财产的使用和交换价值;可以被价值衡量;具有虚拟性,从网络技术角度讲,这种虚拟物在物理上通过电子信息以一定的数据、信息、符号存储在网络中,并通过特定的网络软件表现为账号、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
周瑜说,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的姚禕律师表示,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范围,至今尚未达成一致。在姚禕看来,网络虚拟财产必须依附于网络,并且可以进行交易,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如果特定的游戏账号具备上述特征,应该属于虚拟财产。”
游戏账号可以作为遗产,订立遗嘱吗?
在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姚禕看来,尚不能将游戏账号作为遗产,订立遗嘱:
首先,《继承法》没有明确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继承财产的范围;
其次,游戏账号实际上是游戏玩家和游戏公司的服务合同凭证,玩家通过游戏账号享有游戏公司的服务,将游戏账号由他人继承实际上也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的整体转让,需要合同相对方的同意。
上海向源律师事务所的陈锡亮律师表示,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有关于微信公众号、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分割案例。但是,虚拟财产是否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我国法律尚没有明确规定。
市民能否把虚拟财产写进遗嘱?
上海向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陈锡亮解释说,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因此,把属于自己的虚拟财产写入遗嘱,完全是公民自己的自由,“写了才可能将自己的财产按自己的意愿处理,如果不写,只能进行法定继承”。
但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的姚禕律师提醒说,游戏账号能否继承,还要看玩家与游戏公司合同的约定,“现在有些游戏公司约定游戏账号的所有权不是游戏玩家的,这就意味着玩家账号是无法继承的”。
延伸阅读:
中华遗嘱库推出一站式代办过户业务,推出代办过户新服务
遗嘱生效后,如何将逝者的房产方便快捷的过户到继承人的名下?
很多办理继承过户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记者今天从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了解到,作为遗嘱专业订立机构,中华遗嘱库为完善从遗嘱订立到遗嘱执行落地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出代办过户新服务,让市民快速便捷完成过户。该服务面向全体市民。
中华遗嘱库北京登记中心主任胡芳介绍,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成立的遗嘱登记中心,自2013年3月21日成立以来,已保管6.7万份遗嘱,遗嘱生效524份。生效的遗嘱正在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继承过户问题也在增多。“经常会有逝者家属在办理遗嘱提取手续时,问我们如何快捷便利办理房产过户,也常常会有家属提出希望我们可以帮助办理过户的请求,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也在进行深入调查后决定为广大市民提供代办过户一站式服务,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市民。”胡芳说。
胡芳介绍,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和第二登记中心引入北京和谐继承服务中心提供代办过户服务,符合条件的市民可在中华遗嘱库现场咨询办理。哪些人可以申请代办过户呢?
胡芳表示,凡是对遗产继承没有异议,房产具有正规房产证,同时能提供相应材料,全体法定继承人可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的,均可申请中华遗嘱库代办过户服务。北京和谐继承服务中心作为专业继承纠纷调解的社会组织,还可对遗产继承存在纠纷的家庭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后也可以申请代办过户。
“代办过户服务将大大减少家属往返房产登记中心的次数,最大限度的方便家属尽快办理房产过户手续。”胡芳说。
据悉,市民在提交代办申请后,中华遗嘱库工作人员在详细咨询相关事宜后,会指导其提交初步材料,帮助申请者提交到房产部门,待审核通过后签订代办合同,最后代办过户。实现市民快速方便成功办理继承过户。中华遗嘱库代办过户服务为收费服务,不成功全额退费。中华遗嘱库代办过户服务为收费服务,不成功全额退费。胡芳表示,作为专业机构本着公益服务的出发点,中华遗嘱库代办过户的费用将比照公证处收费的60%至70%进行收取。
25岁姑娘立遗嘱:为的是不留遗憾
崔文姬是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的法律专员。今年25岁的她在自己生日当天立下遗嘱。
在崔文姬立下遗嘱后,她的父母还不是很理解,非常诧异。但在崔文姬看来,立遗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才能来。”如果意外发生,能够不留遗憾。
像崔文姬这样的年轻人正在变多,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6位90后走进中华遗嘱库。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主任告诉记者,事实上,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才是立遗嘱更为合适的状态。
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主任 马晓萍:
立遗嘱没有年龄的限制,现在大家的获取信息的通道更发达了,思想的转变更有前瞻性。很多人对遗嘱不再有忌讳,反而觉得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个体现,是对家人的一种关爱、关心,一种责任的体现。
90后的遗嘱都写些啥?
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华遗嘱库第一份“90后”遗嘱出现在2017年,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90后”订立遗嘱人数为236人,年龄最小的是18岁,普遍年龄在25岁至28岁之间。目前,这236份遗嘱都还没有生效。
大多数“90后”遗嘱订立者为企业白领、创业人士,或者程序员、律师等,有着相对稳定的事业和收入,其中近6成为本科以上学历。
“90后”遗嘱订立者的财产继承很少涉及不动产、股票或是期权,主要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虚拟财产包括支付宝、虚拟货币、游戏账号等,财产的继承人绝大多数都是父母。
网友热议
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
在#25岁姑娘生日当天立遗嘱#登上热搜后,网友们纷纷参与讨论,有人认为,年轻人立遗嘱太早,“没有意义”,也有人觉得这么做不吉利。
有些网友则认为,立不立遗嘱是个人的自由,时代在变,立遗嘱年轻化很正常,“立遗嘱不吉利”的观念应当改变。
评论中也有人吐槽,不是自己不立遗嘱,而是真的没啥财产可以留下,所以没有必要立遗嘱。
年轻人订立遗嘱不是惧怕死亡
对于一向忌讳死亡的中国人来说,这些立遗嘱的“90后”可以说是“开了先河”。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的生死观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据中华遗嘱库2019年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统计,立遗嘱人的年龄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77.43岁下降到了2018年的71.26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订立遗嘱的队伍。
北京市殡葬协会理事李世龙也从殡葬行业看出了变化,“以前,殡葬行业都是遭人嫌弃的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纳这个行业、从事这个行业,并且有明显的职业荣誉感。”李世龙觉得,正是因为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理性,年轻群体对待生死的观念才会发生这样积极的变化。李世龙觉得,订立遗嘱并不是年轻群体对于死亡的焦虑,而是他们选择用订立遗嘱这样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给自己一个合法的保障。
在参与话题讨论的一众网友中,有些人给出了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们说: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