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两会报告解读:实施疏堵工程 提升绿色出行
市长说:今年要扎实推进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深入实施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5%。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现新开工80个项目。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只需要26分钟即可从昌平回龙观骑行到海淀上地软件园,缓解两地间的交通拥堵状况。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数字说
今年将整治378公里自行车道
优化调整80条公交线路
实施20项市级疏堵工程
专家说
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世界银行中国局社会保护高级经济学家 王德文
北京市政府对民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养老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以北京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例,它有三个方面的创新和亮点:首先,是北京市注重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理念。“三边四级”的框架,使居民享受养老服务更为便捷,获得感更强。这个框架,也使不同层级的政府角色更加清晰,可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其次,是注重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北京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他认为,目前与北京市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第三,是注重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例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体系设计领先全国。去年,北京又形成了津贴补贴分级分类政策,与能力评估系统衔接,既能体现公平性,又具有差异性,避免了以前大水漫灌式的投入,真正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北京市未来在养老工作中,首先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康复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 金可
市民说
家门口有了养老驿站 心里特踏实
东花市北里居民 谢淑杰
“那天中午来了位小伙子说他母亲走丢了。他们撂下饭碗就出去找。很快就找着了!”说起前两天在养老驿站碰上的一幕,谢淑杰感慨不已。她口中的“他们”,就是诚和敬养老驿站东城区南里东区站的工作人员。谢阿姨今年71岁,家住东花市北里小区,退休前是一家中医院的护理主管。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帮了她大忙。
“吃饭、看病、聚会,就连剪指甲,这儿都能帮忙!”谢阿姨家就住驿站对面,下楼就到。自打这儿开张,这里已经成了她和不少老伙伴儿的食堂和会客厅。上次,谢阿姨学校的50周年同学会也是在驿站办的,工作人员帮着操持布置,办得相当成功。
驿站还和普仁医院合作开设医养结合服务。普仁医院的医生在驿站驻点,提供康复、中医治疗等服务,老人还能在这里使用医保。驿站内即可实现医保结算,有需要的老人可以由驿站医生直接预约转诊至普仁医院。去年开始,谢阿姨就在驿站挂号,在驿站做腕管综合征的理疗。“和医院一样,刷医保卡结账,上次挂号花了2元,理疗花了40多元,直接就按比例报销了,多方便!”
家门口有了驿站这个“大管家”,谢淑杰“心里特踏实”。本报记者 金可
营造“回天”地区整洁宜居环境
天北街道副主任 郭春梅
废旧自行车如何利用?在“回天有我”活动中,天通西苑第二社区想出妙招,通过废旧自行车置换项目,将车况好的改造成共享单车,破损严重的装在绿地护栏,既方便了居民,又美化了环境。
西二社区6号楼的楼门长郝仲华告诉记者,“家里的自行车一直不用,但扔掉觉得可惜,卖了又不值钱,社区的置换活动变废为宝,清理空间、美化环境,还能让居民得实惠,真好。”社区还组织居民将废旧自行车装上小区护栏,大人带着孩子为其喷漆上色,护栏摇身一变成了景观艺术作品,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天北街道副主任郭春梅介绍,废旧自行车置换活动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就把服务送到大家身边,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街道社区和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回天”地区营造整洁、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本报记者 孙云柯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