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旅游

揭秘北京万寿寺百年大修 “京西小故宫”内慈禧梳妆楼明年亮相

2019-12-13 14:18 北京晚报 TF003

流淌了千载的大运河北京段上,素有“京西小故宫”美誉的万寿寺是一颗闪亮的明珠。目前,这里正在经历125年来的首次大修,西路和中路大部分古建修缮工程有望明年竣工。未来,慈禧太后的梳妆楼也有望首次揭面纱,德龄公主笔下的“寿茶坊”、“寿膳坊”也将择期对外开放。

拆除临时建筑,院内只保留古建——大修更像是一道“减法题”,艺术博物馆馆长王丹介绍。未来,万寿寺中路将恢复开放,东路南部计划设置观众服务中心区域,具备售票、咨询等功能。

修缮揭秘

目前,万寿寺大修工程进入冬歇期,工作人员忙着总结“修缮笔记”。王丹说:“一砖一瓦的变化都要记录下来,还有修缮过程中使用的老技艺也会被存档,这些都将成为下一次大修的参考资料。”

屋面大修“抹胭脂”

刷浆提色,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装饰屋面的一道工序。具体做法是:先将整个屋面清扫干净,然后开始刷浆。整个屋面刷月白浆,筒瓦檐头再用烟子浆绞脖,脊部和砖檐(上面和侧面)。

王淑珍是艺博古建修缮的记录员,最近半年的工地上,经常看到她脖子上挂着相机。嘴里叼着笔,小心翼翼地爬到屋顶上,跟人取经。大部分“修缮笔记”都出自她手。她说:“与大家印象中的红色胭脂不同,烟子浆的主要成分是黑烟子。它是将松木燃烧后熏制或从灶锅灰中提取,其特点是遮盖力、着色率、耐晒性均较强,且无光泽。”

黑色的也能称为胭脂么?王淑珍翻阅了史料发现,古时烟子与胭脂是通用的,有化妆的含义。

在万寿寺修缮工程中的挑顶修缮中,所用烟子浆的原料是由墨汁、乳胶和清水按一定比例调合而成。屋面化妆的部位有脊和檐头。“抹胭脂”是继拆屋面、拆木基层(椽子、望板)、维修大木(檩、垫、枋、梁、柱)、更换糟朽椽子、钉望板、抹缝、刷防腐油、苫护板灰、苫泥背、苫灰背、挑脊、铺瓦之后,最后一道具有情感色彩的装饰工序——“梳妆打扮”。

古建身穿汉麻织物

万寿寺修缮过程中,除了泥、瓦、砖、石等料,还会大量用到一种传统织物——麻。王淑珍解释,由于麻纤维具有拉力强、透气性好、防腐抑菌等优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砌墙、抹靠骨灰、屋面苫背等,麻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

众所周知,麻的种类有很多,万寿寺修缮用的是哪种麻?这个问题给王淑珍添了不少麻烦。“师傅有口音,各处对于麻的叫法也不一样。”她笑着说,在北方,将汉麻也称为线麻、大麻、大青麻;在安徽称之为寒麻;在广西叫它火麻;在云南,叫它云麻。“古代建筑、纺织等用麻,一般就地取材。现代由于交通运输业发达了,麻的利用也就‘任性’了,可以根据不同品种麻的特性,材尽其用。”

在万寿寺的大修中,大显身手的麻有很多种。比如黄麻也称为络麻,主要供制作麻袋、麻布用,还可造纸、制绳索、地毯底布和窗帘、建材等领域。目前,我国70%黄麻从孟加拉国进口。万寿寺修缮工程中,屋面苫背用的多是经过处理的黄麻。

地仗也是用麻的“大户”。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土木工程技法,即在木质结构上覆盖一种衬底,以防腐防潮。而油饰彩绘都是在地仗上面进行的装饰。在地仗灰壳中,麻起到了增强拉力、防裂的作用。

开放亮点

万寿寺西路将首次开放

最近,《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正式发布,万寿寺的保护利用也再次被提上日程。按计划,中路和西路的古建修缮有望在2020年完成,东路完成腾退后将启动考古等工作。

此前未曾露脸的西路一众古建有望揭开面纱。艺博的展览筹备也已经开始。

慈禧梳妆楼要“爬山”上楼

万寿寺西路有独立的南门,正对着长河。进入大门,古建筑被中间夹道一分为二,一边是寿膳房,一边是寿茶房,其后是皇帝、太后驻跸之行殿。再往后走,还有小亭、假山、游廊等建筑,大部分穿着绿色苫布制成的“外套”,等待来年进一步修缮。

相传,当年慈禧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她还曾经在这里的一栋小楼梳妆过,因此被称为“梳妆楼”。这栋楼此前一直处于非开放区,目前已经进入“精装修”阶段,屋顶、瓦面和廊柱等基本已经恢复健康。值得一提的是,这栋楼的设计很巧妙,一层上二层屋里没有楼梯,要通过楼外两侧的爬山游廊直接进出二层。

寿膳房和寿茶房有望夜游

“今后,艺术博物馆要开放更多文化空间,让更多文物古建合理利用起来,让更多观众可以共享优秀传统文化。”王丹说,除了举办展览,也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些举办茶会或雅集的小型空间。一旦西路最靠近河岸的寿膳房和寿茶房具备开放条件,博物馆一定会把此处向公众延时开放,为北京夜空添“亮”,为市民的休闲生活添“彩”。

另外,开放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将更加活跃创新,比如结合博物馆特色开办木工工艺和染织工艺等传统手艺传习。

近十万件文物精品出库

在万寿寺的大雄宝殿里,原状陈列着22尊佛造像。如今,这些造像已经开始全面“体检”,完成了除尘处理,探查病害,以便制定保护方案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加固保护。

很多以往藏在文物库房里的宝贝也将有展示空间。王丹介绍,艺博馆藏近十万件文物,藏品门类广泛,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官窑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其他如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角器、佛造像、鼻烟壶等,不胜枚举。除中国古代艺术品外,馆内还保存了部分外国艺术品,更收藏了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现代大师的传世之作。

“瓷器展、玉器展都在酝酿中。”王丹说,“明清两代织绣品数目多、品质精也是艺博的一大特色,而且很多都是皇家御用,所以我们已经完成了织绣馆的展览大纲,计划建立织绣馆。”

一批古旧家具也有望首次亮相。“光是清代的大型硬木雕花穿衣镜,博物馆就收藏了7架,而且目前还有1架保留着水银镜面。”

院内能看慈禧手植海棠

万寿寺里的植物们也将有露脸机会。相传院内的海棠树有一部分是慈禧手植。“古树不仅要养护好,背后的故事也要发掘好。”王丹说。

另外,万寿寺东路的方丈院已经开始修缮。史料记载,东路区域有大斋堂,大厨房及僧舍,中为斋堂、前宇、南房,斋堂之后为土山,最后是独院。目前,东路已经完成腾退,大部分地面遗留已经消失。未来,文物部门将在这里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万寿寺背景

万寿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家庙。其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李太后为了求得佛祖的庇护,保佑王朝世代永昌,出资巨万在此修建万寿寺。清代皇室成员多在此举行佛事活动及盛大的祝寿活动。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扩建,万寿寺最终形成集寺庙、园林、行宫于一体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原标题:揭秘万寿寺百年大修

“京西小故宫”内慈禧梳妆楼明年亮相

“寿茶坊”“寿膳坊”有望开放夜游 )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刘冕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万寿寺125年来首次大修,慈禧太后的梳妆楼究竟长什么样?

万寿寺被称“京西小故宫” 当年的“总政幼儿园”最初也在此地

三环边上有座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曾是最早的“大钟寺”

民族音乐会“流淌的旋律——大运河随想”圆满举行

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 大运河(北京段)图片展在副中心开幕

“影像”提升影响 通州产业帮扶 助力科右中旗越过越“牛”

晚秋谁更美?北京市属公园今天推荐最美晚秋景色

穿越潮玩平行世界 来欢乐谷化gui妆瓜分抖音千万流量吧

周末来体验!副中心这些地点,景美人少还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