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各地区包子文化大观,这是一个让人流口水的展馆
2019-11-27 13:48
北京晚报
TF017
京津包子、新疆烤包子、开封灌汤包、上海南翔小笼包、四川龙眼包子、广东叉烧包……庆丰文化展馆里,一进门就是中华各地区包子文化大观,展示出全国各种各样包子的模型。今天,庆丰包子铺创办的全国首个包子文化展馆历经5年的策划和设计,终于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庆丰文化展馆以中华各地区包子文化大观开篇,生动展示出京津包子、新疆烤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等全国各种包子的模型。
除了包子模型,文化展馆里还展示出整个五谷面食和馅料文化的起源。从钻木取火的人物雕塑、新石器时代磨面粉用的小石块和小磨盘,到古上千年前的农用锄头、石耜、青铜犁铧,中华文明从刀耕火种到食不厌精的发展历程全在这里展现出来。
复制的石磨盘、石磨杵等石器时代炊具展现了中国面食的起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万兴居包子铺场景复原,将公私合营初期的店面生动呈现出来。
“举蛮头,祭天地!”旁边的一片大屏幕用幻影成像展示出“包子起源”的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班师回朝的途中,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若要大军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才能风平浪静。诸葛亮于是让厨子以米面为皮包上黑牛白羊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这也是“馒头”最早的由来。
著名书法家徐柏涛为“庆丰包子铺”题写的牌匾原件。
当代的庆丰包子铺使用上了现代化的烹饪设备,明厨亮灶模型展现了卫生高效的店面后厨。
庆丰包子铺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万兴居,以一间斗室创立到如今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有300多个门店的连锁餐馆。上世纪70年代正式更名为庆丰包子铺,徐柏涛的老牌匾也吸引了不少人在现场拍照围观。第二展区里等比例还原出老铺子店门口伙计招揽生意的情景,旁边的西单北大街上,泥捏的小人儿有的在铺子前卖包子,有的挑着一担兔儿爷,还有食客坐在餐桌前吃包子,老北京街景栩栩如生。
第三展室的VR设备让参观者浸入式“走进”庆丰工厂,如临其境。
第三展室里的庆丰工厂模型则展示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场景,只要戴上VR设备,就能浸入式看到庆丰工厂里选肉、择菜、绞肉等生产过程。该展馆位于顺义区牛栏山镇蓝家营村庆丰培训基地院内,目前已经开始接受40人以上的参观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