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一半的孩子曾遭遇校园欺凌,爸妈不应成为最后知道的人,该怎么做?

2019-11-26 11:26 北京晚报 TF017

为什么家长总是最后知情?为什么学生不愿向老师报告?孩子该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

影院里《少年的你》热映,影院外有关校园欺凌的话题更是热度不减。“她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儿什么?影片中,女主角陈念的好友胡小蝶在生命即将终结时的诘问,撕裂了无数人的心。

为什么家长眼中可爱的孩子,会成为小伙伴们身边的“恶魔”?

为什么自家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后,往往家长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寻找校园欺凌背后的故事。

数据:一半的孩子曾遭遇校园欺凌

今年9月28日午饭后,河南禹州磨街乡大涧小学二年级学生小花在课外活动期间,被同学小强和小冬按住胳膊,另一名同学小刚则向其眼睛里塞纸片。这一事件更加引发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关注。

青少年安全防卫中心主任李恒在对过往案例的研究中,把校园欺凌细分成九种。殴打、起外号、辱骂……但这些行为对孩子的伤害并不是最大的,恰恰是一些皮肉伤害以外的欺凌,却能给孩子的人生轨迹造成不可逆、不可修复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后果。

从2013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项目,对分布在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112所学校的1027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持续的追踪调查。在初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52.3%,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41.8%,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21.7%,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6.8%,有61.2%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40.1%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只有38.8%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而到了高中阶段,这些情况才会略有好转。

2018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又启动了一个从小学阶段开始的研究,对分布在全国21个省级单位的200所小学的36389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时间跨度为33年的追踪调查。其中的分析测算数据显示,在小学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0.6%,遭受过社交欺凌的学生比例为34.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学生比例为16.6%,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比例为9.1%。其中,有50.1%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32.3%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只有49.9%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

 

探因:缺乏安全感让校园欺凌更隐蔽

面对校园欺凌,受欺凌一方的家长往往都会将矛头指向欺凌者。但在青少年教育专家宗春山看来,欺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问题却深埋在水面之下。很多欺凌问题涉及更多的是家庭观念问题。尤其是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出了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很有安全感的话,对爸爸妈妈很信任的话,遭遇一次欺凌就会被家长轻易发现。因为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主动告诉爸爸妈妈。”

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欺凌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少家长对此却一无所知。“他连爸爸妈妈都没有告诉,这说明他连爸爸妈妈都不信任,这才是校园欺凌得以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宗春山分析说:

无论是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都是家庭教育的产物,正是因为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才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孩子没有安全感,不信任父母,到了学校就会显现出一些特征,比如懦弱、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差。

另外,很多受欺凌的孩子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无论他们是转学来的孩子,还是有口音的孩子,或者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孩子,甚至是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他们的特点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从生物属性看,正是因为你的与众不同,让其他人产生了一种优越感或者是不安全感,就像一群狼里混进来一只猫,狼一定会攻击这只猫一样。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道德上来评价学校欺凌这件事。”

措施:家长和老师应该一起面对

家长王先生颇有感触地说,自己儿子上小学时,班里一名比较强壮的男生总喜欢欺负别的孩子。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受欺凌的孩子报告老师后,老师往往以“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他单单欺负你”为理由,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以至于后来再发生被欺负的事儿,孩子们都不愿意报告老师了。

后来,学校甚至让受欺负的孩子和欺凌者交朋友。“这就好比我被抢劫了,还要跟抢劫者做朋友,哪有这么处理问题的!

关印 制图

对此,宗春山认为,无论是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他们都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会表达自己。在处理学校欺凌的一些事件中,老师往往会采取让欺凌者和受欺凌者交朋友的方式来化解欺凌,但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宗春山建议,一旦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应该立即对受欺凌的孩子进行心理干预,让孩子进行情绪发泄,并让实施欺凌的一方道歉。“如果事情一撂,事件就会发酵,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宗春山研究的很多案例中,一些欺凌者最初也是受欺凌者,正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这些孩子最终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因为他们相信,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除了处理孩子的情绪,还要对孩子进行评估,比如孩子是经常性受欺凌,还是偶尔受到欺凌,欺凌的严重程度怎样,老师应该立即和孩子的父母建立联系,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对于实施欺凌的孩子也要进行干预和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不让事情进一步升级。

在李恒看来,校园欺凌发生后,家长和老师应该坚定的站在一起,绝不能对立。

“大部分家长知道孩子被欺凌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拍案而起,恨不得马上找对方理论,可是孩子看到这一幕却会被吓到。”在一些调查中,李恒发现,家长在得知孩子被欺凌之后产生的第一反应,不仅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遭遇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所以家长应该保持冷静,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给孩子传递一种观念:“我是你坚强的后盾”。

“任何一起欺凌事件发生之后,家长应该是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及时介入;如果老师从家长口中得知事情后,应该第一时间把事情调查清楚,而且要做到绝对的公正。”

李恒认为,只有家长和老师一起面对,事情才可以解决;相反如果双方对立,不仅事情没有解决,还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建议:预防比补救更重要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事先建立一套机制,做好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不然就会让矛盾更为激化,引发社会舆论,因此预防要比事后补救更重要。

在宗春山看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就可以做到预防欺凌。

“如果新转来一个同学,老师可以和全班孩子们说,咱们全班同学每人陪他一天,一个月过后,所有人都和这个转学生熟悉了,甚至成为了朋友,那么欺负他的人自然就少了。”

在《少年的你》中,那些沉默者也是欺凌者,就像女主人公陈念,她在朋友胡小蝶受欺负的时候,没有出手,而是保持沉默。在胡小蝶看来,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欺凌。“因为旁观意味着对欺凌行为的喝彩。如果没有人喝彩,甚至有人出来喝止,欺凌者的气焰就会萎缩。”

宗春山说,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让每个同学将自己最不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写出来,然后全班形成一个公约,看看自己有没有受到侵犯,如果遇到被侵犯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老师也要遵循立即性原则来对此进行处理。之所以要立即处理,是因为如果不马上处理,老师就会立刻失去孩子们的信任,以后出现问题他们就不会在第一时间去找老师了。在宗春山的调查中,他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在学校内最后一个知道的人往往是老师。

宗春山建议,老师平时在班级里进行教育,要告诉孩子们哪些事情不能做。除此以外,回归到家庭教育上,父母要给受欺凌的孩子一个明确的暗示:“这不是你的错,谁也不能欺负你,人人都是平等的,你要相信父母。

“在家庭教育环节上,家长要跟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训练,通过欺凌和受欺凌的训练,教会孩子熟练地向欺凌者说‘不’。”宗春山建议说。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李环宇 张群琛

监制:童曙泉

编辑:张杨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上海为中小学配法治副校长,参与学生欺凌治理和罪错学生教育矫治等工作

一女生遭4名15岁男生群殴,当地纪委介入

15岁少女校内遭霸凌,被脱光衣服扇耳光,系与下铺同学发生矛盾

一半的孩子曾遭校园欺凌,家长却最后知情!孩子该如何说“ 不”

禹州再次通报女童眼中被塞纸片事件,副市长任联合调查组长

官方通报“女童眼睛被塞纸片”事件,与校长的描述大相径庭

女童眼睛被塞纸片,母亲心如刀绞,校长的回答更令人吃惊

校园欺凌问题由来已久,对未成年施暴者须严惩!家长该怎么做?

未成年人保护法将迎来大修,增加校园欺凌防控措施等内容

女孩被多人扇耳光,被迫跪地喊爸爸,施暴者叫嚣“警察找不到我”

女生被数名女子连扇50个耳光,校园欺凌何时休?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