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煤矿发生火灾11人被困 挺过34小时全部获救
19日晚,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火灾事故,11人被困井下。截至昨日上午10时许,被困人员在井下经历了两夜一天的揪心等待后,全部获救。
生死营救
机器人扑救 8吨冰块降温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地处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境内,主营煤炭开采、加工、销售。
19日晚,不少居民已进入了梦乡,该公司多名煤矿工人还在数百米深的地下忙碌。
突然,地下传来一阵巨响,将周边居民震醒。煤矿3306掘进工作面起火了!安监员刘先生发现火情后,立即向上级报告,随后下井查看,不料被困在里面。据了解,着火点位于地下700至800米处,事发前有电缆短路。井内起火后,共有11人被困。
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预案,成立了现场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等10个工作组。救援指挥部门调集144名专业救援人员参与救援。“失火后的井内,因为烟雾太大,能见度只有一至三米,井下救援点温度高达60℃至70℃。”现场救援的山东枣庄救护大队队长晏明来告诉记者,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救援难度极大,救援人员于是调集井下灭火机器人、高泡灭火等装备进行侦察和灭火,还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先后运送冰块8吨之多。
救援队员一边井下进行通风、降温,一边使用高压水枪、惰性气体等进行灭火。灭火弹、无人机、侦察机器人也被派上阵。此外,现场救援指挥部还决定在地面安排2台千米钻机,打通联络通道。
火场跨不过去、人员联系不上,被困住的兄弟们还有救吗?在所有办法陆续失灵时,事故救援指挥部坚持认为,井下有10.8厘米直径的供水管、通风管,和直径1米的风筒,能形成一个适合生存的安全港。指挥部要求通风设备保障运行,持续向迎头位置输送新鲜空气;同时,风机后堆放冰块,尽可能地为被困人员降温……
冷静自救
在风筒中爬行300多米逃生
在地面救援现场,事故救援方案还在不断完善,一些救援人员面带忧虑坚守;而在井下,被困的11人也开始行动起来——直径1米、由阻燃材料制成的风筒,成为他们选择的逃生通道。
昨日上午9时40分,首批两名被困的人员被搜救人员搀扶着升井。10时03分,四名被困人员升井;10时08分,另外四名被困人员升井;10时18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升井。至此,11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根据升井时间分析,他们大约是21日早上7点半到8点之间,开始顺着风筒往外爬的。”刘辉说,身处险境的被困人员表现出良好素质和组织性:4名干部分成2人开路、2人殿后,其余7人在中间,有序自救。凭着对外界温度的感知,被困人员在风筒中爬行300多米、跨过着火带之后,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切开风筒。
“我真的没事!可不可以给媳妇打个电话?”一名矿工升井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给家里报个平安。
靠自救器熬过了一天两夜
据粗略统计,11名矿工从19日晚被困,到昨日10时18分全部获救,至少在井下待了34个小时。
“这些矿工在被困期间是如何在井下生存的呢?”晏明来告诉记者,幸好井下有水管、通风管,被困矿工也携带了自救器,可借助呼吸。正是依靠自救器,他们才度过了被困的30多个小时。
矿工升井时,为避免眼睛不受外界强光的刺激,脸上都蒙了毛巾布。救援人员扶着他们到担架上,插上呼吸机,随后交给现场待命的救护人员,由救护车送至附近医院治疗。
到达医院后,医生们为他们检查了呼吸道、皮肤等处,发现均无烧伤和外伤,生命体征非常平稳。下一步,医生将对他们进行全面体检。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