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论足球从娃娃抓起,行家为中国青训把脉
由京报集团、北京晚报、北京市足协、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晚报百队杯”第六届论坛举行,与会的多位足球界资深人士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论足球从娃娃抓起”的主题,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朱英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巡视员
希望百队杯模式能推广到全国
“我是第一次参加北京晚报百队杯论坛,大家的发言让我感触良多。我觉得百队杯能够坚持36年,非常不容易。我也非常希望这样的草根赛事模式能够在全国得到推广。”在昨天下午进行的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朱英这样说。
记者 甘南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论足球从娃娃抓起”北京晚报百队杯论坛昨天下午在北京日报社举办。在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对于如何促进中国足球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言建策。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朱英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深有感触地表示,自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大家对于中国足球的关心。
“我很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个论坛,我自己以前也做过5年的校园足球,对于大家所提出的建议都是深有感触。”朱英说,“我认为就像大家说的,中国足球想要提高,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目前,体育总局青少司也一直在为此努力。我们正在努力推动以体校为主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这和足协的青少年培训计划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目前,全国有2200多所体校,我们会在这些体校中努力推进足球项目的发展,让更多喜欢足球的孩子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培训。”本报记者 李立
曹康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足球发展基金理事
要赋予百队杯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百队杯在北京市是一项家喻户晓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从1984年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从未间断,难能可贵。”昨天,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足球发展基金理事曹康在第六届北京晚报百队杯青少年足球发展论坛上说,“京报集团、北京晚报、北京市足协,以及这么多年来一直支持百队杯的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在此表示敬佩和感谢!”
这届论坛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论足球从娃娃抓起”。曹康表示,一项面向民间、面向青少年的赛事在坚持举办了36年后,已经至少陪伴了两代人的成长,百队杯赛场上,父亲当年参加过百队杯,如今又带着孩子参加百队杯的例子比比皆是。“再过若干年,也许就会出现一家三代人都参加过百队杯的故事。这令人感动之余,也让人心生感慨。”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1个年头,百队杯的36年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体育,特别是全民健身领域不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36年,这是两代人的传承,其中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什么是体育文化?这就是体育文化!百队杯未来的发展,除了在赛事运营方面继续完善外,还要在体育文化建设上去思考,来规划和设计,这就赋予了这项赛事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百队杯未来能够长盛不衰的基础之一。”
曹康表示,中国足球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基础就在于青少年。但是在青少年足球兴趣的培养、青少年足球发展环境的建设、青少年足球人才的选拔方面,我们在观念、认识和行为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举办这个论坛的初心。”曹康说,“今天我代表宣传司来参加这个论坛,同时还带着多重身份,我既是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的工作人员,也是中国体育新闻记者协会的成员,还是中国足球发展基金的理事。无论哪个身份,支持中国足球的发展,支持像百队杯这样的赛事,都是责无旁贷的任务。今天在听取了各位嘉宾的高见后,我很受启发,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集合各方面力量,扶持百队杯发展,促进中国足球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报记者 李远飞
李树斌 中国足协青训总监
百队杯为中国足球添砖加瓦
作为中国足协青训总监,李树斌代表中国足协参加了本次百队杯论坛。他表示,在聆听了诸位专家、学者和教练的发言后,自己受益匪浅。“百队杯这个品牌能坚持36年真是非常不容易,如今的论坛重点都是关注青少年足球,让我们也非常感动。”
记者 甘南摄
在中国足协负责青训工作的李树斌认为,青训工作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以往的青训培养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当下。当前中国足协的青少年培养制定了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框架、系统和比赛质量。
“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框架,最重要、最先要抓住的就是6到12岁的青少年,这是我们制定框架的抓手。”李树斌说,如今欧洲、东南亚的青少年足球培训都是越抓越早。“所以我们中国足协提出了青少年培养要抓早、抓实和抓好。青少年培养从6岁到17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这个期间停滞了,或者做得不好,肯定就会影响到人才的储备。我看今天有专家提到了当前北京籍的足球运动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北京的青少年足球体系不完善。但如今,在北京市足协的努力下,北京的足球青训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二个条件是系统。主要是指从6岁到12岁的青少年足球培养系统。“中国足球的青训工作如何做,怎么才能做好?我想有很多方面。比如需要足协与校园足球合作,需要足协与社会足球俱乐部培训的合作……当前中国足球13岁到17岁年龄段的孩子们没有很完善的青训系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这个年龄段学生考试上学的问题,还有各足球俱乐部的利益问题。但归根结底,这个年龄段的足球青训发展不好,将来要出成绩就会很难。”李树斌说。
第三个条件就是比赛质量。“小孩子没有靠训练成材的,更多是在比赛中磨练。我们与日本和韩国足球相比,在比赛的质量上有很大差距。从这点来说,百队杯每年上千场正规比赛,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福音,百队杯就是在为中国足球添砖加瓦。”李树斌说,“青少年的培训需要时间,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好。大家都要有平常心,中国足球人都要努力,不能急功近利,要给中国足球沉淀的时间。”本报记者 刘大伟
金志扬 中国足坛名帅
足球运动要抓根促本
作为曾经的北京国安队主教练、中国国家队教练员,金志扬一直都与足球运动关系密切,在他眼中,举办了30多年的百队杯具有超前意识,“为了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北京晚报真真正正做了一件好事。”
记者 甘南摄
2015年,《中国足球整体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其中校园足球的领导权回归到教育部,这是一大改变。金志扬再一次强调了校园足球的宗旨是育人为本,目的是树人立德,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夯实基础。而之后提高和培养精英的工作,要交给专业人士。
中国足球为什么屡战屡败,这么多年的改革没有见效,金指导一针见血点出原因:足球从业者太“急功近利”了。“总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眼光短浅,一代代的足协领导在更替,从没有人为中国足球的失败而买单,没有人拿出过一份认认真真的总结。”金指导提到了带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的米卢,他并没有“点石成金”的神奇,不能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飞跃,而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必须承认米卢的功绩,关于他与中国队的这段时期该不该总结?很遗憾,事实上并没有像样的总结。”金志扬说。
法国教练特鲁西埃在日本取得过成功,他曾向金指导介绍日本足球的成功源自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和普及。校园足球正是推广、普及的最好平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方针,但在金指导看来,30多年来,足球从业者却并没有认真执行这一点。北京晚报百队杯落实了“足球从娃娃抓起”,金指导赞扬百队杯具有超前意识,真真正正地做了一件好事,30多年不间断,成为了一件全国典型样板赛事,应该向全国进行推广。
最后,金指导强调足球运动“抓根促本”,而不能“抓本忘根”。所谓的“根本”就是基层的青少年。 本报记者 陈嘉堃
商珊 前北京女足著名球员
青少年足球12岁是分水岭
在昨天的百队杯论坛上,前北京女足著名球员商珊表示:“北京晚报百队杯是北京足球的一个标签,每年孩子们到了暑假都期盼着百队杯,特别感谢北京晚报,希望百队杯一直办下去。”
商珊表达了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环境的担忧。她说:“我本人是踢球出身,现在在大学当老师,同时也在做俱乐部。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在上大一新生足球课时,我会有意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课程。我们学校韩国留学生多,留学生队甚至能十几比零取胜。同样是普通学生,怎么会这样呢?我和留学生聊天,他们告诉我,在韩国,如果作为男生不会踢足球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我也和中国本土学生聊天,他们说,课业很繁重,到高中就基本不怎么上体育课了。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特别希望在将来退休的时候,能够看到我们普通的大学生与别人普通的大学生,在体育方面不要有那么大的差异。”
商珊同时提到,青少年足球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足球教育非常不错,但12岁后,即小学毕业后是一个分水岭。她说:“很多家长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孩子练到12岁了,12岁以后还想继续踢,还想有发展,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初中高中能否衔接上,这也是我们基层教练和家长交流后他们的普遍想法。”
许基仁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中国足协执委
要从制度上找原因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中国足协执委许基仁在百队杯论坛上表示,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需要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发力。
许基仁认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仅是从业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足球界和教育界的参与者素质都很高,但是具体到执行上往往容易各自为政,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如果制度不做改革,就很难解决。”为此他举例说,目前青少年足球中最红火的就是小学足球,但到了初中、高中,踢球的孩子就越来越少了,“这就说明目前的体育和教育制度不兼容。”许基仁说。
从球场的表现看,部分中国球员欠缺为国而战的责任心以及职业荣誉感。对此许基仁说:“我们在专业体制向职业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把两种的好处都丢掉了,专业球员为国争光、拼搏的精神失去了,职业球员敬业、热爱足球的精神也都没有。所以在发展青少年足球时,我们不能忽视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心。”本报记者 赵晓松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中国足协执委
青少年培养缺少高水平平台
“中国足球发展需要久久为功,回头看,最好的例子就是走过36年历史的百队杯。”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中国足协执委昨天在百队杯论坛上说,作为青少年足球赛事先驱的百队杯,应该成为标杆和样本,在全国广泛地复制。
薛原表示,百队杯是一项把足球的根真正扎到孩子中坚的赛事,所以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连续举办36年。不过,放眼全国,百队杯则更像是在孤军奋战,“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落实‘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没有让青少年真正地广泛参与到足球运动之中,这也反衬出百队杯坚持的不易。”
薛原认为,尽管目前中国足球职业化联赛的发展大方向绝对正确,但作为参与者的各个俱乐部,往往将提高成绩的重心放在见效更快的购买球员上,而容易忽视需要深耕的青训工作,“我们好像对青训工作没有什么办法,这是因为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与现阶段足球发展水平、整个社会发展条件与特点相匹配的青少年培养平台。”本报记者 赵晓松
马世经 百队杯老裁判长
我已70多岁依然会请战
在昨天的百队杯论坛上,百队杯的老裁判长马世经表示,北京晚报百队杯是利好的大事,只要自己的身体允许,就一定继续为百队杯服务。
马世经说:“我是一个百队杯老裁判员,这个比赛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让他们充分享受了足球和体育带来的身心愉悦。足球发展要有雄厚的基础,只有普及才有提高,这个工作必须做好。”
“北京晚报百队杯可以称作是非常纯净的,没有任何功利的少儿足球运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北京晚报百队杯做到了这一点。这么多年到现在,百队杯有了长足进步,不管是规模上,或者是正规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百队杯要义无反顾地办下去,为振兴中国足球做出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我已经70多岁了,但是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一定向北京市足球协会请战,积极参加百队杯。”马世经说。 本报记者 孔宁
热和·买提江 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体育教师
明年争取夺回城际赛冠军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也是基层足球教练员,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学校的情况。”在百队杯论坛上发言的热和·买提江有些紧张,这名曾带领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多次夺得百队杯城际赛冠军的教练,昨天第一次来到百队杯论坛现场,与足球专家、名宿们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执教心得。
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2011年建校,至今已招收了114名足球特长生。买提江介绍说,学校主要挑选的是6至8岁的孩子,这些学生除踢球外,还必须与同龄人一样完成学业。“我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足球发展,给了我们很大的操作空间。甚至和我一起深入全疆基层招生。”
这些孩子们的家乡遍布全疆,他们中有不少人被选中后都是与买提江同吃同住,情同父子。无论严寒酷暑,买提江的孩子们总是一天两练,他说:“孩子们非常朴实,特别能吃苦。另外我们也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晚上会专门安排他们学习普通话。”
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发展,买提江还根据新疆孩子的身体、性格特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训练方案。在他的带领下,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队近年不仅多次在国内比赛中夺得冠军,还有多名小队员被职业俱乐部看中,真正地实现了通过足球改变命运。
不过,在买提江看来,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队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我们在经费上确实比较紧张,我们队的孩子也都比同龄人矮小、瘦弱。”
买提江告诉记者,这次参加百队杯论坛收获非常大,“在新疆,足球教练员培训的机会并不多。这次来到百队杯论坛,听了这么多足球界专家、名宿的讲话,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对我以后的执教很有帮助。”
参加论坛充电的同时,买提江也把目标瞄准了明年的百队杯城际赛,他说:“今年因为种种原因,作为卫冕冠军,我们只拿了第五名。这说明别人都在进步,我们不能原地踏步,明年我们肯定全力以赴,争取把冠军拿回来!”本报记者 赵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