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百队杯论坛走进校园:足球启蒙门道多 快乐育人是根本
昨天下午,北京晚报百队杯第五届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举行。百队杯在第35个年头,走进校园,带着孩子们体验了一节快乐足球课,足球名将刘利福、路建人、李公一等人带课。
足坛名宿金志扬、百队杯推广大使邵佳一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李中文、新华社著名记者、北京市足协青少部主任等专业人士,就今年的论坛主题“足球启蒙,快乐优先”做出精彩发言。金志扬指出“少儿足球,急功急利要不得”。而作为百队杯推广大使,邵佳一坦言自己是百队杯培养出来的,他在小学时就参加过这个赛事。这是一个给所有北京青少年爱足球、踢足球、培养足球兴趣的大舞台,坚持了35年,着实不易。北京晚报编委袁虹衡代表百队杯主办方向花园村第二小学副校长刘铁马赠送了百队杯画册、《北京有个百队杯》图书和足球,支持和鼓励小同学们打好学校的班级联赛,锻炼身体,增长本领,未来参加百队杯的大舞台,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之才。
中国足球名宿 金志扬
急功近利不可取 足球育人是根本
1984年的第一届百队杯,我当时是作为北京队的教练出席的。到现在35年了,历经风雨,看到百队杯越办越好,我很欣慰。百队杯35年的风雨历程,是北京足球最大的亮点之一,我今年已经75岁了,但我愿意在有生之年继续为百队杯,为北京足球,为中国足球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看来,中国足球最忌讳的是四个字——“急功近利”。虽然中国足球改革20多年了,但时至今日,我认为仍然没有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很多足球领域的投资人仍然急功近利,今年投了几个亿,明年就要打亚冠,俱乐部花大价钱去买外援,外援能力强,球队成绩就能上来,但是谁把钱投在孩子们的身上?谁花钱去买未来?中国足球仍然是在花钱买现在!
现在一些外籍教练、大牌外援动辄就是几个亿的身价,如果把这些钱的1/10或1/5用到孩子们身上,我认为中国足球就会有希望。现在一些媒体也整天只关注一线队伍,关注中超球队,关注冠军球队。大家其实更应该把眼光多放到那些辛辛苦苦的基层教练和足球少年身上,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有未来。
现在我们大力推广校园足球,这是好事。校园足球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去踢球,通过快乐足球把孩子们从教室解放出来,让他们到体育场上去。
去年年底,全国已经有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到2025年,我们要达到5万所,一个学校哪怕有100人踢足球,5万所学校就是500万人。我们必须要扩大普及面,只要普及了,人才自然有了,也就有机会出成绩。
大力普及校园足球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强身健体;第二是培养孩子们永不言败、勇往直前、不怕挫折的精神;第三是培养他们互相支援、互相爱护的团队精神。第四还要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足球是有规则的,必须在规则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样他长大了才能知道守规则。
京报集团体育新闻中心主任 袁虹衡
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情怀
百队杯到今年整整走过35年。今年的百队杯在7月底刚刚结束,而百队杯论坛作为百队杯的内容之一,我们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主题。今年的百队杯论坛之所以来到花园村二小,是想换一种形式,是希望理论联系实践。我们请来三位北京的老国脚,给孩子们上一堂快乐足球课,体现的就是今年论坛的主题“足球启蒙、快乐优先”。这也是我们的中心思想,希望把足球这项运动作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好的方式提供给孩子们。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中未来会不会涌现出球星,我们只希望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喜欢上足球,喜欢上体育运动,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花园村第二小学校长 梁永立
全力推进“小场地大体育”
花园村二小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是我校师生及家长最喜欢的其中的一项运动。学校的操场面积小,足球教练的师资不足,这些困难都不能动摇发展校园足球的决心。 学校提出了“小场地,大体育”的理念,操场场地小,但体育不能小,让每一个孩子都要喜欢上运动,至少要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老师不够,就从校外聘请专业的足球教练来给孩子们上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班级每周都有足球课。学校已经举办了两届足球联赛,每次历时2到3个月。足球联赛的赛制非常独特,每个班都有男足队、女足队和家长队三支队伍,全员上阵,集体体验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让家长参与其中,他们是孩子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做榜样,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除了让孩子们喜欢上足球,热爱运动,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质。如今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很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足球运动是最好的一个载体,来锻炼孩子野蛮体魄,锻炼他们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
足球运动有一定风险,意外伤害在所难免。如今只依靠一项“校园责任险”显得太薄弱,希望相关部门能制定相应的法定标准,使校园的体育运动开展得到政策上的保护,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设立第三方机构,更有效地解决意外问题。
体坛周报副总编 骆明
参与足球最重要
发展青少年足球,千万不能功利,必须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在这个阶段不需要考虑太多职业方面的事情。
举两个南美国家的例子。第一个是阿根廷。阿根廷队上一次夺得世青赛冠军是2007年,队内的代表人物是阿圭罗;2005年也是他们夺冠,队内的球星是梅西。但之后阿根廷队再也没有获得过世青赛冠军,他们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到了。在我看来,阿根廷队未来的成绩还会继续下滑。
阿根廷足球就是被“功利”毁掉的。俱乐部只想着卖球员赚钱,很多球员十五、六岁时就被卖出去了,他们其实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而且,看到前锋好卖,阿根廷的俱乐部就多培养前锋,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阿根廷队有很多好前锋,但是中后场却非常糟糕。这说明,搞足球如果是功利的话,受伤的会是足球本身。
另一个例子是乌拉圭。这个只有300多万人口的国家,为什么世界杯上成绩这么好?乌拉圭队主教练塔瓦雷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每个周末乌拉圭都有3万人参加青训或者足球活动。我的一位乌拉圭朋友也告诉我,在乌拉圭,足球场特别多,他们随时可以去踢球。所以,这也给我很多启发,充足的场地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足球,而参与程度的高低又事关足球的发展。
新华社体育部记者 马邦杰
人才培养体系很关键
荷兰有一家叫AZSV的足球俱乐部,已经成立70多年了,但是没有培养出一个职业球员。我问过俱乐部当地的副市长和俱乐部主席,这么多年俱乐部都没有出过一个职业球员,会不会觉得“很失败”?他们的回答的否定的!他们说,我们这种草根俱乐部就是为了让孩子和社区居民快乐地踢球,不是为了培养职业球员,也不是为了培养国脚的,只要孩子能够愉快、健康地踢球,我们的俱乐部就成功了。距离这家俱乐部开车不到15分钟就是另外一家小俱乐部,这家俱乐部出了大名鼎鼎的希丁克,但他现在也被认为是俱乐部的“副产品”,具备草根足球理念的“副产品”。
我们的校园足球和荷兰的草根足球一样,一定也会有一些“副产品”出现,就是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去年在北体大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国际足联的草根足球总监告诉我,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至少需要25年,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的时代不能辜负,校园足球不能辜负,孩子的天赋也不能辜负,出路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
“洪元硕校园足球园丁奖”公益项目发起人之一 郑东兴
山区孩子也有足球梦
“洪元硕校园足球园丁奖”公益项目成立快3年了,已经培训了京津冀地区10个区县的1000多名乡村体育教师,为3000多名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上了足球游戏课,算是给他们进行了足球启蒙教育。
深入这些贫困山区,我们的感触是,当地的条件确实很艰苦,但每一次去,我们都被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他们对足球的热爱所感动,就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他们做点什么。
我希望百队杯上未来也能出现这些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身影,就像今年北京晚报百队杯城际赛邀请来自河北丰宁的球员那样。要知道,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有足球梦。
前国安队球员、百队杯推广大使 邵佳一
足球启蒙门道多
我踢了三四届百队杯比赛。说起来,那个时候因为不让专业运动员踢百队杯,我都是偷偷摸摸参加的。这段回忆很特别,现在想起来也很快乐。我觉得,百队杯上不管你踢得好还是不好,同年龄的孩子们能聚一起踢球,就很开心。
关于足球启蒙,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起,第一是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我小时候踢球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我踢球的时候,学业没那么重,经常三四点钟就能够到球场上去训练,而现在的孩子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时间上绝对没有我们那时充裕。还有,我们那会儿家里几乎都是两三个孩子,很少有独生子。孩子多,家长们也放心让大家聚在一起踢球。现在,独生子相对娇气一些,而踢足球本身又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这就是矛盾。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变化,才能更好地做好足球启蒙。
第二是关于足球和其他运动的互通。这听上去很专业,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跨界。跨界如今很流行,就足球而言,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不乏这样的成功案例。比如恒大队队长郑智,直到10岁时一直练的是网球。还比如以前的女足国脚张欧影,踢球的时候速度特别快,这与她小时候参加过短跑训练有关。国际足坛上,德国队的守门员诺伊尔,以前就是练手球的,后来跨界转换到足球项目。我去过比利时、捷克,发现很多俱乐部会让五六岁踢球的孩子进行柔道和体操训练。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柔道、体操会帮助小球员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所以,我觉得跨界带来的是更为综合的能力,这对于足球启蒙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三,我在德国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也去过很多其他欧洲国家,也和很多当地的足球专业人士进行了座谈,感触很深。他们的俱乐部在青少年培养上固然有各式各样独到的方式和方法,但有一条是一样的,那就是技术永远是最重要的。足球走到最后,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基本技术。所以,这些俱乐部在这方面的要求是很严格的。6岁到12岁期间,他们就是加强技术训练。像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的很多俱乐部,都对小球员个人技术方面抠得非常细,这有点儿像以前我们的老教练对我们的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很多遍,确实很枯燥。但是长大了,你的技术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足球启蒙,根本的东西依然不能丢。
北京市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军
足球就该是快乐的
随着北京市足球改革不断推进,北京市足协在方方面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一方面是了首先北京足球职业联赛这块,我们中超、中甲、中乙现在正在参加全国的联赛,中超国安比赛成绩也不错,北京人和和北京北控也都按照他们既定的目标在努力。职业联赛这一块我们足协也在做着相应的工作,为我们职业联赛能够友好的进行,让所有的足球爱好者能够从中体现出足球带来的快乐。”刘军说。
刘军同时提到了百姓足球:“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足球,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老百姓体验到足球的快乐。”
北京市足协青少部的主任 陈长红
北京的孩子爱踢球
这两年的百队杯比赛,我们特别做了一个统计,那就是看一看北京籍小球员的分布和人数的变化。结果,我们发现,北京的孩子其实很爱踢球。以今年为例,低年龄组中,京籍小球员是在不断增加的,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北京孩子开始参与到足球这个项目中来。不过,我们同时也发现,在高年龄段中,京籍球员的数量是在减少的。比如U13年龄段,这是初中的孩子,今年百队杯上的京籍球员只有194人,远少于非京籍的孩子数量。这是不是说北京的孩子上了初中就不爱踢球了呢?并不是。因为还有一个数字,那就是高中组的孩子里,京籍的参赛球员数量增多了,特别是高考组,今年京籍的球员达到了724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北京孩子是爱踢足球的,但繁重的课业压力让他们无法坚持,只能等高考完了,才能回到球场挥洒汗水。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怎么让10岁到15岁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来踢球,让他们享受到足球的快乐。这也是我们足协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
百队杯创始人之一 吕会民
百队杯是快乐足球
我觉得百队杯从本质上讲不能算是校园足球,因为校园足球本身其实担负了很多层责任,而百队杯没有,它的作用就是给孩子们带来快乐。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着3年的百队杯每年都有2000多支队、3万多名孩子参赛,再加上来助威的同学和家长,把赛区周边的道路都挤满了。这种广泛性、参与性是任何赛事比不了的。我觉得百队杯发展了35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快乐’二字。在每年的百队杯上,孩子就是来参加一场盛大的联欢的。通过这个联欢,不仅提高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提高了他们对足球的兴趣,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北京足坛名将 前国脚 刘利福
校园足球重普及
校园足球的首要任务是普及,学校方面不要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们分出三六九等,高低优劣,踢的好就能进入校队,让不能进校队的孩子很受打击 。不要过早的给孩子定性,孩子们在发育期间有很大的变化,有的孩子很想踢球,但受到这样环境的影响,可能就放弃了。在孩子的那个年龄段还没有办法做出更全面,更好的判断,不能断言他们的足球前途。
校园足球尽量要普及,让孩子全面的了解足球运动,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些学校有些急功近利,只想着抓尖子,其他的就放了。校园足球就是要让孩子去玩,一定要把孩子的兴趣提高起来,让他有时间去接触球,锻炼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再经过一些教练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们就会踢球了。现在中国足球需要的是增加足球人口,不是需要尖子。只有足球人口多了,才能从中选出尖子。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李中文
快乐足球不简单
快乐足球不等于简单足球,不是说快乐足球只是让孩子们玩高兴了,就体会不到到足球项目一些丰富的内涵。快乐足球不是没有课程,没有课表,没有赛制,简单的做做就能达到目的。我想以后校园足球如果真的发展得好,还是要有好的教材,好的师资,好的氛围,好的比赛,整个成体系成系统,快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快乐足球也不意味着没有竞争,孩子们没有挫折,没有对意志品质的磨炼。快乐和经受竞争考验不矛盾,要辩证的看问题。从快乐入手去推进足球,让同学们感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再通过参与足球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正向的陪伴。
北京足坛名将 前国门 路建人
通过足球交朋友
刚开始接触足球的孩子们他们的技术基础还很薄弱,但这不要紧。只要让孩子们接触足球,当他们从教室里走出来,来到足球场,就会结识更多的小朋友。能够多联系一些新朋友,让孩子们的性格和人格更完善,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到球场上运动,孩子们就不至于总是待在家里面打游戏,只和跟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接触了。孩子们和同龄人接触多了以后,慢慢的他们就会有一些相互的照顾和帮助。我觉得校园足球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让他们的童年能能有更多的快乐时间,让他们练就出良好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