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入伏!冬病夏治天灸正当时
一年当中最为酷热的三伏天下周就要来了。7月2日,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了入伏前的三伏天灸“初伏加强”灸服务,一天内有2万余街坊来到该院各院区贴药。每年参加三伏天灸冬病夏治这一“现象级”养生保健行为,已经成了“老广们”的风俗。而岭南传统天灸更是已经入选了广东省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绍说,天灸疗法对肺系相关病症如咳嗽、鼻炎、哮喘,以及颈椎肩腰腿痛等痛症和失眠、慢性肠炎、慢性盆腔炎、夜尿症等均有不错效果。
资料图 胡铁湘摄
总觉得睡眠差?
不妨试试天灸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很多人习惯晚睡。之后,身体的长期疲劳和不适,再夹杂一些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情绪,很容易失眠。
30岁的白领黄女士就是这样,由于工作忙,平时熬夜加班已是家常便饭,偶尔不用加班,晚上的娱乐项目便成了躺在床上刷手机,久而久之,她后来变成“想睡也睡不着了”。来针灸科门诊看病时,黄女士已经是中度的失眠症,自述“经常睡不好觉,很多梦,易醒,工作压力大,脾气又大”,想问问有没有不用吃药又有效的良方。
医生告诉她,治疗失眠的方法比较丰富,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岭南传统天灸疗法了。黄女士经过在门诊10次的天灸贴药治疗,睡眠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入睡容易了,梦也少了,心情也得到了改善。
李滋平介绍,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晚上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醒后无法再睡,甚至彻夜不眠……睡眠障碍和身心健康关系密切,失眠不仅导致白天精神困倦、乏力、神思恍惚,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与健康。
治好黄女生失眠症的正是“岭南传统天灸疗法”2号方,它的主要成分为黄芥子、吴茱萸、黄连,通过贴在相关脏腑经穴,有交通心肾、安神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这三类疾病
可通过天灸贴药防治
“小朋友咳嗽流鼻涕,带过来贴药,应该排哪条队呢?”昨天现场,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最后按照指引,转到了“肺系相关病症”的队末等候。而记者在现场见到,在“肺系相关病症”排队等候贴药的街坊人数最为众多,其次是需要缓解肩颈腰腿痛的地方。
李滋平介绍,天灸疗法对肺系相关病症、颈椎肩腰腿痛等痛症和失眠、慢性肠炎、慢性盆腔炎、夜尿症等均有效。
通过多年来对前来天灸治疗的人群进行调查,其中针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虚人感冒等肺系疾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另外那些体质较差,平时容易感冒的孩子,通过天灸治疗后,明显地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感冒情况明显减少。
而针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的患者,通过天灸治疗后,症状立刻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均较前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并非只能在
“三伏”贴药才有效
“今年省中医院将按照初伏加强(7月2日)、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中伏加强(8月1日)、末伏(8月11日)五次贴药时间为市民提供贴药服务,五大院区和各门诊部都有,市民可以就近前往。”李滋平表示,为保证相关的治疗效果,市民最好能五次都来贴药,至少也应该保证三次以上贴药。
值得提醒的是,伏天期间,如果市民在正日当天不方便前往医院贴药,稍后一两天补贴也是一样有效的,该院大德路总院也会在正日的后两天提供贴药服务。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宋丽萍、徐书君、李雪、孔抒)
延伸阅读
三伏天
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