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全球首例!卧龙保护区拍到白色大熊猫,网友:滚滚没穿马甲没化妆

2019-05-26 12:02 北京晚报 TF021

没有“黑眼圈”,毛发通体都是白色……这只大熊猫从来不熬夜?昨天,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该照片是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于4月中旬摄录下的一张大熊猫影像。这只熊猫独毛发通体呈白色、爪子均为白色,眼睛为红色,正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落叶阔叶林。卧龙这次拍到的熊猫,是野生大熊猫中记录到的首例完全白化个体。

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从体型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或青年熊猫,年龄大概在1到2岁。

据IUCN熊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研究员介绍,“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单纯的“白化”突变并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除了可能造成动物在环境中更容易被发现、身体对日光直射比较敏感以外,通常对动物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卧龙此次拍摄到的熊猫,表明在卧龙的大熊猫区域种群中,存在“白化”突变基因。从照片上来看,该个体体格壮实,步态稳健,也从侧面证实了该突变可能没有影响到这只熊猫的正常生活。

“白化”突变是隐性基因,可以遗传。每个动物个体的体内有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套基因,只有当来自父、母双方的该基因均为突变型时,动物个体才会表现出“白化”的性状。根据目前的数据还无法判断这只个体的性别。

当这只熊猫与不携带突变基因的正常野生个体(也就是普通的“黑白”熊猫)成功繁育出后代时,第一代熊猫宝宝的外部形态将仍是普通的黑白色型,但体内将会携带一份“白化”突变基因。而之后,当两个均携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再次交配繁殖,它们的后代中就有可能出现两份基因均为突变型的情况,在外部形态上就表现为“白化”个体。在卧龙这个大熊猫种群中,白化突变基因是否会进一步传递下去,还需要通过保护区持续的野外监测来进行观察研究。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增加该区域的红外相机布控,重点追踪这个个体的生长发育、活动轨迹、社群关系,持续关注下,如果能拍摄到其后代,将会更有研究价值。

白色大熊猫知多少

算上卧龙发现的这只“白化”大熊猫。目前已知,大熊猫的颜色有黑白色、棕白色、白色。其中,变色大熊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陕西省。

有记录以来,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五次发现变色大熊猫。其中,最早被人类发现的是在1990年11月15日,发现地是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这只变色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宝”。

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

要说白色大熊猫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七仔”。这也是在秦岭陕西一侧发现的,颜色为棕白色,雄性。2009年11月1日,“七仔”在陕西被发现,它的体型、行为习惯和黑白熊猫相同,毛发颜色却相差很多。2017年11月底,“七仔”来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参与2018年的繁殖计划。

 

 

来源:北京晚报 据华西都市报 川报观察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年业务量突破700亿件!快递近三个月实现“三连跳”

31省区市新增确诊8例,含本土1例,北京市卫健委提醒:减少聚集聚餐

外交部回应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跳水救人:给他点个大大的赞

北京投递量全国第3!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旺季服务消费提示

看病不用卡,只需一个码!国家卫健委:“脱卡就医”是趋势

四川凉山7县摘帽脱贫,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