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联4》翻译揭秘漫威宇宙内幕,这些梗出自这位“特工”
4月24日漫威电影宇宙(一种电影出品方式,指将有关联的超级英雄电影划归同一个大系列,剧情相互承接,联系紧密,不同电影的主角会同时出现在一部或几部其他作品中)第三阶段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中国大陆率先首映。
作者:袁新雨
电影于凌晨开始放映第一场,许多电影院爆满。当日北京降水颇丰,但该系列电影爱好者的热情不减,没能看到首映场次的观众于白天陆续走进电影院,观影人数众多。
2008年5月及6月,电影《钢铁侠》和《无敌浩克》先后上映,漫威宇宙开始布局。11年来,美国漫威影业陆续推出《钢铁侠》系列、《雷神》系列、《美国队长》系列及《复仇者联盟》系列等共22部影片,几乎影响了一代中国观众。
作为近十年才进入中国的超级英雄电影,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后来居上,超过了更早进入中国的《变形金刚》《超人》《蝙蝠侠》等系列影片。作为这一系列终章的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时间甚至早于其发源地北美,可谓是进口电影在中国的一次“奇观”。
随着电影关注度的上升,部分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观众开始关注电影翻译,每有该系列电影上映,影片的译制总为观众热烈讨论。电影的翻译人员显得颇为“神秘”,甚至有些像电影中屡屡提及的“agent(特工)”。本期,本报记者专访了《复仇者联盟4》的翻译付博文,了解超级英雄幕后的翻译“特工”故事。
1.观众观影热情极高
“主要是担心剧透,之前一直看漫威,又是《复联》最后一个(部)了,所以必须去看首映。”段新岩说。尽管“第二天还要六点起来上班”,但她还是选择4月24日凌晨去唯一一家能抢到票的、“新街口某不知名”4D电影院观看《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下文简称《复联4》)。而在这家不知名电影院里,段新岩所在的影厅依然满座。
出于对漫威宇宙系列电影的期待,很多中国观众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全球最先上映《复联4》的优势,去各个电影院,看凌晨第一场。实际上,担心被剧透,正说明了一部电影的受关注程度。
同样担心被剧透的观众还有很多,在海淀区一家电影院,付博文买了IMAX影厅凌晨场的票,和一大批担心被剧透的“忠粉”一起观看漫威经历十余年布局终于呈现给观众的《复联4》。与周围翘首而盼剧情发展的其他观众不太一样的是,付博文早已经看过数遍这部影片。但在人群中,他要像个特工一样,保守关于剧情的“秘密”。
作为这部影片的翻译,付博文走进电影院,藏身于跟他一样的漫威爱好者之中,一是因为IMAX版的电影“比我们看的工作版本(在画幅上)多了26%”,另外,他还想更直观地了解观众对自己上交的这份“作业”反响如何。“看看我们设计的点有没有‘爆’,对以后的工作也是一种校正。”
观众的反应让付博文印象很深,他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设计的笑点,大家都笑了。电影结束,很多观众都因为剧情哭了。即便已经看过多次影片,付博文依然很受感动。24日一天,他参加了3场观影活动,几乎都“泪流满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付博文的“泪流满面”既与剧情相关,也与他作为电影翻译的工作性质相关——这份工作太像特工了。
2.作为翻译要对工作严格保密
这已经是付博文翻译的第6部漫威宇宙电影了,此前的漫威电影《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2》《雷神3》《黑豹》《复仇者联盟3》都是付博文翻译的。当他向记者讲述这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时,难免让人想起超级英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特工”。在付博文看来,电影翻译,特别是电影字幕翻译的第一要务,就是要“隐藏自己”——在采访中,付博文在谈到翻译的具体细节、剧情的发展等多个不同话题时用了“润物细无声”、“低调”、“电影里没有我”、“不求在字幕上认识我、记住我”等多个说法反复强调这一点。付博文愿意把这种“低调”视为工作的本质,或者是实现“作品立得住”这一目标的手段。
2016年,第一次接到漫威宇宙电影《奇异博士》翻译任务的时候,因为能够参与到自己很喜欢,同时又很受大家关注的电影的翻译工作,付博文感到“又惊又喜”。然而,就像所有的艰巨任务一样,随着工作的展开,《奇异博士》的翻译显得愈发困难。付博文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电影中医学术语的翻译。电影讲述了出色的神经外科医生史蒂芬·斯特兰奇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像之前一样进行精准手术的能力,最后在古一法师的帮助下,他成为了拥有超凡魔力的奇异博士,并且得到了拥有操控时间力量的无限原石。
电影一开头,便通过演员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标志性的快嘴展示了斯特兰奇博士医术的精湛,而将电影中涉及的医学名词进行准确翻译则可以使中国观众更清楚地认知人物形象,为后面的剧情服务。“翻译不是万知万能的。”付博文说。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些词汇,付博文找到了自己一位曾经留学美国做医学博士后的医生朋友进行咨询。但是,因为影片译制人员必须对所有没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保密,付博文也不能告知朋友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弄清这些词汇的意思。
与此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此前付博文翻译电影《魔兽》的时候。这部电影受到了从魔兽游戏玩家转化而来的极多影迷的关注,为了能够呈现出准确的中文意义,付博文自己联系上了魔兽游戏的汉化团队,咨询其中的相关信息。同样,他不能告知对方自己在翻译《魔兽》电影,面对对方的询问,他只能“隐瞒”。
“隐瞒不代表欺骗。”这是付博文在面对家人、朋友“最近在忙什么”这一问题时的核心回答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这与著名系列特工电影《碟中谍》中的经典台词“我既不能承认,也不能否认,除非得到相关授权”如出一辙。“我一般都会回答‘我在忙项目’。”朋友们知道付博文翻译过漫威电影,再有相关新片上映时便总问他是不是参与翻译了,付博文通常会回答:“我不知道啊。”还有时候,他索性不回复朋友的信息。直到电影上映,朋友们在片尾字幕中看到付博文的名字,往往会评价他“你嘴太严了”。
特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往往并不知道任务的全部,只完成自己负责的相关部分,付博文在翻译漫威系列的时候也是如此——工作版影片在很多重点部位都打着厚厚的马赛克。与特工执行任务地点高度保密类似,在翻译过程中,付博文会在一间“小黑屋”中进行工作,被问及这间小黑屋究竟在什么位置,付博文只是笑笑,并不作答。
翻译最像特工的一点,是这一任务没有重来的机会,付博文说:“泼出去的水,翻出去的字,作品中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只能下一部见。”
3.好的翻译要隐藏自己:
付博文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Part of job is to take blames.(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接受质疑)”就像那些无形无声的英雄特工一样,电影字幕翻译是无声的,这种静默体现在电影进行中,更体现在电影上映之后如何面对观众对翻译的评价。就像自己说的那样,面对网友的质疑,付博文往往选择“take(接受)”。
在英语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有能力观看原声字幕版进口电影的人往往会对电影的翻译进行评论。其中一些人可能只是听懂了某几个词,便开始进行批评和发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选择完全忽略电影原产国和中国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此,付博文也从之前的会因此而感到难过、失落发展到现在的接受与承受。“做99%的努力,通过多听多看,走在消灭1%的错误、接近完美的路上。”
在《复联3》中,其他人物评价雷神索尔(这一角色本就来自北欧神话中的雷神索尔)为“Like a pirate had a baby with an angle(直译为就像海盗和天使生了个小孩)”,西方观众可以轻松地理解“海盗”和“天使”的内涵从而领会到其中的笑点。而中国观众对此并不熟悉,为了能让观众体会到角色的原意,付博文创造了后来被广泛讨论的“高贵狂野”的说法,将此句翻译为“像是高贵天使和狂野海盗的结晶”。“这一翻译也得到了广大‘锤粉’(雷神爱好者的称呼)的认可。”付博文说。
漫威电影宇宙系列作品的一大特色是人物间会进行极具幽默感的对话,不同性格的人物说出符合自己性格的话,从而产生丰富而有趣的化学反应,往往引得观众会心一笑。在付博文翻译的《银河护卫队2》中,有一个名为“Taserface”的角色,其英文直译为“泰瑟脸”或“电击脸”(Taser是一种非杀伤性的电击枪)。这个角色脸上有很多类似电击后产生的伤疤的褶皱,相貌丑陋。同时,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很酷,但是银河护卫队的一员改造浣熊“火箭”完全不能理解这个名字酷在哪里,所以对他大肆嘲笑。付博文说,这个梗很奇怪,如果直译为“泰瑟脸”或者“电击脸”的话中国观众很难理解火箭为什么会笑,所以他别出心裁地运用了谐音的方法,将这个角色的名字翻译为“电击杀冒(谐音为傻帽)脸”以达到原作想表达的效果。
同样是这部电影,其中已经生长到少年阶段的树人格鲁特沉迷于游戏,作为它最好朋友的火箭说它“You will rot your brain”,一些翻译中将其翻译为“玩物丧志”,但这就不符合火箭脾气暴躁、粗鲁的人物设定,所以付博文将其翻译为更符合人物设定的“再玩就傻了”。
在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星爵称呼灭霸为“Grimace”,这个词原意是麦当劳的“奶昔大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麦当劳推出的四位卡通人物之一,但随着麦当劳的本土化,四位卡通人物现在只有麦当劳叔叔为中国观众熟知。所以,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为了能让观众理解星爵想表达的真实意思,付博文借鉴了网友对灭霸的称呼“紫薯精”,之后还说服了片方采纳这个称谓。事实上,观众基本上都接受了这个翻译。
实际上,在漫威电影的翻译工作中,所有涉及双关或译者遇到的不清楚的地方,翻译都会经过片方相关部门,直接找到美国漫威的制作者查询创作原意,以达到和原意思最接近的翻译,所以现在漫威的翻译都比较精准。
除了要让观众接收到电影原本安排的笑点,好的翻译还不能让观众有“出戏”之感。在翻译《奇异博士》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付博文曾经半开玩笑地对其他工作人员说,因为斯特兰奇这个角色比较“葛(另类)”,应该把他翻译成“葛大夫”。但他马上就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在翻译中要避免过度方言化、地域化。”
与此类似的还有《银河护卫队2》中的一句翻译,剧情中有主人公“星爵”探寻自己身世的情节,星爵有一句“My father was from the stars”的台词,如果将其硬套此前大火的韩剧《来自的星星的你》梗可以翻译为“我爸是来自星星的”,但为了避免观众“跳戏”,付博文选择了中规中矩地将其翻译为“我爸是外星来的”。
《银河护卫队》系列电影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主人公十分喜欢欧美老牌摇滚乐队的作品,这些音乐的歌词也是辅助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付博文介绍,从《银河护卫队2》开始,漫威电影翻译就此出现了一项新的变化:“其实因为版权问题,全球的字幕版都不会翻译出电影中出现的歌词的字幕,但因为我们希望帮助国内观众理解剧情和更投入电影,所以中国版的所有歌曲都有中文字幕。”
换句话说,好的翻译应该是为了观众更好地观赏影片服务,而非翻译人员个人的炫技。就像好的特工一样,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单纯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4.漫威火爆的原因:
正是由于翻译“特工”的努力,才让漫威电影有了现在这般热度。
4月24日这天的大雨似乎提前开始了今年的夏天,也为很多漫威迷的过11年画上了句号。小妍在这天冒雨观影,去的时候她穿了一双某运动品牌联名漫威制作的运动鞋,而她的裤子则是一个牛仔品牌联名漫威发售的,上面印着她最喜欢的漫威英雄钢铁侠。今年已经二十多岁的她,曾经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看到由演员扮演的钢铁侠时激动地哭了出来:“不怕你笑话,钢铁侠的能源灯和眼睛在布景的烟雾里亮起来的时候,我哭到撞墙。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同去的朋友都惊了。”二十出头的小妍并不觉得这种表现可笑,她在与演员扮演的钢铁侠合影的时候感到极其幸福。所以在《复联4》的最后,钢铁侠为了打败反派灭霸而牺牲自己的时候,她“哭得很惨,但又怕影响别人不敢使劲吸气”。小妍说:“我相信他存在。”
同样喜欢漫威电影的索菲亚的喜爱则体现在另一方面,她会关心人物命运的走向,同时在《复联4》上映前就已经根据先一步上映的《惊奇队长》和《蚁人2:黄蜂女现身》猜测出了《复联4》中英雄们逆转《复联3》败局的方式(在《复联3》中,超级英雄们输给了反派灭霸,2/3的英雄化为尘埃),而她喜欢的英雄则是漫威英雄中与钢铁侠几乎性格截然相反还曾处在对立面的美国队长。
因为《复联3》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时间晚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索菲亚早在《复联4》上映之前就定好了去往香港的机票,准备在香港观看首映。后来得知《复联4》在中国大陆上映时间系全球最早,索菲亚还是选择了凌晨在大陆观看影片,之后再飞往香港。
想要在4月24日这一天看到电影并不容易,中学教师李明阔提前4天就定好了下班后的电影票,之后冒雨观看。他的学生们也因为老师可以比他们更早地知道结局而十分羡慕。与前面几位女孩喜欢某一位超级英雄不同,李明阔喜欢《复联》和漫威的原因似乎更男性化一些:“其实我特别喜欢的就是多方争霸、互相制衡的模式。小时候我看过一部国产的剪纸动画片《人参王国》。 里面就是人参国、野兽国、飞禽国、水族国各种势力为了夺得宝藏各种争霸、制衡。他们还都有不同的法术,但是最后为了抵抗怪兽,就联合团结起来。我其实就是超级喜欢各种不同能力、不同立场的英雄互相制约,最后联合抵抗‘大boss’的模式,百看不厌。”
这三位观影者都是最普通的青年,但是他们喜欢漫威宇宙电影的原因却具有普适意义:这些青年接触漫威宇宙电影时小则十几岁,大则二十出头,11年过去,他们从少年成为青年,甚至有影迷从青年长到壮年。在这十余年中,他们跟随电影中的人物一同成长,随着复仇者的大集结,电影也告一段落,观众的少年梦想或在电影中实现,或随着钢铁侠与黑寡妇的阵亡而破碎。
付博文也在系列电影中看到了角色的成长,他最喜欢的漫威角色就是在漫威系列电影中成长轨迹较为明显的雷神索尔,在《雷神》系列电影中,取材于北欧神话的雷神索尔不只是神,更是一个从“以为力量是一切”的青年成长为为了“国难”挺神而出,之后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付出了重大牺牲的男人。就像《复联》中的另一个角色“撕裂者”评价的那样:“他不是‘哥们’,是‘爷们’。”
当然,在这些较为专业和资深影迷的身旁,还有另外两类影迷,一类是由漫威电影喜欢上漫威漫画的极专业影迷,还有一类则是不那么专业的影迷。somehacker就是一位由漫威电影喜欢上漫威漫画的较为专业的影迷。24日,他在上海冒雨去电影院看电影,“但还是没挡住剧透”:作为漫画影迷,他推测出美国队长会在复仇者们山穷水尽之时举起雷神之锤(雷神之锤只能被它所认可的人举起),并且把这一猜想发在了知乎上相关的讨论帖里。
影片上映当日,somehacker还没进电影院,就有其他知乎用户在他曾经的回答下面告诉他:“你猜对了。”二次观影时,somehacker还遇见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结尾黑豹搂着他妈和他妹妹,旁边有个人说这是他老婆。”
也许影迷阵营的分化恰好能够说明漫威电影火爆的原因:它们能够满足不同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付博文看来,漫威电影的火爆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快餐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现。超级英雄之于人类是强大的,而人类之于其他物种就相当于超级英雄。这种关系的类比,其实是观影者思考人类之于其他物种关系的起点。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漫威系列电影是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开端。
付博文说,正是电影技术的进步使得钢铁侠、绿巨人浩克得以被逼真地搬上银幕,但眼下科技发展的速度太快,难免让人焦虑:如果科技产物摆脱了人类的控制该如何应对——就像《复联2》中的人工智能“奥创”反而要灭绝人类那样。在那部电影的最后,是超级英雄拯救了人类。同样,在《复联4》最后,是超级英雄打败了要毁灭宇宙从而再次分配宇宙资源的反派灭霸。
“超级英雄电影是人们的‘安慰剂’。”付博文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