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园问题初步查明,违建14年,谁在充当保护伞?
备受瞩目的“曹园”违建案终于有了结果。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专项调查组表示,“曹园”违建问题初步查明,涉事企业黑龙江曹园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存在违法采伐、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行为。牡丹江市责成涉事企业即日起开始自行拆除违建。
回头来看,这起案件的细节实在触目惊心。比如,2006年至2018年,涉事企业共违法采伐林木1416立方米,违法占用林地19.05公顷,违法建筑面积高达9492平方米。而程度如此之深的违法行为竟然存在数年,正是因为这背后存在着不容小觑的保护伞。据调查组介绍,现阶段已初步认定相关部门和中农发集团牡丹江军马场部分工作人员涉嫌失职失察。
我们期待司法部门以雷霆手段对涉事人员及企业予以严惩,维护法治尊严,回应社会关切。
生态红线不容逾越,凡有越轨必受其咎。触目惊心的秦岭违建警钟未远,毁林千亩、挖山填湖的曹园违建又被连根挖出。类似事件接二连三,引人追问:大好的绿水青山,为何屡屡成为个别人的“金山银山”?
众所周知,国家对于森林资源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类似毁林填湖的经营项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可能为国家政策所容。但诡异的是,有些人总是有办法,愣是打着经济开发、旅游开发等名义,公然侵吞国家生态资源,赚得盆满钵满。
这背后的原因很多,但关键一条就是某些主政者的政绩观扭曲。环保喊得震天响,一到实际就成了“滞后项”。要淘汰落后产能,又担心减少就业,就想着缓一缓;想关停污染企业,却害怕少了税收,就故意放一放;江河湖海污染需联合治理,但协调困难、多方掣肘,就暗暗拖一拖;更有甚者,面对企业的违法恶行,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态度暧昧、提供庇护……如此种种,都是为了短期政绩透支着所有人的未来。
源头一旦失守,后续监管往往力不从心。就拿“曹园”违建来说,2009年、2015年、2018年,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三次下达处罚决定书,但都没影响其继续起高楼、宴宾客。让人哭笑不得是,当地森林公安竟表示在2018年10月之前对此毫不知情。即便后来违建再度曝光、记者已经介入,相关责任部门还是一副“踢皮球”姿态。正是多个环节连连失守、沦为空转,明晃晃的违建才能屹立十余年不倒。
目前,“曹园”违建已得到处理,给了人们一个交待。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引以为戒、从严监管,从源头上堵住违建滋生的通道,不要总等着媒体曝光事情闹大后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