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过万招工难 用工方和打工者都有话要说……
眼看要出正月了,打工一族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奔波。但近来媒体频频报道,一些用工大省正遭遇招工难。一制衣厂老板的经历就颇具代表性:高峰时厂里有上百名工人,而今只剩不到30人,一度因为人手不够而延误了货期。
宋溪制图
至于其中原因,他认为“现在工人挑工作,有时候借口出去买瓶水,人就不见了。尤其是90后,想创业的心比较大,三点一线的生活很难留人”。
一头是求职难,一头是招工难,两相对比引人思考:劳动力的供需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实际上,“抱着水缸喊渴”的现象在近几年反复出现,这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现实因素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我们层层剥茧。
首先,不同年龄段的境遇是不同的。多数用工企业都会在招聘启事中设置诸如“18到45周岁”这样的年龄关卡。大量“50后”“60后”是务农的一把好手,干活实在、任劳任怨,但外出打工常因年龄大、技能少而被拒之门外。一个46岁的打工者就抱怨,“在家里挑着100多斤的稻谷,走起路来还能像风一样呢,到了这里怎么就不受人待见了?”
相比之下,“80后”“90后”年富力强,正是招工的重点对象。从工厂开出的条件看,大多包吃包住,8小时工作制,加班有额外工资,月薪甚至可达上万元。乍听起来,这样的待遇并不算低。而之所以留不住人,用工方与打工者各执一词。
在工厂老板看来,现在的小年轻眼高手低,干活不靠谱,要求却一堆;而不少打工者“吐槽”,实际工作情况往往和承诺落差巨大,吃住条件太差,日常管理苛刻,工作生活单调,机器一般的生活着实让人难以坚持。
也就是说,当前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的怪象中,至少存在年龄与诉求两大方面的供需不匹配。再往深处看,这实为劳动力群体迭代的真实反映。
“50后”“60后”属于中国的农民工一代。过去40年间,城市的工业生产线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结合,迸发出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活力。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城乡之间进退,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时,进城务工;城市就业机会少、收入低时,回乡种地。
作为农民工二代的“80后”“90后”,不论是成长环境还是现实诉求都与父辈出现了较大的分野。他们中很多人并不具备务农的技能,对乡村的情感认同日渐淡化,对融入城市的渴求十分强烈。
有人在采访中坦言,“父母打工很辛苦,我不想像他们那样生活,如果我们和父母这一代有什么相同点,那可能是我们的户口还在一个地方。”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过去不愁没人来的工厂开始遭遇招工难。当代的打工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更追求一份应有的体面。这既包括干净的宿舍、可口的饭菜,也包括充分的权益、发展的空间等等。而打工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学习的阶段,自己当个小老板,最终在城市立足,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力,所谓发展,其实也就是满足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改革开放40年后,全社会都应深刻体会到劳动力资源的质变。可以想见,未来的用工成本势必上升,而这无疑是社会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
当然,这个问题也有另一个维度,那就是年轻打工者自身素质是否匹配得上自己的诉求。很明显,不乏“80后”“90后”遭遇着一种尴尬:退回农村,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知识和技能又不能胜任更高要求的工作,结果一直在寻觅“钱多活少环境好”的工作中兜兜转转蹉跎青春。当“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打工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比拼。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劳动技能,同时赓续父辈勤劳的品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梦想。
------------- The End ----------------
(原标题:月薪一万、8小时工作制也不干,90后打工者到底在挑什么?)